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祥 wrote:
當初是您先以哈哈哈來...(恕刪)
總結:
1.你自己可以看我其他文章來說我經驗不足,我卻不能看你文章說你從美國回來
"我可以接受您笑我技術爛常摔車 我可以接受您說我日子很混常找車友聊天
但您不用在那邊扯什麼中文表達不好或是租車試試看之類的話 是又多有風度?
還是我應該也要叫您教大家 "中文如何正確表達" "租車應該如何租去哪租"?"
那請教我,如何表達去體驗ABS的方式?
"我覺得真的很難跟你溝通orz
我跟你的的思考邏輯以及方向差太多了
你根本沒甚麼實際上的騎乘經驗(包含鎖死打滑的經驗) 及騎乘觀念 很難去討論一件事"
從頭到尾一直說我騎車沒經驗技術差的人不就是你嗎?還說這樣無法與我溝通
我一直試著不去談論這件事情,因為我想從你身上學到你說的煞車技巧
問題是你一直沒有說出個甚麼,原本對於你對車身設計的看法覺得你是個很有見解的人
但我想我錯了,你是一個很有主見的人才是
2.自己說過的話只要分開就不算數,是這樣嗎?難道文章分開就不是你說的?
"如果輪胎都完全不會打滑 那ABS也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為什麼不要讓輪胎鎖死?
因為就是怕鎖死會打滑阿
請搞清楚ABS的作動原理再來說
不然會被人家看笑話"
"輪胎打滑跟ABS本來就無關? 簡直本末倒置..
你這句輪胎打滑跟ABS本來就無關 真的是很好笑0分"
3.你自己說自己騎車經驗豐富,我請您跟大家說一下如何正確煞車,然後你卻說你不是前輩?那請問現在是在演哪一出?
4.你到現在還是不明白,串起來是呼應你的邏輯
ABS煞車不會鎖死打滑=ABS不會打滑
中間的"輪速差>輪胎鎖死>釋放煞車>減少鎖死打滑"
怎麼都不見了?? 頭跟尾不能直接串起來阿
天啊 天啊 天啊 天啊 天啊 天啊 天啊 天啊 天啊 天啊 天啊 天啊 天啊 天啊 天啊 天啊 天啊
哈哈哈哈哈 就此推論 你若不是沒甚麼騎車經驗 不怎麼懂車 就是沒跟出去車友混過 不能理解車友們的想法
只會在電腦前K文章 很多觀念都只是紙上談兵 當你經歷過你就會明白了= 哈哈哈 你經驗不足

既然ABS概念部份我們有共識了,就不去談論了
話題就到這邊...
但對於R3部分我有個疑問,您怎麼會對他有興趣呢?
因為我自己對於他的車身線條不大滿意~
似乎沒有仿賽車該有的那個三角...
可以分享一下您的看法嗎?

545433 wrote:
總結:1.你自己可...(恕刪)
會對r3有興趣 是因為他便宜 馬力及車重也剛好適中
很適合台灣的山路
騎起來輕鬆沒有負擔
就算不小心摔車維修也不至於太貴
42匹馬力 也可以全數釋放出來
我一路從1200cc 騎到600cc 再騎到300c
排氣量越大 對我來說騎山路的壓力也越大
會想買r3 不是因為他車型漂亮
而是因為他便宜又好玩
我玩重機也10年了
已經不會有新手剛接觸公升級跑車那種興奮了
也不會有馬力迷思了
也沒有什麼上紅牌 直上公升級的想法了
這期間我騎過的車種少說也有30款以上
每一款車大概的感覺 我也略知一二
當我騎著阿魯1000或是r1上山時 只要一想到摔車維修 騎車的熱血就冷一半了
還要隨時注意出灣時油門開啟的時間及角度 實在很累 壓力也不小
騎r6時這狀況有改善許多 但還是不能全心全意去呸
自從騎過小忍跟cb400上過北宜後 我很清楚了解到 這樣的車子才是我要的
雖然在美國時有在戶外騎隼到166mph過 覺得很爽
但還是不喜歡騎車有壓力
找到適合自己的車 騎起來輕鬆愉快不怕摔才是最重要的 不是嗎
當我夠有錢或是中了威力彩後
我可能才會覺得騎公升跑車沒壓力吧
雨天更明顯...
人家都測給你看了
YOUTUBE ABS測試
但是怎麼解讀就因人而異了
像是早些年大學聯考錄取率不到5成(甚至更低)
沒把握的人看得是今年錄取率有幾%
有把握的人看得是我懂得知識有多少可發揮
ABS的統計數據有同樣的道理
對不會騎車(不了解車性)的人來說
能降低操控失誤(輪胎鎖死打滑)確實能減少自己造成的交通事故
這在統計學上能降低相當的事故比例是肯定的
但是對於車輛夠熟悉的人來說, ABS的作動代表車輛已經接近極限
可能在道路上的風險已經偏高, 該收斂點.
我向來對通勤用車的ABS都是持正面的看法
自己購買交通用車上也是以有ABS的車款優先
但是對於ABS的極限表現較優這種說法, 無法苟同
賽道用車則完全不考慮ABS
cokecolatw wrote:
統計早已證明ABS...(恕刪)
我的主題歡迎討論LDS,但是我不跟豬打架~一但發言讓我覺得無法溝通/酸的沒內容,一律黑名單伺候.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