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相當渴望能購買TMAX當圓重機夢的座騎,無奈目前能力尚不足,只能遠觀,見阿賢兄發表如此精闢的分享文,忍不住細細咀嚼文章的內容。讀後心得是,更加深我對TMAX的嚮往。P.S.文中有些字需修正,希望能讓閱讀過程更順暢。以下是野人獻曝,希望能讓此文章更臻完美。1.後搖臂還是結合了齒輪、鏈條等結構,並且還用了一個很厚重的內蓋及外蓋包覆,當中還有齒輪油等[卡筍]節結構的重量,雖然營造了穩定的感受,但對於刁[專]的操駕,受限不少。這個[節過]在{錢}陣子的大羊比賽中就可以區分出來。-----卡榫。刁鑽。結果。前。2.另外可以注意左邊的搖臂將碟盤固定在內,這代的碟盤改[道]右邊,平衡車重。-----到。3.反觀YAMAHA的車螺絲過多,過於複雜、少了簡約感受。[再]530時,設計師注意到這一點,乾脆直接把螺絲都用成高質感設計,反而成了美麗的點綴。-----在。4.我買過應該有五台YAMAHA了,最滿意的就是側[住]緩衝墊的設計-----柱。5.這個避震器設計是不錯,但是阻尼、彈簧設定都是不夠適合運動熱血騎士,需要透過改裝,[反]則稍微提昇速度騎乘會有不安定感受。-----否。(推測應為此字)6.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得出來,這[棵]魚眼有點像是改裝品般的直接回饋。-----顆。(推測應為此字)7.這裡可以看到後座腳踏這兩代似乎講求簡潔,已經變得只剩下一[跟]小鐵,而沒有橡膠球,舒適度略差。-----根。(推測應為此字)8.後輪碟盤282mm,比前面的還大很多,實際上路輕輕按都可以鎖死,算是相當玩味的設計,不少車友在彎道中遇到緊急情況後煞一按就到[對象]了-----對向。9.還有置物空旁邊的縫隙是能看到龍頭內的,這些卡[筍]結構後方都少了塊塑膠的擋片,造成如此設計。-----榫。(推測應為此字)10.因此這一代提供兩個位置可以調整(目前是調高),不過也正因為這樣的設計,造成風鏡上面有兩片塑膠海苔,我覺得這是很累贅的設計,不過[三]葉為了補救這個海苔所帶來的美感層次流失。-----山。(是刻意的嗎?)11考量了風鏡可以調整,工程師將風鏡後方會露出的部分也做了許多設計,這樣的導風設計很像是當家跑車R6前方air增壓的[近]氣孔。-----進。12.目前接觸過的只有tmax530.c650gt能有這樣的感覺,其他進口、國產羊都要花心思壓一下。530由後往前開,代表[以電視]由高處往低處關閉,-----椅。墊。是。13.椅墊是兩根油壓桿,吸力強!吸力永不減弱。但不會自己[台]起來-----抬。14.這是常常消失在各位面前的尾燈,15.只要停車或遇到上坡時,往[座]扳就可以。-----左。(推測應為此字)16.這邊順便看看這[棵]平衡端子,金屬銀很有質感,但是重量太輕,-----顆。(推測應為此字)17.除此之外還可以在背景中查看故障碼以及[挑]整一些數據。這對於現場車輛維修判讀相當的快速,-----調。18.引擎的重量透過雙三角台馬上上傳到車手把上,幾次[膩]操舵後便能習慣他。-----逆。19.唯有要注意的是車長軸距還是很大,無法像勁戰或是kxct那類短軸車反應那麼敏感,騎乘時除了些許的逆操[踱]外-----舵。
dr119 wrote:這個排氣管的角度真的...(恕刪) 的確,我也這麼認為,所以選改管的時候特別挑選了噴射角度比較低的管子,不然原廠管在市區對後面的人臉真的是過度直接。我也有習慣停紅燈熄火。當然最好的方式還是希望原廠能調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