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2008 YZF R6 與YZF R125

doomcat wrote:
想請問一下那仿賽要有...(恕刪)


你的X星艦是SUZUKI那台速克達嘛??????

在我的認知裡,速克達跟檔車是兩回事.....(如果有錯請更正...)

不過,這台進來會買的少之又少吧....

就看看他的外型跟B牌的卡鉗吧....

其實只是大家對於仿賽, 和街跑的定義不一致導致的爭論而已. 我個人偏向以原廠騎姿設計來定義啦! 小弟自己是騎CBR150的.
就上面大大所說CBR150騎姿可以改(不過改低把幾乎都要拆整流罩~), 同樣的R125的引擎也可以改(歐洲的CBR125也是SOHC 2V, 很多歐洲人買CBR150的整組套件回去改)~ 所以最後都可以變成仿賽. 只是動到的地方不同罷了.

2行程賽事預計將在2010年退出GP, 相信慢慢4行程將會全面取代 ~ 這也是本田不再開發新的2行程車種的原因.

真是亂七八糟

什麼叫仿賽?

仿賽就是racing replica,就是賽車的仿製品。

要說你的車是仿賽前,先想好它是仿哪一部賽車吧。如果沒有,你的車就算趴得再低也只是sports bike,不是仿賽。
CBR600RR2007 wrote:
你的X星艦是SUZUKI那台速克達嘛?(恕刪)

是的,不過我想討論的事引擎的部份至於後輪後馬力^^因為沒資料討論起來也沒義意
有關電噴所帶來的好處,以SUZUKI address VS GSR這樣最準確
兩台都是同樣的引擎只是一個是電噴一台是化油
馬力資料來源http://www.artc.org.tw/91carmode/inmoto.asp
引擎族 G125R2-06
缸徑 x 衝程 53.5 mm x 55.2 mm
壓縮比 10:1
address 8.4Kw = 11.2hp
gsr 7Kw = 9.3hp
^^這樣就很明顯,我所說YZF R125的電噴優勢了^^
doomcat wrote:
是的,不過我想討論的...(恕刪)


喔喔!這樣我知道你再說什麼東西了...

電噴會比化油的強些...

E46_330i wrote:
真是亂七八糟什麼叫仿...(恕刪)


用這麼嚴格的定義, 這20年來出過的仿賽車很少耶....

扣掉當年那些SBK先有原型車的市售版, 現在這些先有量產車再大改推上去比的我認為不能算

那就沒什麼好爭的了....



話說我認為改騎姿設定跟改引擎是完全不同層次的改裝

拿這來類比根本是不倫不類

引擎是你說改就改的嗎? 缸徑衝程比我已經說第三次了還是看不懂我也沒輒

不是什麼地方的比賽都像台灣小綿羊Open組無限緊繃改的

引擎特性你要怎麼改掉?
Davidch wrote:
恕小弟愚昧 125...(恕刪)


哇..看個新車圖也可以得到版大們
對於機械方面的深厚了解之資訊,
讓小弟我小長知識了。
E46_330i wrote:
拿龜農來比,會不會差太多了啊?

人家車架是鋁合金的,能比嗎?

人家引擎水冷的,能比嗎?

人家變速是六檔密齒比,能比嗎?
...(恕刪)


終於車架是鋁合金的這項能比了 但等級還是有差吧...
至於水冷、六速密齒比...
一台歐規車沒有水冷dohc..
沒有倒叉...
沒有對4卡鉗..

這產品只不過把外型做的很像r6..r1..

只有搖臂是鋁合金..

這只不過是騙外行人跟小孩的產品..

看看96年的歐規tzr125rr...

雖然動力比不上2行程..
....但配備卻天差地遠....

連東南亞產的cbr150都至少有dohc...


不過這也反映了...現今整個世界經濟的狀況...
已經不像80~90年代的輝煌時期..

250..400.500.750等等

市場衰退...只能降低車的成本...
或者是提高車子的排氣量...
來簡單提升馬力...

不像以往靠小cc數....來花更高的材質技術...研發
來榨取更高的馬力...
再提升配備來吸引顧客...
唉!~樓主的心情我也能體會。我也常幻想一台低價位的250街車或跑車[流口水 ]
只可惜以目前的環境(法規、價格),是不太可能的!國內大廠,對於檔車市場
--又不太在乎,出了一台可惜的Q龍,外型是不錯看、不過也僅只於此!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