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實就是這樣啦
之前去參加幾個線下賽了不起就是賺個五六千回來
根本沒辦法當正職
在考慮跳槽到別遊戲了
之前大概是因為在鑽一吧,華義找上當G.O.D約聘遊戲測試員,
當時想說也沒很紅就推掉了
現在公開邀請所有金牌以上的玩家去測試
獎金少的也有一萬...看來是玩真的
有點後悔阿...
遊戲嚴格來說並不算是體育
真正的體育是需要動到四肢的
每天訓練訓練訓練訓練的
那些體育選手付出的汗水有人看到?
多少奧運選手是留著眼淚練習的?
這麼多的職棒選手看起來很風光
但有沒有人想過他們風光之前的生活?
豬窩一樣的宿舍,地域一般的練習場...
然而就像TPA一樣S2很風光
但S3打得如何? S4還有機會翻盤?
說真的沒把握一時就很難繼續
當初贏了3000萬又怎麼樣?
一個團隊有多少個人要去分這些錢?
假設10個人一個人拿到300萬
浪費了青春去拿了這300萬
說真的就一輩子到老都22K了
不如青春的時候多精進自己一些
真的有實力薪水都100K以上的
到老了之後看不出來打遊戲的哪裡贏了
又不是說遊戲跟課業能同時兼顧
如果真的能同時兼顧那當然最好阿
不是說現在讀書未來就一定有出路
但現在不讀書真的不知道未來有時麼出路
而且遊戲本來就是放鬆心情用的
卻把遊戲當成自己的職業而繃緊神經?
對待遊戲的眼光...還是別太認真好
一輩子活在工程師所寫出的程式當中
只不過是被那些工程師當傻子笑而已
有個正當的工作才開個遊戲實況台吧
像魯蛋這樣確實不是很把遊戲當職業
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在遊戲上面練習
放鬆心情去玩遊戲 和觀眾聊聊天
他的影片就是這麼的能吸引人看
我認為這是比電競選手還要成功的人
至少我不會去看電競賽
但魯蛋的影片我常常在消遣的時候看
在台灣現在的電競,只是在壓榨年輕人
看看現在電競汰換率,從TPA到TESL再到現在
這些隊伍已經換過多少人,甚至有的隊伍已經不見
更不用談到未來隊選手的規劃
(生態比換人如流水的中華職棒更險惡)
而且現在一個月薪水45000就頂天(基本上現再沒有一個台灣職業電競選手月薪有4萬5的)
為了電競有不少人選擇轉校
天天練習荒廢學業
只要耗個2年,這些人也不用想回學校跟同輩競爭了
甚至連以後整個人生都會被打亂
就為了一個台灣剛興起還不成熟的夢
努力讀書出社會找個好工作
然後利用時間開實況或許還賺得更多
(前提是要練會怎嚜嘴,像目前有個嚜都打不上菁英的小子,靠嘴就賺很大,還可以上節目賺通告、幫商品代言)
有很多娛樂、體育性質的"遊戲"都可以當職業。只要能夠玩出名堂就行。例如:賽車、籃球、圍棋...但是這些都有一個共通性,就是"歷久不衰"。經過幾十年,甚至百年,還持續在人類社會上被觀注。而且已經發展成一套商業模式。不只"玩"的人可以當職業,更造就許多廠商與娛樂無數觀眾。
反觀電玩遊戲,其實不是不可能,我只能說很難。難的地方在於如何"歷久不衰"。如果一個遊戲無法讓你玩個幾十年,那麼如何當職業? 今天你把天堂玩出神入化最過等級又如何,現在已經沒什麼人在說天堂了吧...英雄聯盟能不能讓世人持續觀注幾十年,我不敢說。但是好好找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慢慢累積職場實力,能夠養家活口甚至功成名就的機會應該會比全心投入英雄聯盟還要大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