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刪文

自刪文自刪文自刪文自刪文自刪文自刪文

2013-12-26 11:05 發佈
下交流道 會再有一個

不管怎樣 一定會經過兩個感應架


ppetter wrote:
如果在國道上經過A感應架以後下交流道,
經平面道路遊玩, 繞過B,C 感應架,
然後又上國道通過D感應架,
我會不會被算A-D感應架的全部費用?


不會

用實際例子(不列入跨日問題)

(1)五甲系統(370)進入國一
A感應架
(2)中正交流道(367)
B感應架
(3)鼎金系統(362)
C感應架
(4)楠梓交流道(356)
D感應架
(5)岡山交流道(349)
E感應架
(6)高科交流道(342)

(1)~(2)這段路程370~367(3公里)由A感應架判讀

(4)~(6)這段路程356~342(14公里)由D,E感應架判讀

B和C沒感應到~~所以你共走了17公里

應該是這樣~~有錯請指正



qazjken wrote:
下交流道 會再有一個...(恕刪)


如果下交流道都有一個, 中間路上的何必要設立?
頂多是各聯絡道間加一個吧? 不解~~
ppetter wrote:
如果在國道上經過A感...(恕刪)


記得在兩個交流道中(快要下交流道處前)
設置一個感應架
所以
當你上交流道後碰到A感應架
接著下交流道
此後從別處再上交流道碰到D感應架
因為只感應到A與D
電腦有記錄
B與C沒有
放心吧
只算A與D的費用
簡單畫個圖就明了
台灣這套 ETC 不要把他當成「計程」收費會比叫好理解
他是每個感應架有一個價碼,過一個算一個錢

了?
一路走來 Desire/OneV/OneX/E8/M10/U11plus

遲來的青鳥 wrote:
台灣這套 ETC 不...(恕刪)


這樣就了--就是收費站改電子而已!
(何必叫啥計程收費, 弄的更糊塗而已)
感謝青鳥大!

遲來的青鳥 wrote:
台灣這套 ETC 不要把他當成「計程」收費會比叫好理解
他是每個感應架有一個價碼,過一個算一個錢

了?(恕刪)






所以我們應該稱作 電子收費架 嗎?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