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太古primaverav的定價亞洲第一高?

田大爺 wrote:
請問一下,以代理商進...(恕刪)


基本上我建議你站在二個立場來看這訂價
1.消費者:
如果覺得經濟能力OK,負擔的起,就別糾結在外國賣多少或代理商賺多少的心思上.太古二年保,車子有問題,有人肯幫你處理,買多貴都划算,若沒人肯幫你處理,買多便宜都是吃虧,義大利的車子U Know~

2.販售者
如果你想自己辨進口,你可以參考貿易商的售價,多少才是合理?要搞ARTC驗車流程,過不了就要
自己改良重驗,往返二三次你還橕的下去嗎?再者10台跟100台甚至1000台,VESPA給的價錢一定是不一樣的~
做生意一定有風險,一開始賠多少一開始賺多少,實屬每家公司的機密,只有自己做下去才知道,如果你真的要做我建議你先研究稀有進口車,辨來領牌,比較有競爭力~

田大爺 wrote:
台灣進口稅費
=關稅+貨物稅+營業稅+推廣貿易服務費
=20%+20.4%+7.02%+0.0415%
=47.4615%

ARTC花費大約15萬元
這個費用除以100台,就只剩一千五可以忽略了~
http://feature.u-car.com.tw/22720.html

一台賣12.8萬,進口稅 = 12.8 x 47% = 6萬 (不知道是不是這樣算的?)
一半都拿去付進口稅了,這樣代理商一台還賺有2萬嗎?


我的算法是:

原價 X (1+0.47)=128000

原價=87074

買一台YAMAHA噴射速客達76500~81000左右

VESPA好看 火豔紅訂購中

目前在驗車 2015/01/E交車
樓上對進口車輛的稅賦計算誤會可大了,假設是那樣的算法,中華民國財政部就堪稱慈善機構了。

我國的進口車輛課稅概念是如以下這樣:

進口關稅=完稅價格x進口關稅稅率

貨物稅=(完稅價格+進口稅)x貨物稅率

進口商的貨物成本,只算貨物本身喔!沒納入管銷成本,就是完稅價格+進口稅+貨物稅了。

至於前面所提的完稅價格是貨品離岸價格+運費+保險費。

我以完稅價格為3000美元的499c.c.機車為例,來算算看進口商的貨物成本變成多少。美元匯率以1:30比較好算,現在恐怕接近1:32了。

499c.c.進口機車的關稅稅率為18%,貨物稅率則是17%。

完稅價格=3000*30=90000
進口關稅=90000*18%=16200
貨物稅=(90000+16200)*17%=18054
進口商貨物成本=90000+16200+18054=124254

光是把這輛機車搞進台灣,貨物成本已經是完稅價格的138%。

進口商還有好多成本要付出,例如付給交通部的車輛認證費用,這又分成大量認證,少量認證或是逐車認證,成本都不一樣,但絕不是幾百,幾千就能搞定的。

進口商還有很多市場行銷,銷售及配銷,公司人事和行政管理等各式各樣的成本,庫存也會衍生很多成本,這全都得分攤到每一輛車上。

當然,進口商並非社會福利機構,總得有利可圖才有人願意出資做生意吧!因此,在計算所有成本之後,還要再墊上合理的毛利。

由於管銷成本與毛利部份因各家公司的經營效率及貪財程度而各有不同,所以這也是最難評估的部份。

進口車商根據稅賦,營銷成本,以及毛利之後,就會訂出賣給經銷商的批售價格,跟著上面的例子繼續算下去,假設進口商的批售價是200000元,這時候還要外加5%營業稅,經銷商得付出210000元,變成它的取車成本。

經銷商也得賺錢吧!假設毛利是10%,他的稅前定價是21萬元*110%=231000,到消費者的終端零售價含稅(5%)就變成231000*105%=242550了!

這....很驚人吧!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