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ETC.為什麼不能像搭捷運一樣?


雷小炫 wrote:
我以為感應閘道是國家...(恕刪)


橫向不收費的問題 , 在連接橫向道路前和橫向連接高速公路的地區設置感應器就好了吧 ! 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技術 , 有很複雜嗎 ?
多一點感應站
過個一兩年開始汰換時
那才是真正可以賺錢的地方
只要有專利
你也拿遠通沒辦法....
http://blog.yam.com/gcc0317
在出入口做監控,就可以滿足計程收費需要,這絕對沒有技術問題

但改成目前每3-4公里裝設一個門架,共319個門架。我想可能是

1.要抓精準的行車資料(車流、車號、是否塞車、時段變化等),這也是big data的一種,絕對有商機
2.區段控制更簡單,例如年假期間,某某路段不收過路費、或調高過路費,之類。


相對於中美日,台灣地小人稠,做高精度的管理分析,應該相對是比較符合利益的吧。


iamyau wrote:
我覺得某樓大大說的:用時間計算你有沒有超速,然後開罰
這個以現代技術是可以很容易做到了,搞不好還不用修法


如果是這樣,那我倒支持這種做法了!
可以遏止超速車輛,呵呵~~

雷小炫 wrote:
這更好笑了義大利的高...(恕刪)


坐井還不觀天?!是愚民加鬼島的主要原因!

酸民和愚民,我選擇當前者!
請問有人試過,搭捷運不出站,
同樣台北車站上台北車站下被扣幾元的嗎?

當然,這樣無聊的人是不多,如果是物流公司,
以後大概就好玩了,可以看到休息站變成交換站。

以大家的說法,那同一個交流道上下要如何計價,
除非我們的休息站全部改掉都分南北休息站,
不然現在的方式還是比較精準。

永遠的旁觀者 wrote:
請問有人試過,搭捷運...(恕刪)


這種問題,請認真看完每一個人的回覆,已經有很多人說過了;這種相同的,簡單的問題,不要一直問。

gcc0317 wrote:
多一點感應站
過個一兩年開始汰換時
那才是真正可以賺錢的地方
只要有專利
你也拿遠通沒辦法....
(恕刪)


感應站的建設費用是政府出的嗎?

中山高速公路為中華民國第一條國道。1971年開工,1978年通車。全長372.7公里(汐五高架則為20.7公里,不包含其中),共有34個交流道(含端點)。隨著國道三號及各地快速公路通車,2013年8月時共有70座交流道(含汐五高架與出口匝道,不含端點),其中包括53座一般性交流道、15座系統交流道、2座出口匝道。
中山高速公路交流道列表

70座交流道 南下北上各一 ,也才140座感應門.
跟319座比到底哪個划算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yanchuan wrote:
最大的問題應該是,太多的公務出入口
雖說是公務用,但是一堆非公務車在進出..


沒錯!
常在幾個收費站前看到車子就轉出去了
都不用付回數票的錢
現在遠通的作法
看這些人怎麼省錢
哈哈哈哈
真爽
尤其就算中途從公務出入口出去
實際上經過感應其實已經先收了下個交流道的錢
這樣反而沒走到後面那一段也要付錢了
哈哈 想到這就更爽了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