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ETC 系統架構感覺很浪費資源,增加複雜度~~~(純架構討論)

ETC 目前是在高速公路上,加裝 etag 感應設備。

這個架構的資料會增加非常多的資料處理量。為什麼勒?

試想從高雄開到台北要經過多少門框? 假設是 30 個

表示一台車在一次高速公路旅途上,要被識別 30次。

但是若在交流道上進出高速公路就識別,僅需要 2 次,上高速公路、下高速公路。

所以系統會多出28次的資源浪費,假設一台車平均浪費 15次辨識資源。

若一天 150萬車次在高速公路上,可能會需要約浪費辨識資源 150萬 * 15 = 2250萬次。

若採用交流道門框,僅需要 300萬次的辨識資源。

不知道有沒有我沒想到的問題?~~~~~~~





2014-01-08 20:57 發佈
我猜不用交流道建置門框~~~只有一個理由~~~減少建置成本。

為了減少成本,搞得大家人仰馬翻~~~值得嗎?

遠通在系統架構上已經失敗過一次了 OBU

為何交通部還要讓遠通繼續?

收歸國有吧~~~把系統架構改一改~~~
這東西的系統架構就是…



沒有架構!
oldman2008 wrote:
ETC 目前是在...(恕刪)


本來的紅外線系統就是架構在匝道上
因為紅外線系統不容易誤判
也不會誤感應到 平面車道的汽車

現在因應偉大的民意改成 微波系統
變成感應器無法裝在匝道上
因為一定會誤感應到平面車道的車輛
所以就變成現在這個複雜的系統了。
我是支持 ETC 政策的, 但是不管站在技術角度、商業角度、消費者角度、國庫角度,都反對由遠通營運~~~

凡是需要進步,但是目前 ETC 系統未免太爛了吧?~~~
oldman2008 wrote:
不知道有沒有我沒想到的問題?~~~~~~~...(恕刪)

1.開車上高速公路,發生事故變廢鐵載下來要收多少錢??
2.開車上高速公路,發生事故坐拖吊車下來要收多少錢??
3.上高速公路在服務區迴轉,再下反方向交流道要收多少錢??
........族繁不及備載
chadhsieh wrote:
本來的紅外線系統就是架構在匝道上
因為紅外線系統不容易誤判
也不會誤感應到 平面車道的汽車

現在因應偉大的民意改成 微波系統
變成感應器無法裝在匝道上
因為一定會誤感應到平面車道的車輛
所以就變成現在這個複雜的系統了。


沒錯, 當初OBU並沒有要求一定要放在車子的哪一邊, 只要頂上無金屬, 我平放儀表板也沒問題

但是eTag這種遠距RFID技術, 感應波一定是散出去的,
所以才會強制要車主貼在右邊的前檔或右邊的頭燈
就是怕走內線被對向的感應到...
不知那位走南下被扣到北上感應架的是不是eTag沒貼對位置...
歹誌不是憨人想的那麼簡單 wrote:
3.上高速公路在服務區迴轉,再下反方向交流道要收多少錢??,...(恕刪)

進出服務區的路也叫做閘道,那邊也是有感應器的......
每次都有人會說在服務區迴轉這種鳥招,到底是知不知道什麼叫做閘道呀??

說實在的,裝在閘道上面最實際
不過因為我們還多了"不同時段差別費率"的功能
這是閘道收費無法辦到的功能,所以一定要採取現行的方式收費
套句遠通發言人的名言
.
.
.
.
.
這是宿命架構,一切都是宿命
我的小小想法不知對不對?
交流道門框看似很好,其它國家地區有的是這樣,
但在聰明的台灣可能會有問題.
例1:從高雄開車到關西休息區停車,換搭其它車到台北,回程開回去同一交流道下,此例該如何收費?(小型物流商可能會這麼作,曾發生在捷運和高鐵)
例2:清水休息區風景好,於是一家大小早上從台北開車到台中清水休息區郊遊散步用餐,下午再開回台北,此例該如何收費?
例3...

====
發文後看到樓上有寫,休息區也有計費門框即可破解例1,2,所以我的想法失誤!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