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fik wrote:
裝啊, 幹嘛不裝不就..裝啊, 幹嘛不裝
不就貼一張RFID在前擋邊邊角角,
過一次只要Etag內有餘額都算優惠價36元, 車牌辨識就沒優惠了
原來ETC機子申辦的錢(我是1199), 跟ETC儲值卡的押金100.(恕刪)
真正計程之後之後還有優惠嗎?
ETC目前仍然是主流.
但是先進國家有很多值得我們參考的地方.
以澳洲來說, 目前過站是還沒有按里程計費, 也就是過路費跟台灣目前一樣,少數地點收費而已,
差別在台灣每個站都一樣價錢,澳洲視通過的橋樑,隧道,高速公路等...不同價格.
但是與台灣不同點:
1.各省都有1~3家收費公司,彼此系統可以通用.也就是你只要辦一家的帳戶,到其他省旅遊照樣可以從你帳戶扣款.(台灣可以考慮比照交通卡多卡通模式,讓多家公司一起經營電子收費)
2.沒有強迫你申辦ETC,不過主要有三種繳費方式, 第一種上網申請標籤(Tag),只要儲值滿一定金額標籤是免費借你用的(賣車等...標籤要拆下送回或寄回才能關帳戶),可以預先儲值,或是線上設定以信用卡或是銀行卡扣款,制度有點類似我們悠遊聯名卡,例如預設是餘額低於澳幣10元就幫你存30元進去.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每天拼命過站,有人可能一兩個星期才上收費道路一次,收費公司就可以賺利息, 所以採這種繳費方式的人過路費最便宜. 第二種是預先申請帳戶,當有過站時會以Email & 簡訊通知你繳費,因為過站後除了車牌辨識還要人工判讀數位影像(避免號碼誤植或是被冒用車牌)並傳送簡訊,因而比較貴. 第三種就是...並沒有申請帳戶者,例如剛買車或是租車的用戶,這種是規定過站後三日內必須主動上網輸入車號繳交過路費,但是因為除了上述成本外,如果超過三日還沒繳交過路費,會寄發繳費通知到車輛登記的地址(寄通知的成本也會算進去還有手續費),另外如果繳費通知寄出後兩星期沒有任何繳費動作,就會再寄發罰單. 不像台灣現況是...遠通塑造出好像非得安裝eTag才能上高速公路.
3.並沒有限制一車一機,但是為了避免車主被敲玻偷A晶片,必須提前48小時上網登記車號車型車輛顏色等..基本資料. 可是大部分的人為了方便幾乎每台車都會去申請Tag,反正又不用錢.
同時,也沒有限制一個帳號對應一個tag,也就是父母親的帳戶同時可以有自己與孩子好幾台車的tag同時扣款.
澳洲早在前年就把傳統收費站都撤掉了, 台灣電子收費拖到現在還沒全面上路,
一方面是遠通吃像太難看,讓人不爽外,
另一方面就是政府有點父子騎驢, 拿先前按里程收費的方案來說.
我鄉信最公平的方式就是指要上高速公路就必須收費,
而不是X公里內免費或是橫向不收費之類的.
要提供離峰或深夜優惠這個以後可以在討論,
不過公平起見實在不宜提供免費里程或是橫向不收費.
政府自己也拿不定主意,被罵了就縮回去了

Uber輸入介紹碼5120b搭車享優惠. https://www.uber.com/invite/5120b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