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黑毛獅王 wrote:
借版問一下, 小弟現在還是搞不懂,
國家不是缺錢, 為什麼這東西要給遠通收??
國家跟遠通是怎麼拆帳算的??
這些系統, 裝備很貴嗎?? 有政府每年浪費掉的
錢來的貴嗎?? 不然怎麼政府不自己弄?
很認真的回答你:
政府付的起設備與系統的錢,但是政府付不起維護的人力。不是沒錢,而是沒有預算。
ETC 不只是硬體也包含軟體,設備維護要工班也需要工程師。
高公局不能用「設備維護費」的名目來發這些工程師的薪水,
已經裁撤的收費員薪水也不能拿來轉移作為新進人員的人事費。
那高公局難道不能培養或招募一批新的工程人員嗎?
可以,但是只能請少少一兩個擔任窗口或 PM 的管理職,
實際打雜的工作人員,連想都不敢想。因為精簡人力。
這幾年公共建設的慘況有目共睹,老百姓最賭爛的就是為何東西壞了要拖這麼久。
告訴你原因:因為政府單位早就沒有工班了!為了精簡人力,所有工程幾乎全數外包。
在之前,東西壞了就是政府單位養的工班出動,沒啥好講。
而現在,為了我們偉大的政府採購法,『政府不與民爭利』,工班每年要重新招標。
出了問題,到底是誰要來負責?今年的工班推給去年,去年的工班推給建商,
至少要吵上好幾個星期,最後才能拿到錢找人修。
現在我們的行政單位被監督到只能像機器人一樣什麼事情都不能多做。
行政單位要執行公務需要錢。
要錢就要編預算。
要預算就要由民意代表審查。
民意代表要審查就要監督。
在各級地方政府單位連 MIS 人員已全數採用約聘派遣人力的現在,
高公局如果膽敢想養一批「以備不時之需」的工程人員,
我們偉大的立法院第一反應就是跳起來大喊交通部長下台。
總結:我們現在的行政體系最大的問題,就是
人力不能靈活運用,資源不能靈活運用,預算也不能靈活運用。
這個現象不是當今政府上台以後才這樣;這個問題是從阿輝最後一任開始,
歷經前朝,十幾年來一直持續累積。
因此在前朝政府時代,才會有這麼多 BOT,因為這是最簡單的解套法。
政府只要出一筆統包的錢,就可以由不受國會監督的民間來「靈活運用」,
民間單位在合理範圍內可以將預算在不同科目之間流用,限制遠比行政單位少。
而 BOT 衍生的新問題,就是貪腐,以及現在的遠通「全民公敵」現象。
只要台灣還是一人一張選票,這個問題就永遠無解。
看到你的回覆我笑了
哈哈哈哈
樓主是來亂的吧
beviswu wrote:
樓主知道為什麼差7塊錢嗎?
圖一 試算表 從岡山上,埔鹽系統下
圖二 通行明細 從楠梓上,埔鹽系統下
起點跟本不一樣
楠梓到岡山這一段剛好7塊錢
剛好7塊錢耶,可不可怕?
不要搞笑好嗎?!
ulyssesric wrote:
很認真的回答你:
政府付的起設備與系統的錢,但是政府付不起維護的人力。不是沒錢,而是沒有預算。
ETC 不只是硬體也包含軟體,設備維護要工班也需要工程師。
高公局不能用「設備維護費」的名目來發這些工程師的薪水,
已經裁撤的收費員薪水也不能拿來轉移作為新進人員的人事費。
那高公局難道不能培養或招募一批新的工程人員嗎?
可以,但是只能請少少一兩個擔任窗口或 PM 的管理職,
實際打雜的工作人員,連想都不敢想。因為精簡人力。
這幾年公共建設的慘況有目共睹,老百姓最賭爛的就是為何東西壞了要拖這麼久。
告訴你原因:因為政府單位早就沒有工班了!為了精簡人力,所有工程幾乎全數外包。
在之前,東西壞了就是政府單位養的工班出動,沒啥好講。
而現在,為了我們偉大的政府採購法,『政府不與民爭利』,工班每年要重新招標。
出了問題,到底是誰要來負責?今年的工班推給去年,去年的工班推給建商,
至少要吵上好幾個星期,最後才能拿到錢找人修。
現在我們的行政單位被監督到只能像機器人一樣什麼事情都不能多做。
行政單位要執行公務需要錢。
要錢就要編預算。
要預算就要由民意代表審查。
民意代表要審查就要監督。
在各級地方政府單位連 MIS 人員已全數採用約聘派遣人力的現在,
高公局如果膽敢想養一批「以備不時之需」的工程人員,
我們偉大的立法院第一反應就是跳起來大喊交通部長下台。
總結:我們現在的行政體系最大的問題,就是
人力不能靈活運用,資源不能靈活運用,預算也不能靈活運用。
這個現象不是當今政府上台以後才這樣;這個問題是從阿輝最後一任開始,
歷經前朝,十幾年來一直持續累積。
因此在前朝政府時代,才會有這麼多 BOT,因為這是最簡單的解套法。
政府只要出一筆統包的錢,就可以由不受國會監督的民間來「靈活運用」,
民間單位在合理範圍內可以將預算在不同科目之間流用,限制遠比行政單位少。
而 BOT 衍生的新問題,就是貪腐,以及現在的遠通「全民公敵」現象。
只要台灣還是一人一張選票,這個問題就永遠無解。
這篇說的真是淺顯易懂,學習到了。
----------
這就是 【遠通a】 -> a綁架【b公務員民代】 -> b綁架【c國家標案】 -> c綁架【d全民】 的一場鬧劇
為何高速公路要被 私人企業綁架?
為何不讓多家廠商 分擔工程?
為何不建立 【市場淘汰】 制度
每次說到這些,就有 大量的遠東相關網民 會引導到河蟹文去(轉移話題文)
-> 用罰款事件轉移焦點!
-> 爭 etc 要不要裝 etag!
-> 爭優惠問題
-> ...
在這個什麼都指向 「開放」的年代
還這麼黑箱,真是不可思議
國會勢力也功不可沒!
想卡嚓 王 也是件很難的事!
ulyssesric wrote:
很認真的回答你:
政府付的起設備與系統的錢,但是政府付不起維護的人力。不是沒錢,而是沒有預算。
ETC 不只是硬體也包含軟體,設備維護要工班也需要工程師。
高公局不能用「設備維護費」的名目來發這些工程師的薪水,
已經裁撤的收費員薪水也不能拿來轉移作為新進人員的人事費。
那高公局難道不能培養或招募一批新的工程人員嗎?
可以,但是只能請少少一兩個擔任窗口或 PM 的管理職,
實際打雜的工作人員,連想都不敢想。因為精簡人力。
這幾年公共建設的慘況有目共睹,老百姓最賭爛的就是為何東西壞了要拖這麼久。
告訴你原因:因為政府單位早就沒有工班了!為了精簡人力,所有工程幾乎全數外包。
在之前,東西壞了就是政府單位養的工班出動,沒啥好講。
而現在,為了我們偉大的政府採購法,『政府不與民爭利』,工班每年要重新招標。
出了問題,到底是誰要來負責?今年的工班推給去年,去年的工班推給建商,
至少要吵上好幾個星期,最後才能拿到錢找人修。
現在我們的行政單位被監督到只能像機器人一樣什麼事情都不能多做。
行政單位要執行公務需要錢。
要錢就要編預算。
要預算就要由民意代表審查。
民意代表要審查就要監督。
在各級地方政府單位連 MIS 人員已全數採用約聘派遣人力的現在,
高公局如果膽敢想養一批「以備不時之需」的工程人員,
我們偉大的立法院第一反應就是跳起來大喊交通部長下台。
總結:我們現在的行政體系最大的問題,就是
人力不能靈活運用,資源不能靈活運用,預算也不能靈活運用。
這個現象不是當今政府上台以後才這樣;這個問題是從阿輝最後一任開始,
歷經前朝,十幾年來一直持續累積。
因此在前朝政府時代,才會有這麼多 BOT,因為這是最簡單的解套法。
政府只要出一筆統包的錢,就可以由不受國會監督的民間來「靈活運用」,
民間單位在合理範圍內可以將預算在不同科目之間流用,限制遠比行政單位少。
而 BOT 衍生的新問題,就是貪腐,以及現在的遠通「全民公敵」現象。
只要台灣還是一人一張選票,這個問題就永遠無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