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只針對格鬥遊戲推出的大型搖桿命名為「ATROX」,在不久前五月中時推出,但事實上從有風聲Razer要推出這項產品以來已經經過了相當長的時間。在2011年東京電玩展上,還沒完成到製品階段的ATROX就有在現場Razer攤位展出。

打開Razer一貫黑色為主的外盒,將裡面的瓦楞紙盒抽出來,紙盒側面標上了Razer的宗旨「For Gamers By Gamers」。

再打開裡面的瓦楞紙盒,盒中的內裝物非常簡潔單純,除了說明書、保證卡、慣例的Razer貼紙之外…就只有防撞泡綿與搖桿本體,沒了!沒有線材、沒有零落的配件,都沒有!

先把整個ATROX從盒中拿出來看看本體,底座主體的厚度大約是7公分。表面除了方向搖桿、按鈕與功能鍵之外,是Razer主題的面板圖案。這個面板圖案是可以自主客製的!

除了上面外,右邊的側面也有兩個按鈕,預設配置是XBox360手把Start與Back的位置。

背面除了正中間的線材接孔之外什麼都沒有,非常簡潔。

ATROX設計上是針對XBox360使用所推出的,按鈕配置也是對應XBox360搖桿的配置,分別為A、B、X、Y、LB、LT、RB與RT。不過和標準XBox360手把最大的差別,在我們看不到兩個類比和一個方向鍵,只有左方的搖桿。

看到左上的功能鍵面板,這裡有右方的XBox360鍵、中間八個乍看不知道功能的按鈕,以及左方的兩個開關。開關部份,左邊上面一個可以三階段調整的,是搖桿的對應切換。切到左側時就是左類比、切到右側就是右類比,在中間時則對應方向鍵。

中間的八個按鈕功能則是「按鈕連發」的開關,直接對應著正面的八個按鍵。只要按下這八個開關一下,開關鈕會即時亮起,對應位置的那個按鈕按住時就會變成4倍速連發。連按兩下時則是8倍速連發,開關鈕會持續閃爍亮燈。在連發中再按一次則會取消連發狀態,按住按鈕會回到長按狀態而不是自動連發。

剩下的最後一個左下的開關則是連發功能與側面Back、Start鈕的鎖定,當切到鎖定狀態時,連發設定就會不能更改,Back與Start鈕也會失效,直到解開鎖定。
看到這裡,應該有人開始好奇了…明明有看到線材孔,卻沒看到線材?該不會要另外買吧?別急,我們來看看ATROX的另一個特色吧!按下主體下緣中間有著Razer LOGO的開關…

咖啦!面板打開了,內臟都看光啦!ATROX的主體設計成可以掀蓋打開的結構,裡面有著兩個內藏的收納空間。當要對面板進行各種客製時,也得從面板的裡側去調整。


看看左邊的收納空間,這不就是我們遍尋不著的線材嗎?沒錯,直接就收在裡面啦!

這條線材的長度約4米,一般在客廳使用來說想拉去哪大概都不成問題了…


另一邊的收納空間則是一只小型的雙頭起子,與替換用的搖桿帽。預設裝置在面板上的是亮面材質的球形帽,替換用的則是霧面表面材質的琵琶型帽。只要是經過街機時代的朋友們,對這兩種搖桿帽應該都不會陌生,喜歡哪一種就自己替換吧。


想替換搖桿帽直接轉搖桿頭是沒用的,只從正面不管怎麼轉都不會掉下來。打開內部面板,看看搖桿下方吧,有沒有看到一字螺絲?

先在內側用起子的一字側固定住…

再轉動搖桿帽,就能取下來了。

同樣的要裝上去時也是用起子的一字端先固定,再轉上搖桿帽。

而另一頭的十字起子,則是在更換面板圖案時使用,只要把內側六個十字螺絲卸下,就能取下表面的塑膠版,更換裡面的面板圖樣。

從官網就能下載到這個頂部面板的尺寸空白稿,共有PSD、PDF與AI三種圖檔格式,讓使用者更方便去將心目中想要的圖案客製上ATROX。


看完內部,把面板蓋起來,這時才注意到在開關旁有一個小小的音訊孔。這個2.5mm的耳麥孔,和XBox360手把上的一樣,是用來連接XBox360專用耳機麥克風的。

整體看過一遍之後,最後ATROX還有著一個極度重要卻很不顯眼的設計,那就是「防滑」!用大搖打電動,尤其是格鬥遊戲時,一到熱戰階段肯定都是相當激動的。如果打著打著整組搖桿還亂跑…結果大概就是氣到拿起來摔了吧。

為了避免這樣的狀況(被摔?

當然,最後也要上手進行一下實測,不過這組搖桿體積實在不小,放上桌整個就超級佔空間,而且因為很厚讓高度向上,我還得把椅子也調到極限高度才比較方便使用。


從測試畫面上可以看到…我最早拿ATROX來玩的遊戲是…《DNF》。

這麼做不是因為《DNF》很適合用大搖玩,而是單純我想這麼作很久了

《DNF》是一款街機動作遊戲操作的「RPG」,每個角色都有眾多的技能,需要很多快捷按鍵。雖然多數技能可以用「尻」的轉指令出招…但是一來那太累、太吃技術,二來也有很多技能是沒有對應指令的。不過在單純使用普通攻擊戰鬥時是很有那個Feel,移動搖桿的部份判定很靈敏,連推兩次進跑步的狀況非常容易輸入,不會卡搖桿。虧我還想著如果適合的話,剛好拿來玩新出的男魔法師…


所以說雖然我的格鬥遊戲造詣不強…還是用正統的格鬥遊戲來測試一下吧!

目前為止的使用心得,在方向搖桿部份的靈敏與回饋都相當不錯,連推的判定很精準,轉招式也很少有明明覺得自己轉到卻沒出來的狀況。按鈕方面,個人是覺得按壓感和回饋稍微都有一點太軟了,比較可惜,或許是個人喜好,在我預期中的大型搖桿按鈕手感和回饋力道應該要再有彈性一點。
此外八個連發開關的部份,在玩講求精準出招的格鬥遊戲時大概是用不太到了,不過玩《DNF》這種動作過關遊戲,或是一些飛行射擊作品…像是《斑鳩》、《怒首領蜂》時想必就會很好用了。


不過如果想拿ATROX來當一般XBox360手把用嘛…光是沒有足夠的類比這件事就夠頭大了,基本不可行。
整體來說,Razer這只搖桿ATROX的產品質感有著Razer一貫的水準,面板和搖桿帽等客製原素也有一定吸引力。內置收藏空間的部份,就官方打出的宣傳詞…是讓電玩高手們能夠更方便的攜帶自己順手、客製過的ATROX到處走。不過且不說會想帶著這麼重的大搖到處跑的人有多少,如果真的有攜帶性的需求,把配件都收納在裡面這點確實是相當有幫助啦…

個人覺得比較可惜的一點,在於ATROX還是太中規中矩的為格鬥遊戲而生了,原本知道Razer要推出大搖時,Randal其實還滿心期待它是不是會搭載許多熱鍵讓我們對應功能或設定巨集。這樣我才能拿來打《DNF》這樣的遊戲啊(你是有多在意能不能打《DNF》啦!

在訪談時Min提到,對Razer來說製作ATROX來販賣,在成本與收益上是很難回收的,這或許也包含ATROX是Razer的一條獨立產線的緣故,成本無法分散。因此比起大型搖桿的大宗品牌如HORI的產品,ATROX的單價高上不少。這樣一只為格鬥而生、為夢而生的產品,是不是值得入手,就留給大家自行衡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