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盒與原版大致上相同,主要就多印些字,說明這是不同版本.


內容物推測應該跟青軸版的一樣(貼紙沒照到),官方應用程式是要在網路自行下載的.
與前輩諾斯魔艦見並列相比:


按鍵數:按鍵數不但增加,排列還帶一點弧度,貼心來的.

結構:可以調整的地方很多,不過只有第一次用的時候玩玩調整,之後都沒再更動了,
所以說,這樣靈活調整的設計,碰上固定式但剛好符合使用者偏好的設計,個人觀感是不分上下的,
就以我這兩隻鍵盤來說,魔艦我是一上手就很愛,感覺這簡直是為我的手設計的,
魔蛛從伸展最多到最少的調節試過一遍,都不如魔艦那麼就手,
最後調了一種跟魔艦最像的手感的方案,
回過來抓再魔艦,總覺得不要換比較好啊~
按鍵:按鍵的手感優劣,這就很主觀了,個人偏愛薄膜式,魔艦的手感對我來說很剛好,
魔蛛的青軸版我在3C賣場看到過,試按兩下我就走了,不習慣它的力道還有兩段式,而且青軸太吵,
不知隔了多久又看到出stealth edition版,聽說是用茶軸,立馬決定購入,台灣好像找不到人賣,只好在官網下單.
茶軸的按壓力道果然有差,音量...跟青軸比是低很多,但跟我偏好的薄膜相比還是不夠靜.
發光的部分,魔艦是從按鍵底部的區域整個透出有點藍的光,還有在魔蛛被捨棄的滾輪內部也會發光,
我個人超愛,魔蛛是每個鍵帽下都有燈泡,從刻印處透出綠光,
雖然綠色是呼應廠商的代表色,但是不太合我的胃口.

右側大拇指區域的部分:整體相比應該說不分軒輊,魔艦對我來說不可調但配置剛好,
就輸在兩點,alt那顆鈕位置很好,但用久了按壓感變硬不好按,還有那個十字鈕,配上它超扁的蘑菇頭,真的不好按壓.
魔蛛的部分十字鈕用的蘑菇頭就改善很多,上面的alt也好按,加上可以調整結構,快要完勝前輩,
只是那個凸出來的跳板(空白鍵),乍看是很有型的設計,實際用的話,怎麼按怎麼彆扭,
它的位置在手掌中心算很靠外的地方,大拇指要張很開才按的到,
有時感覺為了按鈕,手掌要離開原本的位置,
還有它的按壓方式,像蹺蹺板的一端而非直上直下,感覺往外按比較不吃力,大拇指也因此得再張開,
總之這顆鈕我是棄置不用了,原本alt那顆改成空白鍵反而好很多.

usb線,魔蛛此版跟青軸版一樣,鍍金接頭,非編織線,也沒有防磁環,接近鍵盤處套了一段意義不明的蛇管,氣勢感覺弱了些.
驅動程式部分,魔艦當時專用的驅動可以不用開機時開啟程式,想換配置可以打開程式換完關掉,但魔蛛似乎只有Synapse 2.0,這個程式關掉的話,配置會回復成配置1,這實在不是很智慧.
最後總結:
魔蛛優點
1.可調節結構
2.FPS而言按鍵數充足
3.機械式按鍵
4.茶軸版相對安靜
魔蛛缺點
1.線材使用不夠大氣
2.空白鍵不是很就手
跟前輩諾斯魔艦相比,按鍵數按鈕品質都勝出,但前輩可不是省油燈,本身的人體工學就好,個人認為有魔艦的可以不用換,沒有魔艦的大推魔蛛,或者是塔洛斯魔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