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看看別人的ETC系統吧!!


aron.yang wrote:
以前遠通的OBU就是因為要用電池而被罵得狗血淋頭(因為用電池就可能碰到電池沒電).
一堆人說被動式比較好,
...
反正外國月亮比較圓!
真是夠了.


之前沒聽過有誰說被動式比較好,只聽過罵遠通的人說紅外線落後,微波比較好。

OBU被批評的大多是又大又醜。這點eTag是好多了。

/h,n wrote:
...
整個案子明明有官商勾結的可能性,偏偏什麼都查不出來
調查局查不出來,廉政署也查不出來
還要一天到晚看個胖子在那邊喊話『嫌貴不要裝』『人民都被寵壞了』
更可惡的是高公局根本就像是徐胖養的狗,還會幫徐胖搶錢
...


看來你對ETC的始末真的不了解,也受到了網路上不實消息的誤導。

遠通電收第一次甄選的弊案早就查過也判刑了,法院也撤銷第一次甄選的結果,但我們大有為的政府又舉辦了第二次的甄選,這次遠通電收是合法的得到最優(因為只有它一家投標),所以現在已無法可查(合法的還查什麼?)。

再來,為何當初要使用紅外線系統? 若仔細搜尋一下,就可以得知,紅外線統是比較晚期才出來的,比微波系統晚了至少十年以上,它有指向性高、成本低的優點,很適合人工收費與電子收費併行的收費站(大家應該不願意在走人工收費車道時,ETC卻被誤感應吧! 這點紅外線系統比微波系統強,不過目前的微波系統已用發射功率控制來降低誤動作的機率),但它有個最大的缺點,那就是獨佔性! 全世界授權紅外線的供應商,就那一百零一家,所以遠通選擇紅外線,目的也在此。

第三,為何要使用又大又重的OBU? 其實不論是微波或是紅外線系統,車上機都可以做得小小一台,這麼大台只是為了那一張"e通卡",為了要讀那張儲值卡,只好做那麼大一台。而這張儲值卡,就是想打入現在悠遊卡的市場,當初才是徐老真正想介入的一塊大肥肉,據說有上看3000億的商機。
事實上,ETC本身的利潤不多,但小額付費的機制商機很大(看現在悠遊卡就知道了),而且每年都會呈現倍數成長。原本徐老是認為藉由ETC衝高此儲值卡的滲透率,再打入此小額付費的市場,怎知因為車上機又貴又大又醜,造成滲透率一直不高,結果這個市場還被悠遊卡給攻佔了。
也因此,徐老終於放棄,改投eTag的懷抱,進而捨棄那個又大又重的車機了。

revlis8989 wrote:
...
為何選擇BOT,當然是因此政府獲利最大,繳的錢業者收取部分,大多數的錢還是回到國庫,業者的先期投資是需要長期的攤提的,而政府因此可以減少收費站人事等等的開銷,因此達到雙贏的目的。
...


你對台灣ETC的歷史看來真的不了解。

首先,政府一開始本來是要自己做的,在開放BOT之前,中華電信已在部分路段測試,有了一定的成果,只是在立法院中被否決了(因為每家立委都要推自己金主的ETC系統,結果喬不攏,乾脆全部不要),所以才有後來的BOT及遠通電收(有沒有覺得很熟悉? 沒錯,台灣高鐵也是這樣,本來政府要自己建,結果立委否決,所以就變成BOT了,因為我國的BOT案不須經過立院就可招標,還可以排除採購法的限制)。

再來,遠通電收的收費(每次三塊多)比高公局用人工收費還貴(每次2.8元),所以為了ETC政府的收入還減少了。ETC真正的目的在計程收費,避免如桃園-中壢或是東西向快速道路短程用路人使用卻不付錢造成擁塞的問題。
非常同意


revlis8989 wrote:
呵呵,謝謝您的謬賞
不知道該不該另外發一篇文章來蓋大樓,看看沉默的一群有沒有辦法對抗飽讀詩書,身披學者披風,頭戴專家桂冠,瞇著眼,堅持自己觀點沒有絲毫妥協性,張著血盆大口疵牙裂嘴的批判咒罵,卻沒法完整的作出配套,右手指著執行者冒滿冷汗的鼻尖像訓兒子般的批鬥,轉過身來左手直搖那不關我的事,一切都是別人的錯;因為血液裡漫流著問題製造家的基因,如何解決、如何因應、如何執行、如何進場、如何退場,一概都與地位崇高的學者專家無關。
之前有一位家長投書說,他的孩子是教改的受惠者也是受害者,受惠的是他的孩子保送進入人人稱羨的高級學府,受害的是不到半年,他自動辦理退學了,因為跟不上進度,壓力太大。無辜的孩子因此浪費一年,自尊心也受到打擊。對不起,沒有絲毫不敬,我下一個註腳--良幣趨劣幣,但反之呢?程度差異過大,老師到底該教加減乘除還是微積分,要是劣幣驅良幣,那我們未來的競爭力又在哪裡。
唉,不過看來這種太理性的陋文是激不起大家的興趣與討論,也不知發到什麼版面好,好像又想縮回沉默一群的俗辣殼中
...(恕刪)

ShangLai wrote:
你對台灣ETC的歷史...(恕刪)


解決短程用路人使用卻不付錢造成擁塞的問題,立意甚佳,不過在大家都想當freerider的情形下,立委遊說及群眾的與論壓力,恐使這個問題在計程收費以後,依然無解。
freerider是台灣人的特色

大家想要服務好,方便

卻不想付出代價

最終

誰要當笨蛋

提供好的服務品質

提供方便給你
從零星的報紙報導得到的印象,關於接下來要實施的里程記費,似乎不是在交流道架設感應器,而是在高速公路上交流道與交流道之間架設。系統持續記錄某輛車通過哪幾個感應器,來換算里程。這種設計,就不用在各個轉國道的系統交流道上建立收費閘道,原先走收費站便道出口的車,也可以照樣收費。不過,就沒有辦法有人工收費亭了。

在全速進行的車流中,要讀取 e-Tag 的信號,一方面要錄影以便比對哪輛車沒有扣到款。讀取與攝影的條件不如收費站 ETC 專用道那麼單純,e-Tag 如果扣款成功率不高,那真的會忙著比對忙到翻。

這幾天先辦 e-Tag 的網友,有個說先貼上,但還不打算走 ETC 道,想先把回數票用完。我在想會不會在回數票車道上,因為微波的範圍較大,也照到了那位網友的 e-Tag,造成繳了回數票,e-Tag 又被扣款的窘況。

Q3Q2004 wrote:
從零星的報紙報導得到...(恕刪)

機會應該不小,到時就要調攝影機了,不然除非系統有自動比對才能排除
Q3Q2004 wrote:
這種設計,就不用在各個轉國道的系統交流道上建立收費閘道,原先走收費站便道出口的車,也可以照樣收費。不過,就沒有辦法有人工收費亭了。
在全速進行的車流中,要讀取 e-Tag 的信號,一方面要錄影以便比對哪輛車沒有扣到款。讀取與攝影的條件不如收費站 ETC 專用道那麼單純,e-Tag 如果扣款成功率不高,那真的會忙著比對忙到翻。
這幾天先辦 e-Tag 的網友,有個說先貼上,但還不打算走 ETC 道,想先把回數票用完。我在想會不會在回數票車道上,因為微波的範圍較大,也照到了那位網友的 e-Tag,造成繳了回數票,e-Tag 又被扣款的窘況。
...(恕刪)


e tag 還是 RFID ,它沒有電池,只有一組電子線圈, 不能主動發出訊號,
它是被動接收發射器的訊號,訊號經過線圈, 再反射出一組新訊號給發射器.
這是 reader talk first
這就像棒球, 是投手投球, 打者再擊球讓投手接 .

主動式的Tag talk first ,則是投手不投球,打者自己把球打出去, 讓投手接. 如E-Z Pass.

發射器將這組新訊號解碼,得到該etag的編號,編號再和電腦中的資料對比, 找出車號.

因為不能主動發出訊號, 被干擾的機會還蠻大的.
etag周邊有金屬的話, 會干擾接收,或反射出去的訊號不規則.
就是打擊者可能揮棒落空 , 或擊出球,球彈跳不規則,造成投手漏接


不貼 etag 還是可以 就是用車牌識別 , 然後寄出帳單

例如 義大利的 TUTOR 系統
時速200km 的超速車, 都可以抓到車牌.
系統功能強,會自動比對, 不會忙到翻.
不能" 不會駛船嫌溪彎 "

因為微波的範圍較大,也照到了那位網友的 e-Tag,造成繳了回數票,e-Tag 又被扣款的窘況。

一般悠遊卡感應,只有幾公分的距離, ETC則是加強功率,感應達到 60公尺,

"照"到 ??
明明打者還站在打擊區外面 , 球就投過來了 , 還丟在打者的球棒上, 反彈被投手接殺 ?

所以,這明顯少了一個機制, 就是車牌辨識,(電腦自動辨識,不是人工比對),比對未通過ETC,就刪除掉

否則將來走在高速公路旁,或交流道高架下方, etag都可能感應到, 如果再經過一次高速公路橋下,再感應一次, 它就認為你走過高速公路,有可能被扣款, 其實, 只是通過橋下.

啊曜 wrote:
朋友阿,您連續發了5...(恕刪)


因為網路出問題,按送出之後沒反應,一連按了太多次 ...
多的文章已經被管理員刪除了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