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因為低成本建置了等級不夠的車牌辨識系統...所以現在遠通電收態度軟了


kyan wrote:
車牌辯識中華電信在高雄港已經使用很多年了,不但車牌,連貨櫃車櫃體上凹凸不平的英文數字都能辯識,能不能用在高速公路上,用膝蓋頭想也知道,一台小車前後夾大車+塞車,你就什麼號碼都看不到了,而rfid就以前不小心幹過tag天線研發的經驗來說,讀取率絕對達不到100%…因為高頻信號本來就易受環境影響出現意想不到的讀取死角,你怎麼調整reader角度功率都沒用,只能趨近理想值,這算是物理限制了←所以才會全世界都沒人敢全面用,最穩當公平的方法,就像大陸一樣,我交流道給你上下行都十個車道,一個個給我排隊領卡,下交流道刷卡給錢,但台灣做不到.


大大對這方面的知識好像很清楚,請教個問題
假設,在外界環境較髒亂,飛起一張錫箔紙或鋁錫箔紙,剛好蓋在前擋ETag上
請問這樣還ETag還感應的到嗎?
我是認真的,不是開玩笑
認同好文
列舉:如果有到過大陸的 朋友們 相信不陌生 在高速公路 與 市區快速道路 每段路 在車頂 都會一直閃阿閃阿閃 那就是車輛辨識系統 防止各州車輛 違規進入不該進入的市區 防竊失車辨識系統 各鄉城鎮車輛管制為何在 那麼大的土地 那麼多車流量的 影像處理 都不會出包 而台灣竟會出那麼無法諒解 的擾民公共工程莫非台灣真正已經落後了 對岸資訊處理 及車輛控管 更可笑的是 人加上交流道人工發一張單子 下交流道繳回單子收費 也沒貼啥 ETAG
flysejerry wrote:
認同好文列舉:如果有...(恕刪)

但中國的車牌夜間燈光照到會反光,遠遠就能看到車牌號
另外那個無敵亮的閃光燈,一過去白茫茫一片
另外他們也是有ETC車道,限速20km,開太快衝過去小心桿子來不及升起會撞上去,人工收費就別說了,一台車差不多要20秒
就算20秒 能省55元 那我還是願意屈就於 20 秒 卻可以省下 55 元 也不讓人失業 ~~

A: 國一 台中 (中港北上) - 新竹系統(接國三北上) - 接國五(南下蘇澳) 人工收費 往返 10 站 = 40 * 10張回數票 = 400 元
A: 國一 台中 (中港北上) - 新竹系統(接國三北上) - 接國五(南下蘇澳) ETAG收費 往返 10 站 = 36 * 10次收費 = 360 元
A: 國一 台中 (中港北上) - 新竹系統(接國三北上) - 接國五(南下蘇澳) ETAG 新制收費 去 = 207 元
A: 國一 台中 (中港北上) - 新竹系統(接國三北上) - 接國五(南下蘇澳) ETAG 新制收費 回 = 208 元 合計 415 元
以上 用 人工收費 400 元 - 新制415 元 多了 15 元
以上 用舊制 ETAG 收費 360 - 新制 415 元 足足貴了 55元 政府 (遠電) 在跟人民搶便當阿 55 元只有學校區域 可以買的到便當 其他地方買的到嗎?
flysejerry wrote:
就算20秒 能省55...(恕刪)


你是能省時間也不算多
可是你忘了計算其他跟整體損失
二十秒為例
閘道全速運作單車道一分鐘放行三輛
一台車長連後車距算三米
同時段一地區交流道若同時有三百輛要上
需佔據平面道路單道九百米以上
擠成雙道也要四百五十米路段容納
而第一台車放行同時最後一台要100分鐘以後才能上
如此連鎖效應連帶附近街道也全死
這還是大家乖乖排隊沒燈號沒重車等最理想情況

這期間所有人加起來塞車多付的時間成本
跟地區及商業行為運輸人力油耗效率成本
就很難省了...

ian_wchsu wrote:
小弟淺見1.不用擔心...(恕刪)


在下不才, 幫忙回答一下
門架上的Sick是雷射掃描器, 每一台負責掃描兩個車道,做為辨識車輛型式(聯結拖車/大客車/中型車/小型車), 車速, 偵測車輛啟動補光器及攝影機用, 找不到Sick的, 用Efkon的相似產品參考一下
http://www.efkon.com/en/products-solutions/ITS/stationary-enforcement.php
Efkon是每車道上方裝設一台, Sick是兩車道用一台, 也就是當跨車道車輛經過下面時, 雷射會驅動左右兩個補光器和攝影機

pingyingtu wrote:
komoto的系統應...(恕刪)


律碁和工研院10年前就被打槍了,車辨是外國的產品,其中一家在電視上也可以看到,新聞中記者爬到遠通的門架上,所拍到的攝影機同品牌, 日本pulnix-jai

109633cp wrote:
大大對這方面的知識好...(恕刪)


不敢當,基本上您說的情況是可能發生的,但不是100%一被擋到就完全讀不到,還有各種信號的繞射狀況要考量。

說個情況給您參考,小弟曾做出可以感應超過20公尺的標簽(在玻璃或在紙箱上都有機會),但只要一貼在金屬上(整張標簽完全貼合在金屬上那種),馬上就會衰退到2公尺以下,也有做出在金屬片上可以超過15公尺的標簽,但拿來放在玻璃上的影響就比較小。

如果要在檔風玻璃外面,tag後面貼張鋁萡,目的是完全防止被讀取的話,可能要大張一點才比較有用,隔著檔風玻璃的這一點微妙距離可能每在台車上狀況都不太一樣。

湖濱一號 wrote:
好文章...+1事實...(恕刪)


其實哥哥!!可以看看世界各國的ETC如何進行的。

講一下日本好了!!

日本的ETC是採取上交流到閘道時,做確認進入高速高路的。

ETC的廠商有多家競爭、並採人工,多數為社會弱勢。

所以如果是以日本的方式,就無這種什麼多霧不多霧的事項。

但其實ETC的事項,也顯示幾個狀態,政府在推行政策,刻意掩蓋某些訊息。





明明遠通沒有能力做好先進的電子收費
為什麼要全民跟著一起不方便
不管是車牌辨視還是etag
照理來說都不能發生亂扣款或著設備感應錯誤的情況

如果做不到,就是解約
恢復人工收費

為什麼人工收費不會發生感應不到錯誤,南下北上一起扣, etag就會
為什麼人工收費不會發生假車牌, etad就會擔心假車牌
為什麼人工收費可以不用查明細,etag就要
為什麼人工收費可以不用找遠通的據點,不用負擔手續費
為什麼有etag後我付的錢比原來的多,可是政府的稅收變少了
為什麼etag要有容錯率,人工收費沒有容錯率
請告訴我目前電子收費比人工收費好的地方


晚上開車還要被感應架的藍光閃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