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2014年01月08日中國時報 曾懿晴/台北報導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108001451-260102
國道計程收費爆發重複扣款亂象,衍生遠通電收及高公局在計程收費上路前的系統驗證有未檢出的扣款風險。遠通電收坦承,3、4日總計有上百筆資訊未被後端檢核系統檢出而出現錯誤,昨晚10時之前都已依最後檢核結果修正。
高公局:eTag需調校
交通部高公局表示,eTag上路初期交易筆數較多,系統需進行調校。
國道1號三重-台北北上路段、國道3號木柵-南港系統北上路段的ETC感應門架,在計程上路後皆出現重複扣款情形,令用路人氣憤。遠通電收發言人周世惠指出,遠通後端系統在國道計次階段就設置交易檢核機制,能過濾重覆扣款的款項,出帳前再依最後結果扣款。但3、4日因檢核系統進行調校,導致部分款項未匯入,昨已立即修正。
天線接近 重覆扣款
針對同輛車在台北-圓山間同時被北上、南下門架扣款,遠通表示,該路段南北門架距離較近,清查發現2日到6日共3筆南北重複扣款資訊,已調整門架上天線感應位置,並退還扣款。
還有民眾反應帳戶儲值後,查詢餘額卻歸零。遠通表示,車主可能在尚未入帳時查詢或連線狀況較差,3日之後已恢復正常。
遠通交易資訊顯示,4日當天有南下車輛竟在17分鐘內向北「瞬間移動」46公里並遭扣款。周世惠指出,遭扣款車輛(A車)原為無eTag的全民體驗方案用戶,同意成為eTag用戶後,卻將新取得的eTag放在家中另一台已有eTag的車輛(B車)上。
eTag移用 多扣不退
本月4日,兩輛車都在國道行駛,上午9時20分一車由竹北南下新竹,另一車9時37分由林口到桃園,因其中一車是透過攝影功能扣款,另一車則被以新eTag(屬於A車)扣款,形成同一車籍飄移重複扣款情形。
遠通電收呼籲,一台車只能安裝一個eTag,請車主不要將自車eTag放在別人車上,否則後方檢核機制無法過濾,將導致重複扣款,且這將被認定為車主個人行為,遠通將不會把多扣的通行費補給他。
==============================================================================
版主真的太倒楣了!建議去買大樂透!
easycure wrote:
有了其他第三方的 APP,很可能對遠通爛系統產生查核監督作用...(恕刪)
那麼第三方APP的資料又是從哪來呢?還不是從遠通那邊拿來的。
如果是遠通自己官方的APP界面不好用就算了,但沿頭的資料有問題的話,不管是誰的APP都一樣。
http://goo.gl/b3MUUb 支持環保 減少用紙 發票要刷 手機條碼
Ramius wrote:
那麼第三方APP的資料又是從哪來呢?還不是從遠通那邊拿來的。...(恕刪)
有一個「My eTag」app,以 GPS 定位,可即時獲知扣款明細及過站名稱,
只可惜被遠通要求下架了!
BOT特許權阻礙市場創新 強制 app 下架惹爭議
文中說的很好:
「特許權」的授予在於確保雙方權利義務,必須合乎公平原則,而不是將特許權與特許合約用於圖利特定民間企業。特許權是一種權利,特許公司基本上已經享有不少的優勢,因此特許權的行使必須搭配相輔相成的監督制度,才能免於圖利特定廠商,達到政府、民間機構、一般社會大眾三贏的局面。
人人狂舞呼萬歲 拍掌如雷欲震天 絕憐此輩真無智 逆反潮流愈顯然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