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於是手養下手了...
DIY照片光源差,傷眼請見諒

準備工具:
三用電表、十字起子、星形板手、六角板手、電火布(或是熱縮套)、銲槍、銲錫
官方說12月陸續寄出,超有效率。12月2號就收到了~
接下來就是自己動手來安裝了

收到後抱持著期待的心情拆開,滿有質感的產品


附件滿多的:鋁鎂合金氣嘴*2、胎外傳感器*2、傳感器墊片*1、防拆墊片*3、橡膠氣嘴帽套*2、六角板手*1、酒精棉片*1、平衡鉛片*4、電池更換工具*1、可調支架*1、說明書*1、保固卡*1、還有很炫的選配色卡!!!

再來就是幫媽媽拆殼,其實滿簡單的手頭有工具的話可以享受DIY的樂趣。

拆下幾顆螺絲

這顆螺絲是特殊的星型螺絲

電瓶出來見人囉,裡面的配線有包含之前安裝的前後獵豹M2行車紀錄器、南極星1688、超音速無線電等產品所以線路有點多

15年後的媽可以直接接點菸器開關正極,負極直接接上電瓶,接完後再用烙鐵固定。個人是這樣裝的使用上都很正常

把小型螢幕的線整理到手把殼下方

線材部分還有保險絲做為第一道保護

完成,接下來就是把拆下來的東西裝回去囉

再來安裝胎外傳感器,至於原本附的鋁鎂合金氣嘴要等下次換胎後順便請車行換上囉

裝完傳感器,記得也要在180度的地方貼上平衡用的2個5G鉛片(其實給車行裝可以順便幫你平衡及安裝鋁鎂氣嘴)

後輪胎壓

前輪胎壓

安裝完成後馬上去加油站打氣啦。隔天馬上帶女王外出,攻略139→148→中寮→集集→日月潭→天冷→新社→大坑→回家,出發前前輪胎壓:32PSI、後輪胎壓:39PSI。天氣晴,前輪胎壓最高至35PSI / 後輪胎壓:45PSI
最後奉上有幸被追焦照一張


總結
1.可以檢視電瓶電壓、胎溫、胎壓。可以騎得更安心。
2.配對的時候其實有點悲劇,後輪讓它慢慢漏氣配對有一段時間才配對成功(配對完胎壓剩下20PSI),前輪就挺快的。
3.在加油站灌風的時候沒有打氣量壓表很難抓灌到多少了。
PS:才疏學淺的DIY安裝開箱,請多多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