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設在主線上就只能傻傻的有感應到就扣款,絲毫沒有DEBUG的能力。
3.如果交流道與主線上都設置才有辦法杜絕不合理扣款。
(溢波、千里飛車等)
jacktung wrote:
國1有70個交流道國...(恕刪)
算起來看似很多,其實根本不必在交流道口設
像現在一樣設在國道上
基本只要南下北上各一個就好
機制如果夠好,門架甚至南下北上只要共用一個
上交流道的時候不見得要有門架
但是你到最近的門架被偵測到,回推你前一個門架沒有記錄
就知道你從兩者之間的交流道上來,再根據這個計算起點
如果這個機制夠快速,那也只需要142個門架
就算沒有,142X2=284個門架也比現行的少
計算價格也會容易,就算你過幾個交流道就好
算仔細點的話,看你過了哪些交流道
就算價格不一樣,試算也會比現在容易
因為你無論如何還是得從交流道上下
省錢嗎?我倒覺得是為了要拿更多的預算
後面的維護、零件換修都需要編列預算
門架越多賺越多
其實有聽說過最早的版本就是一百多個門架
現在300多反而令我吃驚
sano312 wrote:
算起來看似很多,其實根本不必在交流道口設
像現在一樣設在國道上
基本只要南下北上各一個就好
機制如果夠好,門架甚至南下北上只要共用一個
上交流道的時候不見得要有門架
但是你到最近的門架被偵測到,回推你前一個門架沒有記錄
就知道你從兩者之間的交流道上來,再根據這個計算起點
如果這個機制夠快速,那也只需要142個門架
就算沒有,142X2=284個門架也比現行的少
計算價格也會容易,就算你過幾個交流道就好
算仔細點的話,看你過了哪些交流道
就算價格不一樣,試算也會比現在容易
因為你無論如何還是得從交流道上下
省錢嗎?我倒覺得是為了要拿更多的預算
後面的維護、零件換修都需要編列預算
門架越多賺越多
其實有聽說過最早的版本就是一百多個門架
現在300多反而令我吃驚
有道理

說到這個, 當初二高大溪交流道北上閘道原本有二道可匯入高速公路(平面雙向各一個可北上)
去年還是前年把二道匯在一起, 只剩一道接入高速公路, 這樣當然比較會塞車
當時想, 應該是為了只需要裝一個感應門架才這麼做
結果... 後來... 如此這般, 就不知為什麼當初要花錢改這閘道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