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 目前是在高速公路上,加裝 etag 感應設備。
這個架構的資料會增加非常多的資料處理量。為什麼勒?
試想從高雄開到台北要經過多少門框? 假設是 30 個
表示一台車在一次高速公路旅途上,要被識別 30次。
但是若在交流道上進出高速公路就識別,僅需要 2 次,上高速公路、下高速公路。
所以系統會多出28次的資源浪費,假設一台車平均浪費 15次辨識資源。
若一天 150萬車次在高速公路上,可能會需要約浪費辨識資源 150萬 * 15 = 2250萬次。
若採用交流道門框,僅需要 300萬次的辨識資源。
不知道有沒有我沒想到的問題?~~~~~~~
oldman2008 wrote:
ETC 目前是在...(恕刪)
本來的紅外線系統就是架構在匝道上
因為紅外線系統不容易誤判
也不會誤感應到 平面車道的汽車
現在因應偉大的民意改成 微波系統
變成感應器無法裝在匝道上
因為一定會誤感應到平面車道的車輛
所以就變成現在這個複雜的系統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