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ny1211 wrote:
下列當初有機會建構 ETC 系統廠商中 , 你認為哪家最有能力 ??
-- 中華電信
-- 宏碁
-- 台灣宇通資訊科技
-- 遠通電收
...(恕刪)
能力? 看了下面的文章,你有沒有覺得自己好天真。(每個聯盟後面應該都有有力人士,只是看誰能.....)
http://blog.yam.com/star755962/article/1001236
http://www.stnn.cc:82/global/global_feature/t20051230_107917.html
立委劉文雄根據檢調單位的監聽紀錄,曝光說:“OBU感應器的成本其實才900元而已!”但是,在“遠通電收”及交通部少數不肖官員的運作下,卻被灌水到兩倍有找。“私底下的佣金,主要就是來自2249元中,1300元的機上盒。”
劉文雄又說,“遠通電收”使用的機上盒OBU,原廠是奧地利EFKON公司技術轉移給“東貝”公司製造,成本只有900元;交由“東元”、“神通”兩公司行銷,再由“遠通電收”埋單。“如此層層剝削之下,900元的東西,到了開車族手上,已經是1300元。這400元的價差,如果以全台灣500萬輛經常用路的車輛來估計,佣金即高達20億元。”
另一位立委李鴻鈞也強調,當初交通部想做ETC的目的,主要是想紓解高速公路雍塞的交通;這個原始構思沒錯,尤其是對泰山、楊梅等瓶頸路段確實有所幫助。但是,和台灣同樣使用奧地利EFKON紅外線系統的馬來西亞,駕駛人只需負擔500元新台幣;他質疑:“我們的價格會不會太高?”
劉文雄也透露,“遠通電收”當時繳交給交通部的“營運計劃書”原本中,明白寫著“開車族最多只需付300元”,為什麼現在會變成1300元?甚至是2249元?“遠通電收”應該把價差的原因說清楚,否則,立法院絕對不會讓“遠通電收”輕易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