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後警方調閱路口與路旁工廠的監視器,但完全拍不清楚,因此初判表並無法釐清肇責。調解時,理賠專員說整條路當時只有我和她兩台車在行駛,雖肇因無法分析,但對方受傷是事實,且骨頭裂開造成三個月無法工作也提出相關證明,所以對方若向我提告過失傷害,我不但可能賠更多,易科罰金部分也必須自己付,建議我出險盡早和解。
調解結束後,理賠專員跟我說,他處理太多這種案件了,所以他汽機車前後都有行車記錄器,可惜我的機車沒裝,不然肇責就很清楚,不用莫名被撞還要賠對方錢。經歷此事後,我二話不說一口氣將汽機車通通裝上前後鏡頭行車記錄器。

|
值得一提的是,Polaroid不只使用抗干擾極佳的超粗線徑,近期新機種用的更是可對鎖的防水防跳脫高階寶馬接頭,用料上可說是非常有誠意,詳細規格可參考官網,以下為機器、選單與app操作介紹。
▼外盒與主機
- 外盒
- 記憶卡插槽
- 子母畫面
- 綜合介紹
- 前後1080p
- IP67防護
- app
▼選單頁面
- 選單1
- 選單2
- 選單3
- 選單4
- 選單5
- 選單6
- 選單7
▼選單內重點功能介紹
- 鏡頭設定
- EV值
- 座標記錄
- 格式化提示
- 影像格式
- 輸出格式
- 顯示方式
- 錄影長度
▼app選單,主機設置選單上的主要功能,也可從app進行操作
- app首頁
- app選單1
- app選單2
- 影片觀看/下載
|
▼鏡頭與主機安裝
- 車頭
- 前鏡頭
- 車尾
- 後鏡頭
- 緊急按鈕
- 主機位置
- 置物箱一覽
- 磁鐵固定
|
▼前鏡頭各環境實拍
- 晴天 下午
- 晴天 夜晚
- 小雨 夜晚
- 大雨 下午 (市區)
- 大雨 下午 (高架)
▼後鏡頭各環境實拍
- 晴天 下午
- 晴天 夜晚
- 小雨 夜晚
- 大雨 下午 (市區)
- 大雨 下午 (高架)
|
前言所述之事件後開始做功課(註),因我每天騎不多且晚上鮮少騎車,也無GPS需求,便將預算抓在$6000左右,由於過去獵豹M1的經驗,這次我對機器的穩定性更加重視,也不想裝在安全帽上。研究數日後發現,以往生產拍立得的知名大廠Polaroid也推出前後雙鏡頭行車記錄器,原先只有高階機種MS276WG,但最近也默默的推出一款平價的MS273WG,綜觀規格、配件和價格都完全符合我的需求,便在網購限時特價中購入。
安裝至今已兩個月,由於使用上相當滿意,加上以不到$5000價格購得,顯得CP值超高,也覺得如此優質的機器都無人開箱且行銷太過低調,故在此開箱介紹,提供大家在眾多的機車行車記錄器中多一個選擇可參考。
(註)個人機車行車記錄器選購重點
1.品牌:知名廠牌通常穩定性、調教與更新頻率較佳,且攸關後續保固與維修,避免成為零件孤兒。2.拍攝角度:個人使用過10幾種汽車行車記錄器,覺得140~160度是最佳拍攝角度,太少會有許多死角,太多容易畫面變形、邊緣模糊且距離失真。
3.全玻璃鏡頭:過往使用汽車行車記錄器經驗告訴我一定要選用全玻璃鏡頭,才不會花了錢後用沒多久拍起來整個白內障,尤其機車使用條件又更嚴苛。
4.電力供應:一般電容或鋰電池裝在汽機車高溫曝曬環境中很容易快速衰退,常見症狀就是每次使用時間都會跳掉,更嚴重者甚至爆電容。
5.防水防塵:國際防護等級認證為IP後兩數字第一碼為防塵級別,第二碼為防水等級,許多機車行車記錄器只有防水沒有防塵,尤其前鏡頭會受到雨淋和風吹,一定要防好防滿。
6.碼流版:以秒寫入可隨拍隨存,避免車禍當下造成主機故障,使事故瞬間的畫面因檔案毀損而在事後釐清責任時無法觀看(需使用TS檔,若改成MP4檔則為以分寫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