• 15

國道計程收費上路:原人工收費成本僅10憶,遠通服務委辦費竟要17憶

一堆民粹的酸民根本不懂什麼是BOT案, 所以才單以短期的每年支出費用來估計~

電子收費這項BOT案政府出資極少,政府不可能在短期內針對單一重大建設投入國庫所有預算,

才會委由遠通建造電子收費,這就是BOT案,高鐵也是,但遠通可在15~25年內,依比例抽%營運賺錢~

你指的人工每年花10億,就算花100年,也不會生出電子收費系統,但是現在政府每年只要多出幾億~

二十年後,政府是會把整個電子收費回收自己賺的~ 等於是分期付款完畢~

這是雙贏的策略,避免政府把過多資金投入在單一大工程,排擠其他預算(社會福利;教育;國防),

同時又可扶植國內廠商~除了遠通外,設備廠商如感測器;相機;感應卡;電子收費服務;軟體整合,

有了電子收費的推動,讓電子化與點子錢包,國內軟硬體廠商因內需而茁壯,更多經濟活絡,

更多人有了工作可養家活口~ 並不是短期可以看見的~

光華小林 wrote:
起碼高速公路較不會塞車,行車速度效率高很多,...(恕刪)


你確定不會塞?
搞個免費20公里,會造成這間距的路段車流量增加..

國1中壢到內壢段時常車多在塞車,就是最好的例子..
因為中間沒收費站,住中壢要往內壢的人,就乾脆走高速公路不走市區...
吃相難看,讓遠通ETC過關,對整體社會的道德和善良風俗又是大大的負面示範。
馬政府雖然不是你的決策,但無法撥亂反正就是你的問題。
要不要去查查經手過的交通部長的資產?
這跟"美河市"有什麼差別~~~~~~

都是財團最大贏家~人民是最大輸家~~~問都不問就從百姓口袋偷錢~~~

anthonykang wrote:
鬼島,一堆脫褲子放屁...(恕刪)


鬼島+100

要革命!

bala@syr wrote:
電子收費節省下來的油料和用路人時間怎麼計算?
時間成本、機會成本本來就無法量化
在對等條件根本不同的情形之下硬要把數據拿來比
根本是一種玩弄數字的愚民行為


一對被民視玩弄的網民,請注意 新聞是說 "現有人工收費制度,高公局原本每年只要編列人事和養護費用10億元"

假設以目前高速公路 23個收費站 X 16個收費員(南下北上最多各8個,人員三班制不管)=368 每年只要編列人事和養護費用10億元

如果改以計程方式匝道人工收費 國道(1/3/5)共 160個交流道(包含系統交流道,因為橫向不收費,因此系統交流道也要算) X 4 (南下北上各2個出入口) X 2 個收費員=1,280

請問計程收費改由人工預計每年預算是多少 35億,那17億是便宜還是貴呢?

除非不執行計程,否則怎麼算都是遠通便宜
這政策真是爛到極點
誇張....
政府到底在幹嘛
到底有沒有在位人民做事情阿....
101忠狗 wrote:
遠通電收預計未來每年可透過計程收費制度,取得政府17億元的委辦服務費直到114年底為止,12年的預估營收將超過新台幣200億元衍生出來的議題是,現有人工收費制度,高公局原本每年只要編列人事和養護費用10億元但改為計程收費,每年付給遠通電收的金額估計為17億元是否具備合理性?

高速公路局組長彭煥儒:「人工收費的運作費用一年10億左右,未來給遠通的服務費,我們預計是16~19億元,主要包含是遠通計程收費要運作和維護系統,大概是每年11億~13億左右,另外他(遠通)投入相關建置費。」

=======================
我想民視有點斷章取義
前面有人講高速公路電子收費建置採BOT,即Build(興建)-Operate(營運)-transfer(轉移)

以下是BOT精神:
政府在不需花任何費用下,引進民間資金建置設備,完成後允許業者以收取規費(通行費)來挹注攤還投入成本,可以引進民間經營效率,在「特許年限」屆滿後,整套ETC設備移交政府,政府取得全部經營權。(營運期間當然由業者負責維修保養,政府也不是笨蛋,移交時當然設備功能正常才移交,含技術、設備..等歷歷摳摳轉移)

文章中「未來給遠通的服務費,我們預計是16~19億元,主要包含是遠通計程收費要運作和維護系統,大概是每年11億~13億左右,另外他(遠通)投入相關建置費。」---即是遠通以收取每年16-19億通行費去彌補當初投入的成本。
民國114年即上述「特許年限」,遠通公司整套ETC需移交政府營運。

「未來給遠通的服務費,我們預計是16~19億元」會讓人以為政府另外編預算給遠通,誤會大了!!。XX政府官員不將BOT簡述一下,讓媒體斷章取義。

臺灣高鐵也是一樣,政府原則未花一毛錢,「特許合約」年限為50年,50年後政府取得高鐵經營權。
50年不是從正式營運開始算,是從特許合約規定日期開始算,越晚開始營運會壓縮營運期間,越不利臺灣高鐵、遠通。

近幾十年BOT廣泛用於政府工程(如台中秋紅谷...很多,上網搜尋一下),在國外行之有年,但不是萬能,泰國高速公路興建就掛了。

媒體亂報,鄉民也亂批,我們都沒多方、多角度看事情,沒有自己的主見,我們都是XX呀!
我只知道
智障政府
腦殘高公局
我們老百姓的錢
不是給統一集團拿去
就是給遠東集團拿去
悲哀
計程做了反而政府要貼更多
滑天下之大譏
今年初跟一個相關廠商有聊到,當時傳八月要上路,他說十月前不可能,還說一根桿子要300萬,我說那賺很大耶!他只有笑笑!全套架起來可能也用不了17億??我不反對用RFID, 的確是正面的方向,不過政府卻好象不願意把未來會節省的成本回饋給使用者,認為省下來就是該他多賺的,真是商人心態!為什麼不設計個塞車打折還是免費的公式,反正每輛車平均時速他都知道,服務品質不好的時候有些迴饋也是天經地義的事。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