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觀&本體
我們先從外觀開始看起,它承襲了初款 Naga 的包裝,改變了一點盒身正面的設計配色圖,並標上了本次的熔岩版「Molten」字樣,在視覺上來看的話,列在滑鼠展售架上,搶眼程度不在話下。

翻過背面來看,產品名稱與規格都被詳細列在背面,上頭有印了一些滑鼠本體的一些特色說明,不難發現 Razer 以一貫的配色及盒身包裝設計的一致性。

這次不放過任何宣傳自家產品的機會,旁邊列出了即將販售的新 MMO 遊戲用鍵盤的訊息,上頭印著「Get imba」,imba 為 imbalance 的縮寫,意指「不平衡」,台灣大多唸成「音霸」。這是說用了就會變得很 imba,變成魔人。(喵的我用了還是一樣手殘,我看是我個人問題
)
另一側則是印著這隻伽梵蛇熔岩版的特色,包括必須要進遊戲深度設定的一些強大功能。在 WOW 之中,還有特別為這隻鼠設計的 UI 插件讓使用者自行安裝,可以達到取代一些繁雜的操控功能,不過最早我知道它會與 WOW 中的一款名為 Bartender 有衝突,兩者必須要分開使用。

盒頂開口處有相當扎實的包裝設計,不容易鬆開破損,而且還有提供給店家展示用的掛孔設計。

下方底部標上了可相容使用的作業系統及安裝環境求,同樣的也標上了許多包裝盒與產品本體的一些環保認證。

近距離來一張較近的照片,看到盒身的展示圖就令人血脈賁張!


Naga Molten!N 的字樣還特別設計成蛇的樣子,Naga 在 WoW 中是一種名為納迦的半魚半人生物,又像我們常見的海妖怪獸。

掀開盒子正面,魔鬼氈黏住的設計,讓我想起了十年前《星海爭霸》一代的原版包裝,掀開的時候所帶來的那種「哇塞!」感覺,十分精緻啊!雖然當時星海是沒有魔鬼氈的設計,但已經非常相似了。仔細一看,這上頭所介紹的是伽梵蛇熔岩版的鼠側複合鍵設計對應,可以透過滑鼠本體背後的開關切換,切成數字鍵模式或者是 Num 九宮格對應模式。

接著就是被封印的滑鼠啦!看不出來有什麼特別的對吧?我們繼續看下去~

好熟悉的包裝膠帶封條設計,雖然我每次撕開都會卡卡的不能順利從裁切線撕開,但總比圓型膠帶封貼會撕破盒子包裝來得好多了。

打開後別有洞天,還要另外將整個包裝盒抽出來。

滑鼠本體與附的使用安裝說明小冊。

沒亮起來的伽梵蛇熔岩版,上頭可看到一些雷射蝕刻的紅色紋路,握起來的手感反而比 Naga 初款來得舒服耶!

換個角度來看看,有發現上面蝕殼得相當精緻嗎?

鍍金的 USB 2.0 接頭,同樣也採用了防拉扯編織線處理,整隻鼠的質感真的還滿不錯的。

從前方看,滑鼠的左右鍵的部份就沒有蝕刻,滾輪也採用與 Naga 相同的滾輪,嚴格來說這是 Naga 換了外皮的版本
。
標上了 1~12 數字的多鍵複合鍵,在 1~6 的部份非常好按壓,若是 7~12 的部份就非常不好按了,姆指會容易不好彎曲按壓。

鼠屁屁的部份可以清楚見到雷射蝕刻的熔岩裂痕,即使未通電也是仍然可以見到暗紅色的紋路。

鼠身右側採用光滑的鏡面材質處理,相當具有質感。

前側部份我們來一張看看吧!

翻過來可以看到一個雷射感應頭以及一個負責切換鼠身左側的按鈕模式開關,這隻採用了很大的 U 型鼠貼幫助滑鼠滑動更順暢。

重點來囉,我們過去很習慣的姆指控制上下頁快捷鍵,在 Naga 上被改到食指左前側處,按壓必須要曲起你的食指用力向前斜下方按下,也是從一般傳統滑鼠跳到 Naga 需要花多點時間習慣的地方。

前方的斜裁切設計,滑鼠前方左鍵與右鍵中的滾輪包括了中鍵下壓的功能。

接著就是來欣賞一下它的一些不同角度照片吧!


這本小冊子就是伽梵蛇熔岩版的說明書,它的包裝總是讓人很期待的打開,然後就…


裡面有說明手冊、使用說明、產品型錄、貼紙等等…

說明手冊
,造型一百分啦!
內頭寫了很詳細的操作安裝說明。

Get imba!我用它去打了十場《星海爭霸II》結果被慘電九場半啊~~(廢話,這是給 MMO 的不是給 RTS 的
)
DeathAdder 的產品也列在裡面。

這配件可有趣了,這是 Razer Naga Grid Trainer,很特別的訓練用輔助配件,可幫助使用者快速熟悉鼠身左側的按鈕配置。

它是附了兩張貼紙,是有凹凸顆粒的不同款式(好像在寫保險套介紹…),讓使用者自行針對要使用的快速熟悉按鈕進行直覺訓練,更快速的按到自己要按的按鈕,很類似鍵盤上的 F 與 J 鍵上的定位鍵設計。

◎ PK!Naga 初代 V.S Naga Molten
講了一大堆,我說我用過 Naga 初代,卻直接略過初代的開箱介紹,想必網友肯定對初代與伽梵蛇熔岩版的差異感到好奇對吧?沒關係!這次小編同場加映了想者的外觀比較單元來跟大家介紹一下,看看它們兩者間有著怎樣的差異吧!
一開場就火力全開,兩隻 Nage 我用了筆電接電啟動後,拍下了這張照片,讓大家看到它們在發光時的表現方式是怎樣。很酷對吧?左邊的伽梵蛇熔岩版的紅光實在太殺了,右邊的 Naga 初代整個被比了下去啊!

沒發光時的樣子,滾輪處的燈還是亮著,燈光會像呼吸那樣一亮一暗。

呼吸的頻率約是五秒吐息,從最暗到最亮共有五個細微變化。

Naga 初代也是採用一樣的設計,只是沒有這麼顯眼。

右側看不到額外的亮紅色燈設計,在 Razer 的產品中,曾有一款是會有邊框輪廓亮邊線的設計,不過我忘了那隻叫什麼名字了
。
左側的按鈕處也是亮紅色的,不過與鼠身本體的呼吸處不同之處在於它是恆亮的。

從前面看看就是長這樣。

後面看就是長這樣,放在電腦桌上不使用時,路過的同事都會被吸引注意。

蛤?你說你看不清楚啊?你可以再靠近一點看
。
接著我們來看看初代的鼠身設計亮處近拍。

伽梵蛇熔岩版的鼠身設計亮處近拍,仔細看,它並不是紅色裂痕,而是裂痕中間有個紅色的 Razer LOGO。

換初代的鼠身左側來看看,亮的是一種帶有一點淺藍色的藍,比伽梵蛇熔岩版低調不少。

連滾輪下面的切割線都設計的一模一樣,不過不喜歡紅色的人,想必也會喜歡這隻 Naga 初代版的。

非常具有科技感的冷光設計,換個顏色就可以變成不同的版本。

從前面的設計來看,Naga 初代的設計如下圖,這時候我使用時就有感覺到左鍵的上下頁翻頁鍵讓我不太習慣的問題。

到了伽梵蛇熔岩版之後,為了維持一樣的按鍵配置,這還是被原汁原味的傳承到了這上面。

兩隻擺正一起看吧!有發現伽梵蛇熔岩版最大的差異就是鼠身的雷射蝕刻吧?

側面的設計也是一樣的。

我個人是滿喜歡伽梵蛇熔岩版的設計配色,因為實在很搶眼、特別啊!。

真是晚輩幹掉前輩啊!

最後就用這張來做個 End 吧!

另外我錄了一段兩者一起啟動發光變暗的過程影片,請笑納~
按這裡檢視外部影片 (按這裡在新視窗中開啟影片)◎ 軟體介面
伽梵蛇熔岩版若是不安裝驅動程式的話,充其量只是一隻長得很酷的滑鼠罷了。因此我們會開始打開包裝盒開始找驅動程式…(別找了,沒有啦
)你必須要到 Razer 的官網下載驅動程式,下載 Razer Naga 或 Naga Epic 都可以喔!進入的位置為:Razer 官網首頁 → http://tw.razerzone.com/
支援服務與驅動程式 → 驅動程式、手冊 → Razer Mice → Razer Nage / Epic
這邊共有三個檔案要抓,第一個是 Razer Naga Firmware Updater v1.02;第二個是 Razer Naga Epic World of Warcraft Addon v1.3.2(有玩 WoW 再抓);第三個則是最重要的 Razer Naga Epic Driver v3.00 驅動程式。

‧驅動程式
第一件事就是要先裝驅動啦!安裝程序並不繁雜,簡單一路 Next 到底都是可以的喔!所以就照著小編拍的圖一路走下去吧!

這邊你可以選擇你要完整安裝還是自訂安裝,這邊你若選自訂安裝的話,其實也沒有其他的選擇可以選
,除非你要特別改安裝路徑啦~所以直接選完整安裝直接快速安裝吧!
安裝過程大概要一分鐘左右就可以完成。


驅動程式安裝完畢後,通常會要求使用者重啟電腦,其實小編都沒在重啟的,直接打開就可以使用了。打開它進到 Assign buttons 這頁,你會先看到按鈕配置的主選單,雖然不是採用伽梵蛇熔岩版的紅色作為選單配色,但還是可以湊合著用的;Top View 這邊主要讓你變更上方所有的按鈕配置,寬容度大到連滑鼠左右鍵都可以改成不一樣的功能,連滾輪也是可以改變上下滾動的設定。

在 Top View 的旁邊 Thumb Grid View 則是可以直接切換成鼠側的多功能按鍵配置頁,換句話說你可以很變態的設下多達 12 顆巨集,也可以各別指定成喜歡的按鈕,像小編我就把 1 與 2 換成了翻上頁的功能。不過要注意的是,右邊的 123 與 NUM 分頁各針對不同的設定,若你只改了其中一頁而在另一頁沒改的話,沒切換到欲使用的指定模式的話,按鈕功能會無法發揮的。

接著我們進到 Tweak Performance 調效效能這邊,你可以看到針對滑鼠本身的 DPI 靈敏度感應值的分段設定,包括可針對不同的指定設定檔擁有不同的 DPI 變更。

Manage Profiles 則是讓你管理不同的使用設定檔的地方,這可以說是 Razer 的遊戲鼠、鍵盤必有的功能之一。你可以自行匯入、匯出以及新增刪除這些設定檔,通常是在多使用者或者不同環境變更時才會比較會去更動這些。舉例來說,某些時候玩 FPS 需要高 DPI,玩 MMORPG 則不用過高的 DPI,亦或不同的熱鍵配置,這時候就可以派上用場囉。

接著我們看到 Manage Macros 管理巨集這邊,這是讓使用者自行編輯、錄製巨集的介面,非常的強大,比起要特別去設定按鍵精靈來得簡單直覺許多,也可以讓使用者自行編輯出相當強大的多功能複合鍵。

舉例來說,我在魔獸世界中的防戰在改姿態時必須要按 Alt + 2(預設是 Ctrl + 2),但因為按這些按鈕有人會因為手不夠大或者不夠靈活的緣故顯得有些綁手綁腳,我錄了一組按下 Alt 跟 2 的功能,並指定成鼠身左側按鈕 4 為啟動這巨集。

這樣改就可以輕鬆的將鼠側的按鈕給設成很複雜的功能,我還滿喜歡的。

最後則是 Lighting and Power 的設定,這邊只有兩種開關,一個是紅色的主 LOGO 是否要發光(Razer LOGO),另一個 Scroll Wheel and Thumb Grid 則是鼠側及滾輪始否要發紅光。

‧韌體更新 Firmware Update
我看到這感覺很好奇,究竟是怎樣的更新必須要額外釋出一個更新滑鼠的韌體程式?仔細一看,這是啟動 DPI 與光線設定管理可相容至其他作業系統的修正,應該是針對不同的作業系統版本所釋出的滑鼠韌體更新檔,一般若沒有出現狀況的滑鼠,不必更新也沒關係的。

不過安全起見,還是仔細將其測試一下,看看是否有著一些差異。

安裝的過程大概耗時三分鐘左右,我用的是 Windows 7 64 位元版。

安裝到一半時會跳出問你要不要讓 Razer 這程式授權可更新硬體的提示。別忘記要同意授權喔!不然就無法更新了。

執行 Firmware Updater 之後,就會看到你必須先連接滑鼠後再按下「下一步」就可以順利偵測並安裝新的韌體更新。

◎ 遊戲實測
伽梵蛇熔岩版針對魔獸世界的相容搭配,是這系列滑鼠最大特色之一。從 Naga 初代到現在的新特別版,還是有著一樣的特色,使用者必須到官網下載這個專屬給魔獸的插件 UI,然後再將它裝進魔獸的插件資料夾下,遊戲自然就會抓到這個插件。重點是,我以為它是英文的,沒想到這是有中文的!

下載官網所提供的魔獸專用插件檔後,解開後可以看到這些資料夾,這是 UI 的資料夾,必須要放到指定的地方才能順利啟用。

通常我們魔獸 UI 插件所放的資料夾應該是 Interface/Addons 下面,丟到這邊下面就可以了。

登入遊戲後,左下的「插件」點開之後,你會看到系統已經載入了這些插件,目前官網提供的版本為 4.0.3 版。

再進入遊戲後你會嚇到,因為你的整個預設介面全跑掉了。這邊也就是為什麼我一開始說它會與一套相當知名的快捷鍵介面管理 Bartender 起衝突的原因。

如果你真的懶得把鼠翻過來改設定,也可以從遊戲內建的改變模式進行變更喔!

打開插件設定的地方,你可以看到這邊有許多較細部的設定,主要是管理遊戲的一些巨集按鈕配置。

當然,獨立專屬給遊戲的設定檔也是可以自行管理的。

整個過程你都可以用鼠側的按鍵進行技能施展攻擊,但真的要用這樣按,真的有點太累了點,建議還是像小編一樣改成複雜的巨集配置功能喔!

例如我在前面預先錄好的換成防禦姿態的 Alt + 2 綁在 4 號鍵,我輕鬆一按它就快速切成防禦姿態了,實在很簡單啊!

為了跟遊戲作更緊密的結合,更何況這是專為《魔獸世界:浩劫與重生》所推出的新款 MMO 遊戲滑鼠,我特地再深入遊戲進行一些較常用到的巨集設定,並套用成遊戲中可用的一些快捷綁在鼠身左側按鍵上。
首先我在遊戲中的標上怪物為骷髏標記為「alt + “」,我用 Naga 的驅動程式進去寫了一組名為骷髏的按法,錄製完成後就可以像下圖這樣。

星星的寫法我是綁在「alt + i」上面。所以你們也可以看到我針對的按法不同,這全可以依使用者你慣用的熱鍵去特別模擬按一次錄製。

圈圈,我綁在「alt + O」上面。

月亮我綁在「alt + k」上面。

菱形則是綁在「alt + p」上面,後面有一些重覆的類似圖,像三角與方塊,我就不再多做解說了。

記得要到按鈕設定這邊將你剛寫好的巨集綁進你的鼠身側面按鈕內。

搞定了之後,若你有正確指定你的鼠身左側按鈕,正常來說就不會影響到你的基本快捷鍵 1 2 3 4 5 6 7 8 9…,進到遊戲中我則是針對了 Naga 的 UI 進行了一些介面更換;Naga 的 UI 介面不太方面的地方在於快捷鍵按鈕格只有兩種變化,無法變成傳統長條型或自由更改,必須要試著習慣或擺放在不會擋太多的畫面處。

所以我擺完後,我將用不到的按 shift + 右鍵將它們都隱藏起來,乾淨非常多!

若拿去副本作戰時,身為坦克職業的小編,最常用到的就是一些標記怪物記號的功能,剛剛標的八種符號都全可以一指完成,實在很輕鬆啊!

然而我也將遊戲進行的過程拍了一段影片,內容包括了:
00:00 – 00:20 用鼠身左側切換標記的示範
00:21 – 00:52 副本戰鬥的多鍵複合按法,包括了標記以及戰鬥技能施放
00:53 – 01:08 空中切換姿態衝鋒怪物並切回狂暴姿態進行攻擊展示
01:09 – 01:26 一鍵呼叫飛行座騎,並進行飛行的測試~
01:27 – 01:48 最後請看一下死亡之翼的樣貌。這支NAGA跟死亡之翼還有地面崩裂的色調是不是很類似呢?
按這裡檢視外部影片 (按這裡在新視窗中開啟影片)我依稀記得當時 Naga 初代推出的時候剛改版成巫妖王之怒不久,現在改版為浩劫與重生之後,搭配這樣的鼠進行遊戲特別有感覺,就好比玩電腦賽車遊戲配上了遊戲方向盤那般的順手。

在遊戲進行過程中,若可以善用它鼠身左側的按鈕進行多樣化的變化搭配,會玩起來很過癮,包括我最喜歡將一顆拍圖鍵設在 3 上面,這樣我拍圖不必停下手就可以一邊跑步一邊轉畫面並抓出很棒的畫面視角拍下漂亮的截圖。

尤其是這種戰鬥中時要抓圖其實很手忙腳亂的,若你玩的又是像小編這樣的很吃重手技巧指令的職業,那這隻鼠可以幫助你減少滿多的負擔。

賽駱駝啊!這種任務過程只有一次,就算沒有開介面我也可以輕鬆的靠著多顆巨集鍵去做一些很有趣的事。下圖我記得我是將道具給設快捷綁進巨集,這樣我就不用一直打開包包使用任務道具抓駱駝了。

不單是魔獸,只要是電腦遊戲你認為傳統滑鼠按鈕很少很不夠用,就算很多顆也不能綁巨集功能的話,Naga 絕對可以滿足你的需求啊!

不管是 Naga 初代還是伽梵蛇熔岩版,這功能都是可以使用在魔獸世界上面的。讓我覺得很意外的是,我以為 Razer 所釋出的魔獸插件可能還停在最早推出的版本之中,沒想到竟然也更新到了目前的最新版本,而且還有中文介面可以使用,十分具有親和力啊!希望以後有這種 For Game 的特殊設定程式,能持續不斷提供更新,而且種類選擇也能越來越多樣化喔!
◎ 心得優缺
從用 Naga 的時間到用伽梵蛇熔岩版的時間加一加來看,少說也有半年以上的時間之久。說這隻伽梵蛇熔岩版鼠是換了外皮的 Naga 初代不為過,外觀變得相當具有特色,而且在軟體的成熟度也是相當高的。當然這隻鼠也有一些小編我個人操作使用的一些看法,例如我始終不懂,東方人手比西方人來得小,正常來說應該更適合這隻鼠去按壓左側的數字功能鍵,但從 7 號到 12 號鍵這區塊,仍顯得相當不好按,從初代到現在一直都是這樣,設計上還可以再調整。

另外原本 Razer 不會在滑鼠上面很跳脫設計的按鈕配置,在 Naga 系列中將常用的翻上下頁鍵給改至了左鍵左前方,並大幅縮小的按鈕的尺寸。論外觀造型設計無可挑剔,但實際要改用這隻鼠瀏覽網頁時,我會不太習慣這樣的按鈕配置,常會不自覺的用大姆指去按錯鈕要翻頁
,需要時間去適應。這真是一隻很有個性的滑鼠啊…操控方面,按鈕配置其實就是我上面所說的這樣,使用半年多還沒出現過連點的毛病問題。在滑動加速 DPI 方面,它擁有極高速的加速靈敏反應,在高速移動滑鼠並精準定位點擊方面有著優越的表現,不過在 DPI 的環境下,作用於一些需要細部微調修圖刷筆刷、刷遮色片等一些動作時,會有一些些的反應過度,應該與使用的鼠墊有關,建議搭配 Razer 自家推出的鼠墊使用才會更為精準。
最後,這隻非常適合用來玩一些線上遊戲與射擊遊戲,若用來工作看網頁,可能你還要花一些時間來適應它喔!以上分享希望各位會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