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NT wrote:
我查的資料來源如下...(恕刪)
都民國104年了,還引用75年時的資料,我沒有大書特書,只是認為自已發的文自己要負責而已。
合資的問題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原因是,像泰國是法令問題,沒有合資方式是無法進行土地以及相關問題的解套。
台灣初期也是一樣,生產機車不用廠房嗎?不用考慮土地取得的問題嗎?
生產初期不用考慮經銷商、銷售通路的取得的問題嗎?
各個生產事業進入台灣都有這個問題,確實沒有什麼了不起。你可以看一下新的台灣馬自達,絕對是100%僑外資,為什麼?
因為不打算在台灣生產了!!
但是合資這問題卻被人拿來炒作自不自主的問題?
應該關心的是,有沒有拿出消費者想要的東西、價格吧?
百分之百自主的公司的但拿出背離市場的產品,你就會買單是嗎?
所以這個問題絕不會是消費者現在關心的問題,機車使用族關心的問題是面對著步步進逼的進口品牌,用越來越貼近市場及人心的價格給台灣的消費者,問一下我們國內這些也已經幾拾年品牌的國產品牌,提供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