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習慣: 不注重外觀, 不要求速度, 要坐墊大, 平坦(載兩小孩), 要置物空間大, 省油(後來才覺得, 加滿跑250公里)
行車記錄器安裝目的: 自保用
行車記錄器要求: 能用就好, 平常不會看行車記錄, 裝後不理
DIY能力要求: 低
已使用8個月, 一切正常才分享給大家. (只有簡略說明方法)
選購行車記錄器必要之功能:
1. 有wifi功能, 連接手機, 用手機APP看或下載錄影內容
2. 有GPS
3. 單價越低越好(我在網路買2190, 附連接線長250公分,長度不太夠接到置物箱內)
因網上已有很多教學文(我也學到很多), 所以不多說明拆解部分.
大部分行車記錄器都裝在坐墊置物箱內(我本來也打算裝在內), 如果常常要塞東西入內, 很大機會壓壞行車記錄器, 而且日後要維修時, 拆下馬桶時,就要特別注意先拆下線路.
先告訴大家行車記錄器的位置, 如果不喜歡, 就直接跳過本文.

行車記錄器放置位置(右側放在龍骨上), 顯示螢幕朝下, 箭頭地方墊泡棉(行車記錄器包裝的泡棉剪來用)
不要包住主機, 需要散熱. 未裝上車試機時有點發燙.

去後鏡頭線

電源線,前鏡頭線,控制線,全部跟原車線路固定在龍骨上,接去前面
簡單說明安裝方式:
1. 取電(拆龍頭)
需要去買一條2P插頭線(含公母頭,要與小燈插頭同大小), 從小燈取電, 電門打開就開始錄影, 不想從鎖頭取電, 因為是4P插, 又要拉開防水套, 太麻煩了. 拔開小燈插頭, 接上自製線, 另一頭接回小燈, 就完成取電. (省略接線說明).
2.走線大概位置(懶得拆車), 看圖, (拆斜板)
紅點: 取電位置
紅線: 電源線
黃線: 前鏡頭線
綠線: 行車記錄器控制線

全部固定在原車線路上

前鏡頭在殼下面, 先留線不要固定,之後要調位置.(大燈有可能擋到左側視野, 要開機測試再固定)
控制器(綠色圈)貼在自己喜歡的地方(除試機外, 沒用過)
(右前側板要拆)

藍色: 後鏡頭線, 先留線不要固定,之後再調位置.(後鏡比較不會擋到, 只要不縮太裡面, 可考慮先朝正後方固定)
(要拆馬桶) 後鏡頭線要從箭頭方向塞入(扶手固定螺絲旁).
3. 試機,把前, 後鏡頭位置固定.
4. 把全部線整理漂亮, 固定在龍骨上, 裝回全部車殼, 馬桶最後再裝回
5. 最後試機, 調鏡頭上,下角度, 鎖緊鏡頭, 完成.
15秒畫面,前進+怠速
官方規格

後記:
-如果你有好的提議, 請分享, 基本上, 我不會想再拆開了, 為了這次拍照拆馬桶(4顆螺絲很方便,工具一直放在車內,順便用油漆刷清一清灰塵)
-當初安裝時, 因為沒有適合的地方拆車, 另外每天都要用車, 所以是分很多次才完成.
-本來也想裝在置物箱內, 前面線已拉好, 才發現線不夠長, 所以才意外發現可裝在龍骨上, 線控器跟前鏡頭因還沒固定, 吊在外面好幾天!
-記得一開始是拆4顆螺絲, 拆下馬桶, 把後鏡頭固定好(開機看位置), 把線從後把手洞穿入後, 把線綁在龍骨上, 就裝回馬桶, 因為要用車呀.
-以上都是在安裝8個月後, 一切使用OK, 才用回想方式分享給大家.
-裝後不理, 只WIFI連接看過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