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ETC.為什麼不能像搭捷運一樣?


市集達人 wrote:
其實,這個問題真的不...(恕刪)


建置成本低,討論內容中有大多數的人會計算,在匣道建置,也就是其它各國所採用的方式,應該也是沒錯的。

但我不明白兄台所提的幾點 :


(下一個十年,車載資通的重要性將大幅提升,這些已經建置好的門架,裡面都連接著許多的電纜和光纖,對於未來在行車的便利性都相當的重要.)

---> 建置在高速公路上門架內的許多電纜和光纖,不能建置在交流道的框架內 ???

(再者,建置在高速公路上,對於減價時段的調整遠較建在匝道上來的彈性的多.)

---> 減價時段的調整,在依上交流道的時間計算,就比較不彈性嗎 ??? 短程的依照上交流道的時間計費,長程的難道你不會去休息站上廁所,那早上交流道的,是不是就可以進到減價時段,所以,真的是設置在高速公路上比較方便,還是你個人的認知????


(至於不懂的酸民,我想,以後慢慢就會了解了.)

---> 現在我們不明白,其它反國也施行多年,難道他們也不明白,以後我們就會慢慢會了解???
其它各國這麼多年,還沒辦法了解,是他們比較笨,還是兄台比較聰明????
RAY_ho95 wrote:
(下一個十年,車載資通的重要性將大幅提升,這些已經建置好的門架,裡面都連接著許多的電纜和光纖,對於未來在行車的便利性都相當的重要.)
---> 建置在高速公路上門架內的許多電纜和光纖,不能建置在交流道的框架內 ???

(再者,建置在高速公路上,對於減價時段的調整遠較建在匝道上來的彈性的多.)
---> 減價時段的調整,在依上交流道的時間計算,就比較不彈性嗎 ??? 短程的依照上交流道的時間計費,長程的難道你不會去休息站上廁所,那早上交流道的,是不是就可以進到減價時段,所以,真的是設置在高速公路上比較方便,還是你個人的認知????


(至於不懂的酸民,我想,以後慢慢就會了解了.)
---> 現在我們不明白,其它反國也施行多年,難道他們也不明白,以後我們就會慢慢會了解???
其它各國這麼多年,還沒辦法了解,是他們比較笨,還是兄台比較聰明????


我想,你應該不是很懂"車載資通"的功能,去了解一下,你就會知道,

1."車載資通"不能只建在交流道的門架,而是延路都要有。
3.這就是後進者的好處,車載資通是最幾年才有的觀念,其它國家也會慢慢進入,沒有誰比較笨或聰明的問題。

至於2,我簡單回答,在高速公司上建制門架,一定可以比在交流道建製來的有彈性。
這麼說好了,在高速公司上建製門架能作到的,不一定在交流道建製門架能作到;
反之,在交流道建製門架能作到的,在高速公司上建製門架一定能作到。
門架裝在閘道或高速公路哪一個的成本比較低,
我不知道這個問題有甚麼好吵的。
收費裝置的建設費用是由遠通出資,成本高低和一般民眾或政府有甚麼關係?
甚至有的人還說到時候要換系統遠通又要A錢,費用都是遠通自己出的,他是要A甚麼錢。
這種不了解狀況躲在電腦前面出一張嘴亂罵的人,是標準的為反對而反對
我只知道感應門架在高速公路上 逐門累計里程計費 光是一高二高費率就吵不完
也造成台北到高雄 走中山高 跟走二高產生的費用不同
也造成從頭份到鶯歌 走中山接國道二號接三號的里程長 費用卻比
直接走較短程的二高來得便宜 等等光怪離的現象
(未按里程計費, 無論走北二高到鶯歌 或一時閃失 新竹系統交流道沒上北二 走國道二號 轉三號 費用是一樣的)
也造成 中山高的負荷越沉重
最好的做法是
將交流道至交流道間的費用固定化
就如同火車站到火車站的費用固定化是一樣的
也像捷運站 站至站的費用固定化 只要是同一方向 無論是坐哪一線 山線或海線
信義線或忠孝線 只要到達的目的地是一樣 價格就一樣

感應門在高速高路上 無法直接馬上知道是否 車輛要離開高速公路
必須等48小時確定車輛沒到達下一個主線道的感應門才會知道已經下交流道 這趟共行駛多長 被扣了多少錢 ?

感應設在交流道 下高速公路 馬上就可以計算 扣款 馬上知道費用
這對許多人 都非常需要 尤其租借車輛 國道計程車....

ako wrote:
我只知道感應門架在高...(恕刪)

水清無魚
混水好摸魚
你確定?
市集達人 wrote:
事實上,建在匝道上,比建在高速公路上簡單多了.(恕刪)
RAY_ho95 wrote:
--> 減價時段的調整,在依上交流道的時間計算,就比較不彈性嗎 ??? 短程的依照上交流道的時間計費,長程的難道你不會去休息站上廁所,那早上交流道的,是不是就可以進到減價時段,所以,真的是設置在高速公路上比較方便,還是你個人的認知????


過年快到了
很多人都要返鄉,有人是從南部回北部,有人從北部回南部
往年過年期間免收過路費的時段都是0點到7點
若以你說的以上交流道的時間計算,那豈不0點前都沒什麼車
大家都擠到0點以後上高速公路
然後到休息站去睡覺,睡到天亮再繼續開車
另一批人是擠在7點前上高速公路
兩批人最後一起擠在白天塞在高速公路上

這樣所謂的彈性是以建構者的角度而言,對使用者來說並不方便

若以目前設在路上的概念
假設有一車從北部到南部走國道要四個小時
他選擇早上5點上去,加上休息站上廁所休息約9點下高速公路
很簡單就可以以7點為間隔,之前的經過的路段不收費,之後的路段才收費
這就是所謂的彈性而且公平
是僅將感應門設在交流道處所辦不到的
國外把感應門設在交流道的,何不去了解一下他們費率計算方式?
有沒有免費里程?免費時段?若有,又如何計算?

這讓我想到好像我公司當初在建構ERP一樣
建構時想得愈複雜,愈周到,將來user使用起來就越方便
反之
建構時想得愈單純,愈隨便,將來user使用起來就是罵聲連連

Jdesign wrote:
例如?


人家已經告訴你關鍵字了,何不自行google呢?
Kao0911 wrote:
過年快到了很多人都要...(恕刪)

免費是為了分散車流
很簡單 0-6 上下高速公路則 完全免費
0-6點上國道 6點以後下國道則予以5折優惠
目的不就是為了分散車流 優惠的方式可以有革命性的做法
都已經開車在半夜了
你也可以快到時間 先下交流道 在上交流道
下去那一段免費
上來那一段五折
....
看你如何運用

總之就是鼓勵你半夜開車 舒緩交通
ako wrote:
感應門在高速高路上 無法直接馬上知道是否 車輛要離開高速公路
必須等48小時確定車輛沒到達下一個主線道的感應門才會知道已經下交流道 這趟共行駛多長 被扣了多少錢 ?...(恕刪)


不是這樣算的。根本就不用管你下了哪一個匝道,每經過一個門架(第一個之後),就有一個最終金額出來。
為什麼很多人想到的就是一開始的時間 , 而不是最後的時間?

有差別嗎? 其實有相當大的差別。

舉例 :

1. 若從台北到台中 , 走二高平均要花4個小時好了,0時~7時為不收費時段,那麼,如果該車在6:30上了高速公路,就是屬於不收費時段,既使,中間路段4個小時的車程塞車,變成了6個小時,也是屬於在不計費的時段。

2. 若在11時上了交流道,屬於計費時段,這時,開了1個小時,到了湖口休息區,可先下休息區,前段屬計費部份,再下交流道之後,已過零時,後段屬不計費的部份,這有很難嗎 ?

3. 願意付費,選擇避開免付費時段的人,可以選擇在不計費前的時段上高速公路。

這樣的彈性不是更大,


我同意建構系統前必須要考慮更全面的做法,這是無庸置疑的;現在很多人有疑問的,也就在於這個部份。

至於有人提到"車載資通" 的部份,想法是不錯,但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這並不包含在遠通的這套系統內,而遠通的這套系統更不屬於政府!

那麼,未來,即使要有任何的動作,都必須要向遠通租用。


Kao0911 wrote:
過年快到了
很多人都要返鄉,有人是從南部回北部,有人從北部回南部
往年過年期間免收過路費的時段都是0點到7點
若以你說的以上交流道的時間計算,那豈不0點前都沒什麼車
大家都擠到0點以後上高速公路
然後到休息站去睡覺,睡到天亮再繼續開車
另一批人是擠在7點前上高速公路
兩批人最後一起擠在白天塞在高速公路上

這樣所謂的彈性是以建構者的角度而言,對使用者來說並不方便

若以目前設在路上的概念
假設有一車從北部到南部走國道要四個小時
他選擇早上5點上去,加上休息站上廁所休息約9點下高速公路
很簡單就可以以7點為間隔,之前的經過的路段不收費,之後的路段才收費
這就是所謂的彈性而且公平
是僅將感應門設在交流道處所辦不到的
國外把感應門設在交流道的,何不去了解一下他們費率計算方式?
有沒有免費里程?免費時段?若有,又如何計算?

這讓我想到好像我公司當初在建構ERP一樣
建構時想得愈複雜,愈周到,將來user使用起來就越方便
反之
建構時想得愈單純,愈隨便,將來user使用起來就是罵聲連連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