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獎項大致上有分為『政府官方』舉辦的獎和『民間單位』舉辦的獎
政府舉辦(或是政府委託舉辦)的像是金質獎、經濟部國家產業創新獎、資訊月選拔、台灣精品、國際電腦展Best choice、20大品牌等獎項
並不是那麼容易得到的得到,評審過程冗長、文件繁雜,也不是那麼容易可以得到
交了報名文件後,如果有幸入圍,還會有長達數月的產品簡報啦、知名評委到公司聽取公司執行階層簡報、產品送測等等很繁瑣的步驟
而有些民間單位舉辦的獎有的很有意思
有些呢,是需要預繳數萬報名費,有繳報名費就有得獎
有些呢,不用繳報名費、得獎率其高,得獎後要繳數萬年費才可以受獎
有些呢,不用繳報名費、得獎率一般高,得獎後不用繳太多費用,但是你會接到各式各樣合作的電視台啦、報紙啦無數的廣告轟炸費,例如製作一款『量身訂做』的某些主流電視台的企業形象報導(一款節目製作費數萬)
其實最簡單的分辨方法呢
難以取得的獎項通常會公布報名件數(通常數百件),最後得獎的通常會在20件以下
(台灣精品獎比較特殊,一般的『普獎』比例很高,大概50%,屬於推廣台灣產品的鼓勵性質..但是他的金質銀質獎也是競爭激烈,得的產品幾乎都是是有頭有臉大公司的標竿產品)
而通通有獎的獎項呢,一般大概申請件數不會超過百件,最後得獎的產品接近百件(笑)
我曾經承辦過一個獎項,頒獎典禮超過80個產品得獎,充滿了各種各樣孤陋寡聞所以沒聽過的中小企業
還有各種看起來都很像,很傑出、很創新、很績優的獎項名稱
搞到後來其實我有點忘記到底為什麼我的公司又很傑出,所有有報名的產品都很年度創新
然後也數不清那天到底領了多少獎座回家(只知道身為承辦的我,一直記不得那些抝口的獎項名稱)
我記得那場頒獎典禮坐在台下陪笑了快三個小時
致詞的長官也是總統級、院長、部長級的喔!
而且還有華麗舞台、電視台轉播等等的,但是錢從哪來呢?
大家如果有仔細研究上面寫的東西,應該不難猜到。
最經典的是,過了半年,同個單位又打電話來邀請另一個不同名稱、一樣報名規則、頒獎項目看起來很像copy paste的獎項.........
嗯。不指名道姓啦,我實在很怕被告(笑)
不過有在民間企業作過行銷啦、申請獎項相關的人,應該多少有交手過一些奇妙獎項的經驗。
其實有時候承辦人員不是很願意承辦某些獎項,因為結案後接到各種廣告邀約的電話實在手軟
大多時候主辦單位政商關係良好,所以會直接有管道跟公司老闆聯絡
老闆有時候呼嚕呼嚕也搞不清楚其中道理,就呼嚕呼嚕交辦下來去申請一下
然後就莫名其妙呼嚕呼嚕的得了獎也繳了錢
只好呼嚕呼嚕的寫個新聞稿發佈因為不發白不發
以我以前承辦的經驗,幫公司花了一次申請某些獎項的錢後,就對某些獎項敬謝不敏了
扎實的去申請政府獎項真的比較實在(也相較比較有能見度囉)
當然我不是在講樓主PO的這個獎項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