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lee wrote:ETC 是不能 BO...(恕刪) 讚!!大大講的很專業被動式RFID所有的電量都靠發射器來發射要發射到車上的距離已經夠遠的了還要啟動車上的晶片辨識卡片號碼然後再交由車上的晶片回傳資訊跟主動式RFID比,回程的路改由車輛上面的電力協助晶片回傳幾乎是要兩倍的功率,或更多(無線訊號是會衰減的)十幾公里跟100公里,這個訊號區可以回應的時間相差好幾倍不過台灣人很無敵,吃了那麼多壞東西都沒事無線電波~~不用怕啦!!
我希望政府可以檢驗並公佈目前發射的微波是否為害健康。其實政府不作百姓也沒辦法,為了吃飯高速公路還是得上,過個幾年若畸形兒數量沒增加就可知道是安全的。政府爛百姓真無奈真悲哀。我的車除了前檔外,其他車窗隔熱紙都有金屬成分多少有點保護效果,慶幸!
shyla wrote:這是不是也是一種"無線充電"的技術,經由5~6米高的門架替eTag充電, eTag再利用這個能量發出微波回傳車輛ID資訊?!否則, eTag又沒裝電池那來的power? 廣義來說,是的.有點背景的人應該都知道power跟signal的能量級別差多少..還一堆人拿手機來類比..說老實話, 這地方...所有的事情都只能讓人發出一聲長嘆..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