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就是些許的SteelSeries...
難道沒有人用 Roccat 的滑鼠嗎? 連CM Storm的鍵盤也沒有?
小的身邊沒有滑鼠的盒子 不然我就假開箱個 Roccat Kone XTD
這隻滑鼠真的是我目前用過最舒服的電競鼠 唯一要適應的只有他的 Easy Shift 按鍵
我目前身邊有 Razer 的 奧羅波若蛇 無線有線雙模式滑鼠
也使用過Tt esports Level 10 M (借人用了)
當然也用過 Steelseries Sensei, Steelseries Kana
更早還有過Logitech G9, Microsoft X8
但是這些滑鼠真的都沒有 Roccat Kone XTD 還得好用
我稍微講一下這些滑鼠的優缺點好了
Razer 奧羅波若蛇: 很帥 很酷 很貴, 可以裝翅膀 可以升降高度, 調整長短
但是他無線模式 總是很有問題反應卡卡的慢慢的 拿去裝在公司的舊電腦 會亂跳 游標會卡住
握的感覺雖然說可以調整長度高度 但是怎麼握都還是不順 需要時間適應 因為他本身還是太扁了 設定軟體用雲端的方式固然很帥氣 設定也不複雜 但是如果剛好雲端那邊維修或者是剛好沒網路的話.....
目前打算還是讓他回到他透明的盒子 漂漂亮亮的躺在那裏吧 適合有收藏滑鼠癖好的重度電竟收藏家
Tt esport level 10 M: 本人入手的是白色的, 原本想要等紅色, 但是真的等太久, 只好勉強買個白色來過癮。 畢竟是BMW 設計的, 整隻滑鼠有著不同於一般滑鼠的氣質。但是漂亮的代價就是他太重了, 按鈕設計的位置 非常容易誤觸, 握滑鼠的方式必須用拇指和小指夾住側邊 沒有被按鈕擋到的空隙, 滑鼠按鍵太軟, 沒有按下去的fu. 這隻滑鼠唯一的優點就是他的美感, 他燈的顏色變化也很漂亮. 設定軟體感覺不是那麼的人性化, 一開始使用不知道按那裡可以設定什麼. 這隻滑鼠拿來收藏很好 但是拿來打電動 你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適應. 適合手指有力 手掌夠大, 有強大適應能力的中重度電競玩家
Steelseries Sensei: 在使用Roccat Kone XTD 之前最滿意的滑鼠, 我使用的是銀色的經典版本, 輕 穩 準 是我給這隻滑鼠的評價. 但是輕的後果就是他的塑膠感有點重. Sensei 的內部有個很強大的處理器, 可以設定的東西多到數不完, 直線移動補正, 快速移動 慢速瞄準, 最高可以到10000多的CPI (SS 講的是CPI), 左右手都適用, 左邊和右邊各有多兩顆自訂義鍵, 但是由於是左右兩邊對稱的設計 事實上他還是滿有機會誤觸的. 滑鼠內可以直接調整各種設定 不一定要使用設定軟體, 設定軟體有些複雜, 設定時要多嘗試適合自己的設定. 這隻滑鼠目前有各種戰對配色 也有 RAW 的簡化版本, 而且目前的價錢比之前便宜許多, 喜歡輕型的對稱滑鼠可以嘗試這隻, 適合中度至重度玩家
Steelseries Kana: 買來純粹只是他的配色, 黑橘, DPI 可以設定兩組 最高到1600 稍嫌不足, 設定方面非常陽春, 當然價位也便宜許多, 適合不想花太多錢又想用電競滑鼠的中度電玩使用者
Logitech G9: G9x 的前身 跟G9x 的差別只有在DPi, 可以放砝碼, 可以換殼調整大小, 非常經典的電競滑鼠, 羅技的品質相當不錯, 用了很久都沒有壞掉 只有少許的表面脫漆, 把他換掉純粹只是買了 Sensei, 目前他還好好的活在我朋友家. 由於G9 停產了 G9x 的價錢還是頗貴, 適合對羅技有好感的高級玩家
微軟 X8: 已停產, 應該是買不到了 也不建議大家買, 藍色光學 無線有線雙模組電競滑鼠, 有點大顆, 充電是用滑鼠前端可以磁鐵, 使用起來並不會很難用 也不會特別好用, 重點是他的巨集設定按鍵明明就不會觸碰到 但是卻常常秀斗 搞得滑鼠左鍵 常常會被定義成莫名其妙的按鍵, 非常的無言. 這隻滑鼠我買來只是看到他的雙模組 還有藍光光學, 但是那個奇怪的BUG 讓我最後對他徹底失望.
Roccat Kone XTD: 目前使用的滑鼠, 握感很舒服但是只能用右手使用. Easy Shift 按鍵 讓你可以輕易地把所有滑鼠上麼按鍵變成另外一組按鍵, 最高到8200dpi 的sensor 用起來非常順手, 可以偵測設定不同桌面/滑鼠墊表面 (奧羅波若蛇 也可以), 可以裝砝碼增加穩定度, 兩條LED 條燈可以設定四種顏色以及各種不同的表現方式. 在easy shift 功能使用上 會用語音提示你的設定 譬如說 你把DPI 從800調成 1600 他會講 one thousand six hundred dpi 來提醒你 你已經更換設定, 同樣如果你用easy shift 加滾輪轉動 預設動作是調整音量 他也會語音提示你 讓你馬上知道你聲音設定多大聲. 雖然不能直接用滑鼠調整設定, 但是設定程式比較清楚也容易使用. 這隻滑鼠適合中度至重度玩家使用, 當然價錢不便宜, 但是非常非常好用也非常方便.
最近這幾年 電競周邊真的推出很多產品 也進步很多, 很多台灣廠商也紛紛投入這一塊 (Thermaltake, GigaByte....) 其實這對我們是有利的, 我們會有更多的選擇 更多的產品使用, 最後還是希望這篇文章能夠讓大家對電競滑鼠有更多的了解.
PS. 以上都是本人的使用經驗, 當然每個人對每一隻滑鼠的使用和觀感會有不同, 如果有說得不得體的 進請見諒!
Roccat Kone XTD VS. Razer Ouroboro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