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哪邊看到別人研究代言案例說台灣除了高知名度的選手,相比國外較少靠業外收入(比例上)手遊廠商假如找運動選手擔任代言人不只顧到形象,還能支持運動產業例如林書豪就代言過三國志戰略版戴資穎則是天堂M而且這幾年台灣運動、健身風氣興盛找運動選手應該有搞頭吧?怎麼比例上仍舊不多
其實這樣的搞告效益往往只是杯水車薪好比百事可樂當初砸大錢找麥可代言,結果有把可口可樂打爆嗎?再一說網遊廣告爆紅,瑤瑤的殺很大夠紅了吧?那遊戲就根本不是很有印象.真正要找遊戲代言人你好歹找個經常在線開遊戲直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