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ETC是制度問題還是系統問題

小弟認為,
這就是過度強調"客制化"的系統結果,
基本上,先將系統的好壞因素放一邊,

首先,計程收費是必須要做的,稱為目的,
那麼,免費時段是否必要?
免費時段制度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分散高速公路的使用量
不是已經有匝道管制的措施來處理了嗎?

另外,用路人也不是笨蛋,
若是真的一定需要免費時段來誘導用路人使用高速公路的時間,
那麼從匝道的進入時間來做一個免費與否的介定,
那麼在非免費時段是否要進入高速公路,是用路人自己的自由選擇,
雖然要付費,但是有可能享受到車少的高速公路
另外,我想高承載管制並不會因計程收費制的實施而廢除,
這不也是需要在匝道進行的作業?
這不也是一個達成減少同一時段高速公路車輛的工具?

再者,
裝或不裝感應系統,
本來就是憲法所訂的自由權利,
因此,
對於不裝的,
還是應該設置一個人工閘道,
或是必須要能夠有100%辨識車輛的"工具"
不然就修憲要人民不能有自由選擇權吧

打到這,幾乎全部都是制度與規範上的問題,
根本連系統的設計都仍無須介入

當這些目的與方法在這麼多年的實施經驗後,
在人工收費的基礎上,已經是驗證了效果的,
那麼我們接下來就可以對於系統需求做整理

1.無論有無安裝辨識設備,承包商必須能夠100%辨識車輛並計費,不能辨識者,由承包商自行吸引,辨識錯誤者,除承包商需自行吸收外,就各車應向政府繳交罰款
2.所有預繳金額應每日結算,繳交國家銀行帳戶,不得計息
3.每車以一上一下為一筆結算,每筆其中的1%~3%(這要詳細資料才能知道應該多少%)為承包商之手續費,
4.所有感應資料,直接由感應器轉送政府伺服器,由政府進行扣款,無安裝辨識裝置車輛之辨識,由承包商進行作業後,匯集資料後,轉送政府扣款單位進行扣款
5.所有設備的設置,除感應系統外,由政府進行設置,控制,與維護

好啦,到目前為止,依然是規則與規範的問題,資料流,金流的走向與控管,以及對於公共資產的主控權規劃
此時,不論進行招標或是以BOT的方式進行計程收費的制度實施,
對於大部份政府與承包商的義務與利益已經有了明確的劃分,
政府推動政策的同時,也是提供了一個擴大內需的機會,並不失去政府應對人民的義務,
那麼這個制度的推動就是全贏了,
系統不是不能,但不是萬能(但說實話,遠通的資訊單位真的是...藍色小藥丸欠很大)

當初在主導這制度的高官,到底在想什麼?
2014-01-09 10:01 發佈
不管是否因為規格問題造成這樣的狀況
投標時會有規畫書,標案也會有規格書
能不能做,一個這麼大的案子,沒有一個團隊評估,是不可能的...
能做,就會接,不能做,就流標,看是改規格還是改成限制標...

遠通做的,是發現可能有問題
可是標了再說,一皮天下無難事
不然就去跟高官打打招呼...
一切都沒事

所以這是甚麼問題??

ryoliu wrote:
不管是否因為規格問題...(恕刪)


公民與道德?
商業道德?

blingcar wrote:
小弟認為,這就是過度...(恕刪)


追究到頭來,都是這些不配合政策的刁民的問題!
關於高官在想啥,國父說: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可見大官跟大事是互斥的概念,只有真正的政治家才能領悟做大官是做大事的工具而不是目的,也才不會迷失在權力跟金錢的漩渦。

至於刁民不刁民那只是枝微末節的小事
簡單講就是一家公司吃相難看的問題而已
工作上遇到業務型的公司
都是先拿到再說
做不做的出來以後再處理

這種公司應該要讓它倒
一家公司本應營利是沒錯,但是還是要守法有商業道德,
一國政府本應為民服務管理人民也沒錯,但是還是要守法有道德操守...


無奈現在凡事都只要盡力找理由打高空放煙霧,
等時間過去,
從未想過自己有能力去分析政治或制度問題,
現在終於明白什麼叫做"訓政時期"了
是無良廠商使用了"官商勾結"大法
並且在整個系統設計和規劃便宜行事的問題
blingcar wrote:
小弟認為,這就是過度...(恕刪)
政府有問題
遠通有問題
end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