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收費與捷運不同如果搭台北捷運從A站到B站是有很多種路線的做法,但是不同搭法的價錢都是相同的。但是高速公路不同,它是以里程收費意思是A點到B點也有很多種路線可以選擇,但是它會以實際行駛距離來計算主要是台灣的高速公路建置是以網狀來設計,中間有很多橫向快速道路連接國1及國2誰知道駕駛者要怎麼開,或是有特殊狀況有可能在繞來繞去所以會實際依照路中央的藍光來記錄經過的點來計算里程收費如果是一條很單純的高速公路中間沒有其他聯絡道或者是要接聯絡道就要結算一次價格(有一些雙向使用的休息區也是一樣)這樣應該就可以只在入口處記錄,出口算帳了
我一直沒辦法接受在主線上安置計程點的原因:1.醜2.維修不易3.計程計費複雜化,對承包商有利,對使用者無益(每段都四捨五入,積少不只成多)4.拿網狀結構當擋箭牌,裝個閘門就好5.當機器能力未及的狀況還是要用人來處理,處理不了還不是變呆帳基本上,設置在交流道或交接點,並不會影響到里程的短計,甚至可以在各交流道設置中小型休息站將車流先引進休息站避免影響主線流量,同時也無需擔心若是還要上主線又要重計里程的複雜,還可以讓休息站做當地特產的推廣,更何況,電子收費的目的是為了節省收費的時間,但是,對於不裝(這是憲法保障的自由權範圍吧?)的,理應還是由持卡計費,人工收費,畢竟不裝電子收費設備的各種狀況比較多,還是需要人來處理......真正要完全去人工化,那麼就用GPS吧?時間座標都有,免費時段誰也沒得講...XDDDD
這關係到利益問題裝在交流道門架一個、攝影機一部、感應器一部。總價粗估15-20萬裝在高速公路上門架1個但是四倍大、攝影機4部(包括路肩)感應器四部(包括路肩)。總價粗估70-90萬所以你是遠通你要裝在哪,當然是越多油水就越多啊。
sseakao wrote:只能說 明明一個簡單...(恕刪) 沒錯明明電子收費這種簡單的小工程政府明明就可以自己做了又不是建高鐵蓋101卻非得要用BOT給財團經營到最後被財團掐著脖子與取予求套句水母名言 : 這不是有鬼 什麼才叫有鬼?
法客 wrote:沒錯明明電子收費這種簡單的小工程政府明明就可以自己做了又不是建高鐵蓋101卻非得要用BOT給財團經營到最後被財團掐著脖子與取予求套句水母名言 : 這不是有鬼 什麼才叫有鬼?...(恕刪) 內神通外鬼!
法客 wrote:明明電子收費這種簡單的小工程政府明明就可以自己做了又不是建高鐵蓋101卻非得要用BOT給財團經營到最後被財團掐著脖子與取予求套句水母名言 : 這不是有鬼 什麼才叫有鬼?...(恕刪) 對啊,民國那一年把ETC給遠通經營的啊?還有,二OO六年八月三日更被最高行政法院認定ETC政策當初的招標違反公平、平等原則,ETC案必須重新招標。怎麼讓遠通繼續經營啊?果然有 ,而且很可能還是內神通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