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道計程最快於7月實施 橫向不收費
NOWnewsNOWnews – 2013年2月23日 上午11:11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高公局國道計程案方向大致已經確定,其中最關鍵的橫向國道不收費政策方向最後會採用永久或者設立落日條款,仍待評估,且將會有免費里程設計,當中以十公里以內免費方案獲選機率最大,最快將於七月實施。
因為道路替代性少,居住在中南部偏鄉民眾僅能憑藉橫向國道出入,不少民眾在高公局北中南八場座談會上表示,應該要把橫向國道排除在計程收費外。不過基於公平原則,交部依然堅持橫向國道要收費,不少專家學者提出建議,橫向國道收費對於國道基金挹注有限,且又造成民眾反感,如果能夠把橫向國道當成「聯絡道」,不納入計程收費方案,可避免節外生枝。
交通部長葉匡時表示,橫向國道不收費為「可能選項之一」,橫向國道要採取收費「很困難」,期望能夠「先上路再說」。
針對橫向國道不收費的原則下,高公局擬定設定期限後再恢復收費的落日條款以及永久不收費等兩種方案,最後將由交通部拍板。
國道基金一年的收入是兩百廿億元,如果橫向國道不收費,一年大約短少廿億元,如果想要保持相同水準,目前討論呼聲最高的「免費里程十公里,超過後每公里收費一元費率」方案計算,費率大約增加一成,一公里變為一點一元。對於此規畫,有學者認為,這是「縱向補貼橫向」之舉,建議能夠拉長國道基金自償期限,使得直向國道費率維持不變。交通部希望國道計程收費可以於今年七、八月上路。
--------------------------------------------------------------------
國道計程擬1公里1元 「橫向」不收費
TVBS – 2013年2月23日 下午12:19
上國道跑多少、收多少,計程收費方案究竟何時上路,交通部遲遲沒定案,現在傳出,交通部傾向採取「橫向不收費」,7月前上路,平息中南部民眾的反彈聲浪,以出線機率最高的方案試算,「橫向不收費」會導致每年短收20億,這麼一來,開直向國道的駕駛可能得幫忙出錢,萬一費率變高,從內湖開去高雄,得多付34.5元。
只要ETC使用率超過7成5,高公局就會廢掉回數票,讓國道計程收費上路,現在意外迸出「橫向不收費」的反對聲浪,跟交通部原有的立場產生衝突。
高公局總工程司吳木富:「橫向國道是民眾反應比較多聲音的地方,這一部分我們都聽到了。」記者:「高公局希望最晚不要拖過幾月?」吳木富:「這個議題講起來,沒有特定時間表。」
橫向國道沒有收費站,本來就不收過路費,國6霧峰到埔里、國10左營到旗山,如果被當作聯絡道路不收費,每年將短收20億,少的錢可能得讓直向國道幫忙補貼。
從內湖開去高雄,可能因此變貴,用出線機率最高的方案來算,直向國道10公里內免費,每多跑1公里算1元,要花345元,萬一得補貼橫向道路,每跑1公里得收1.1元,必須多付34.5元。
交通部希望,電子收費最快7月上路,費率遲遲不定案,時程表又被ETC使用率牽著鼻子走,感應門架的完成率不到5成,用路人能做的,恐怕只有繼續等。
------------------------------------------------------------------------
我就說嘛 !!
感應門架都仍未完成, 也仍未驗收.
而且感應門架都做在 " 收費站前後" -------> 那怎麼可能做到 "里程計費".
高公局的大大, 你們的眼睛長到那兒去了 ??
acion wrote:
去年初因為不想南來北往停多收費站所以被迫裝etag
國道改成里程收費以後我就要拆了
因為...........
1.最多只有上下交流道要取單跟停車繳費(不是很確定到時後會怎麼計算里程收費)
2.不用很麻煩的一直跑7-11或上網查儲值金額
3.更不會因為不小心欠費被罰
反遠通的人可以鼓勵大家屆時去拆機喔,因為拆機的結果很可能是利多於弊
如果到時後收費車道大塞車怎麼辦?? 這個好像是政府的問題
應該不像你這麼說的方法計費
而是一段一段感應累積感應你走了多少里程
sandydy wrote:
而且感應門架都做在 " 收費站前後" -------> 那怎麼可能做到 "里程計費".(恕刪)
感應門架是在交流道之間:
計程收費 國道要裝逾300門架
而非收費站前後,所以沒有你說的無法里程計費的問題
Player wrote:
另外,等著看,當真這樣搞,肯定有人會上下交流道來躲避收費,
尤其是那些收費站密集的地區,反倒可能造成大塞車...(恕刪)
同上述,計程收費並非由原收費站來計算收費
所以沒有必要上下特定路段的交流道了
please989 wrote:
好久沒看到跟ETC有...(恕刪)
說到這個,里程計費不知道有沒有進一步的資訊?方才到高公局網頁的計程車通行費試算,無最新的資訊公告,希望費率計算真的要越簡單越好,不要太複雜,本來就是使用者付費所以不需要免費里程,有人知道哪時候才會有比較明朗的方向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