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an86 wrote:
你是真瞎還是裝瞎? ...(恕刪)
沒人瞎丫,是提供您正確的思考方向..
要以"裝機率" 為主 , "利用率" 為輔,做為開車道的依據,
而非單一"利用率"
不然請您回答,車道都變成 ETC收費了, 剩下來不安裝ETC 的600 萬台車怎麼辨???
用"利用率"的標準來加開ETC車道, 有意義嗎?? 還是更突顯出這官商勾結的合約陷阱??

有關「泰山收費站增開ETC第3小型車道,致用路人大塞車」之說明
車輛通行高速公路收費站,不管使用人工收費或電子收費(ETC)均為高公局應服務之對象,高公局均須兼顧。故高公局於評估泰山收費站增開第3小型車道時,除依契約規定辦理外,並將對所有繳費方式之影響都納入通盤考量。
有關消基會所指裝機率不到15﹪乙項,該統計方式係以安裝電子收費系統車輛數除以全國所有車輛數所得,其數值並無法反應實際通過高速公路收費站之車輛組成狀態。高速公路ETC使用率之計算,係以使用ETC車輛數除以通過收費站之車輛總數所得,可反應通過收費站之車種比率。
以收費閘道數量比例而言,泰山收費站目前單向小型車電子收費車道數為3個,人工收費車道數為5個,即電子收費車道數佔全數車道之比率為37.5%。目前該站尖峰小時電子收費利用率達48%,全日平均電子收費利用率亦達40%以上。由此可知,電子收費車道已達紓解交通之目的。此外,因電子收費不須停車繳費,因此自然不會在過收費站前排隊,然並不代表電子收費車道之通行數量較少。高公局強調,上述之數據為收取通行費之依據,精度要求在99.98﹪以上,準確度實無庸置疑。
另為紓解人工收費車道之車流,高公局於增開ETC第3小型車道同時,並視交通狀況增開最外側之便道供小型車行駛,實質上小型車人工收費車道之收費閘道數並未減少。而泰山收費站本為桃園及中、南部地區進出台北之重要收費站,平日尖峰時段交通量即相當大,故時會有壅塞情形。如果讓使用ETC之車輛全數改回使用回數票,從前面分析可知,實將導致泰山收費站之壅塞更形嚴重。
高公局將針對泰山收費站之交通狀況,持續加強監控,並視車流情形做必要之應變處理。電子收費對用路人之行車時間、不須停車再起步之車損油耗減少均有助益,對減碳、節能之社會效益更形顯著,希望國人支持政府推動ETC政策,使高速公路早日進入全面自動化收費時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