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T wrote:
看來你是學理工的應該...(恕刪)
我不是在實驗室測試,當時測試環境就是在國道高速公路門架上,對著實際在路上跑的車子進行感應測試,
這樣的環境不是高公局跟遠通那種封閉車道自己開車測試的封閉環境,
他們那種測試環境當然可以像你說的設定相關條件,
可是我們就是直接挑個車流多的時段爬上鋼構看現場辨識及錄影回家比對,
另外,那時候的影像辨識系統合約要求的成功辨識率就是要99%,
合約怎麼簽的就怎麼走,不是辦不到而反過頭來要求下修吧?
你想想有哪個業主會同意?
今天遠通的問題就是無法達到合約規定的辨識成功率,所以解約是非常正常的,
我只能說為了省匝道設備的錢而把ETAG感應器裝國道上真的是遠通最大的敗筆,
什麼叫因小失大,這就是了,台灣老闆短視近利COST DOWN習慣了,
遠通替大家上的ETAG這一課我覺得可以收錄EMBA當經典教材了。
P.S 你說的那些環境因素影響真的沒你想像的那麼大,有個比那些氣候重要很多的因素你沒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