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都說看有沒有懂的人可以出來解釋了,不懂為什麼台灣總是有一堆人甚麼都不懂就開始出來嘴. . . .這樣對於社會有任何幫助嗎?永遠都是嘴砲萬歲,別人問的問題隨便亂回答,反正千錯萬錯都是政府的錯高速公路收費站拆除,不單單只是拆除工作而已,包括道路的平整度、地磅站,以及排水全部都要重做,原有的收費站排水設計是水泥設計,往左右兩側排水彙整到排水管,現有要改成刨除之後重新鋪整道路高速公路的鋪整與一般地區鋪整厚度不一樣,尤其也無法全線道路全面封起來做,也就是說,他需要把水泥全部鑽開,在地面下鋪設排水管路再重新鋪設道路,厚35公分........這是國一的標準,你知道你家外面道路厚度多少嗎?正確標準要有7公分,實際上大多數不到5公分,所以鋪設快,35公分的厚度要先壓實,跟一般道路7公分來回10次壓實的次數絕對不一樣。以下有相關新聞高公局中區工程處指出,中山高造橋收費站拆除費一億一千六百多萬元,國道三後龍收費站也要七千一百多萬元。但進行的是「收費站重置工程」,並非只是單純的拆除收費站體,其實還包括地磅站、地磅站辦公室拆除及新建,剛性路面的刨除、柏油路面的刨除、鋪設及標線、標誌的劃設,以及施工期間交控、管線遷移及維持等,約需三百個日曆天。站在高公局的立場,務必確定施工期間的行車安全為第一要務。以造橋收費站為例,拆除經費約一百一十四萬元,但長達三百個日曆天站區道路復原費用,就要一億一千多萬,因為原收費站區約有兩公里的路面,是厚度達卅五公分的剛性路面,全數刨除改為瀝青鋪面,工程就相當浩大。可否請網友面對別人認真發問,可以認真找資料或是真的懂在出來,既然別人都認真了,你是不是也該認真一下,出來嘴是大家的自由,但是整棟樓都在嘴我就真的有點不懂了。工程以天算錢這更好笑了. . . . 真的懂工程嗎.........................連解釋都不想解釋了....再來政府工程最花時間的是驗收,高速公路做好之後不是好了就開放了,要有相關單位驗收發包工程設計部分鑽探工程護坡工程排水工程路工工程監測工程復舊及雜項工程這是相關工程,所以高速公路不是像一般道路,鋪上去就好了這麼簡單,你希望他隨便鋪以後變得不平整嗎?台灣的高速公路品質真的算不錯了(雖然我只覺得國一比較好其他比不上)
jlchu wrote:好像全台灣的收費站都...(恕刪) 不是只有收費站工程如此,是台灣的公家工程都是如此.....看看滿街都是汙水工程,不然就是明明很平的路無聊就給你挖掉重鋪,我早就麻木了,不管誰執政,這政府就是沒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