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為什麼收費裝置不設在交流道口??

雖然說交流道很多
但是如果是裝設類似停車場的取票機加柵欄機
成本一定不會比現行主線上的門架高
一個門架需要用很多鋼材
若使用取票機加柵欄機就不需要門架了
bryonchen wrote:
設在交流道的數目會比...(恕刪)


的確會比較多
因為若裝在主線上,兩個交流道間僅需一個
但是若裝在交流道上,一個交流道有南下及北上
再加上入口及出口,就需要四個
我認為還有幾個台灣愛跟人家不一樣的原因造成:高公局你就愛搞這些嘛
1) 每天20公里免費,所以如果快半夜上高速公路的人要怎麼計算?
2) 大假日有免費時段,那快到時間就上去的怎麼算?
3) 偶而有打折時段,已經在高速路上跑的怎麼算?
1.交流道多寡跟設在交流道還主線上沒有關係,有可以上下高速公路的地方就是要設置。

2.設在主線上就只能傻傻的有感應到就扣款,絲毫沒有DEBUG的能力。

3.如果交流道與主線上都設置才有辦法杜絕不合理扣款。
(溢波、千里飛車等)

Tonyshy wrote:
我認為還有幾個台灣愛...(恕刪)


把行駛里程除以時間
依照比例就可算出多少公里該收錢多少公里免費
這樣不困難吧

JIGN wrote:
目前遠通的才架三百多座...(恕刪)


國1有70個交流道
國3有65個交流道
國5有 7個交流道

合計142個
門架142x4=568個

比現有319個多249個
可以叫我漢堡 wrote:
對不起..我有試著找...(恕刪)


開什麼玩笑,設在交流道口,要多一倍的門架耶,要多很多錢,要收多久才收得回來,又不是白痴.
小中大大 wrote:
雖然說交流道很多但是...(恕刪)


用類似停車場的柵欄票亭
太浪費時間了
熱門時段後面絕對大排長龍

事情沒有想像中的簡單
很多面向都要考慮進去

政策,經費,快速方便.......

jacktung wrote:
國1有70個交流道國...(恕刪)


算起來看似很多,其實根本不必在交流道口設
像現在一樣設在國道上
基本只要南下北上各一個就好

機制如果夠好,門架甚至南下北上只要共用一個
上交流道的時候不見得要有門架
但是你到最近的門架被偵測到,回推你前一個門架沒有記錄
就知道你從兩者之間的交流道上來,再根據這個計算起點

如果這個機制夠快速,那也只需要142個門架
就算沒有,142X2=284個門架也比現行的少
計算價格也會容易,就算你過幾個交流道就好
算仔細點的話,看你過了哪些交流道
就算價格不一樣,試算也會比現在容易
因為你無論如何還是得從交流道上下

省錢嗎?我倒覺得是為了要拿更多的預算
後面的維護、零件換修都需要編列預算
門架越多賺越多
其實有聽說過最早的版本就是一百多個門架
現在300多反而令我吃驚
sano312 wrote:
算起來看似很多,其實根本不必在交流道口設
像現在一樣設在國道上
基本只要南下北上各一個就好

機制如果夠好,門架甚至南下北上只要共用一個
上交流道的時候不見得要有門架
但是你到最近的門架被偵測到,回推你前一個門架沒有記錄
就知道你從兩者之間的交流道上來,再根據這個計算起點

如果這個機制夠快速,那也只需要142個門架
就算沒有,142X2=284個門架也比現行的少
計算價格也會容易,就算你過幾個交流道就好
算仔細點的話,看你過了哪些交流道
就算價格不一樣,試算也會比現在容易
因為你無論如何還是得從交流道上下

省錢嗎?我倒覺得是為了要拿更多的預算
後面的維護、零件換修都需要編列預算
門架越多賺越多
其實有聽說過最早的版本就是一百多個門架
現在300多反而令我吃驚


有道理

說到這個, 當初二高大溪交流道北上閘道原本有二道可匯入高速公路(平面雙向各一個可北上)

去年還是前年把二道匯在一起, 只剩一道接入高速公路, 這樣當然比較會塞車

當時想, 應該是為了只需要裝一個感應門架才這麼做

結果... 後來... 如此這般, 就不知為什麼當初要花錢改這閘道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