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經典的紅色旋貂開始 ,陸續也用過羅技幾隻無線滑鼠 ,可惜偏重不習慣
我是偏抓的方式使用 ,手軸下方固定後 ,會利用大拇指與無名指作滑鼠的控制
有些人則是習慣整隻手趴在上面
用到mx510之後 ,陸續用了一堆一直找不到替代品,
mx518推出後 ,買了用沒幾天就賣了
原因是滑鼠側邊的材質用久會黏黏的很噁心 ,mx510我就把它整個刷掉了(目前還活著喔)
後續的也用了mx-r(重!) razer系列的金環蛇(沒甚麼好挑剔 也沒甚麼舒適感)da(目前最順手的) 等等

公司這邊就停在da上~ 無可挑剔的舒適感 ,價格上也跟g500接近
一般使用3ds max時也可以很方便的使用中間鍵(移動view的位置與旋轉3d)
看了 半瓶醋大大的m500開箱後
深怕同一時代推出的g500中間鍵難用
看來是多慮了~

就開箱吧~很一般的包裝

玩家級雷射~沒強調dpi 看來是有巨集功能 與內建記憶體的

介紹的很詳細

拆開後 就這些東西 入手價蠻優的

之前的g5很像 燒焦的銅片 這次變成很仿舊質感的燒焦g500
好處是用髒也不用怕!

側邊的材質換成跟g9x一樣的噴砂質感拉~太棒了
短時間應該不用煩惱會黏黏的

手感真的非常好~強烈建議是是看(不太好拍)

也換成編織的線材 good!

看久還蠻耐看的!

中間的滾輪 也變的更好滾了~後面那顆小按鈕 可以切換模式 讚!!

以下幾張特寫!




g500的砝碼盒!!

砝碼置入盒 從原本的g5 8顆~變成了6顆!

砝碼也變少了~ 但是蠻精緻的~感覺好像子彈要上膛!

背面的鼠貼看起來沒有大改~仔細看鼠貼旁邊有凹槽 似乎之後可以換喔!!

子彈要上膛了`~我習慣輕一點~ 就拿3顆吧!

小巧精緻!

全部放很重!

這樣卡進去~就上膛完畢!!


正式上公運作了!!

三支來比較 da g500 mx-r(可惜那隻mx510放家裡)

比較一下中間鍵~ 看來mx-r的中間鍵比較有質感說

果真看起來質感好多了~閃亮亮 不是錯覺!
但是g500的滑順很多!試試看就知道

mx-r的角度~潛最下去~ da按鈕高度比較高 當然握起來的姿勢都不太一致~
都很符合人體工學~只是工作用時 效率好不好的問題!

大小其實差不多~da比較長 中間高度差不多

可惜燈只有紅色~滑鼠左鍵的地方有 +-控制dpi 還蠻順手的

傳統疊疊樂

側邊的功能鍵~比想像中好按!

目前還不知道留哪一支工作用~da好不容易順手了
(da中間鍵按壓動作時還是比g500好用! g500會不小心滑到)

可以很方便的設計很多參數~對了驅動程式記得跑國際官方抓喔!

圖示化的按鈕設定

這一代號稱Gaming Mouse G500 果真專業多了 跟g9系列一樣了!


指定應用程式~的設定喔
這樣可以在不同的遊戲或是程式裡頭有不一樣的專屬設定值!
不需要跳出來又重新設定!

可以設定自動切換 或利用應用程式設定值去抓!

大家期待的巨集功能也在g500出現了!
心得:
從mx500開始 mx510 mx518(有4代喔) g5(2代) g500
已經是很經典的一系列了!
之前令人詬病的滑鼠側邊材質也換掉了!
目前長時間使用粗面的質感可以防汗外整體真的很順手!
若真的得挑剔 ,小拇指的部分舒適度da的確比g500舒適很多。
滑鼠中間鍵!請大家務必試試看 ,變得很好滑喔。
(以上感謝F31fd盡力的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