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ritella wrote:
保護不就是明知沒競爭力才需要保護?
跟國外那些有現成設計團隊,早期打下的市場,一堆可沿用料件的車廠比
一個車廠做到這樣還只能賣成本價,乾脆關關算了
所謂「支持國貨」,倒不如說支持便宜貨吧,不管他是國貨,進口貨,大陸貨
YMT拿美式機車引擎降級,兜個FZ車系車出來,說實在才真是省成本的搞笑設計
在當年也是被罵慘了,一樣也有人批他引擎不耐用,車重爆表,售價又爆炸貴
台灣市場就是只配日本車廠搞個這種的獨門貨色來賺錢,大家還感激的很。
如果台灣車廠弄個類似東西來,我看不被罵翻才怪。
...(恕刪)
剛剛上露天逛了一下,tmax530售價44萬,kawasaki z800售價49萬,兩台馬力差了一倍以上~
我不知道在日本,這兩台車的性價比有沒有像台灣這麼誇張,但正因為這「現象」已發生在台灣,很難不關注~
而且愈來愈多人愈是比較國產、進口車的價格水準和性能配備,以及現況種種的保護政策,就愈覺得國產車的性價比被大大地灌水了!感激日廠的小恩小慧?我想那是相較於對國產商仗勢欺人的定價所產生的不滿,進而移情於進口車商吧!將這個解讀成一味地崇洋、日而貶國貨,我覺得有失準確~
事實上車子好不好,製造商自己最清楚!
為什麼在日本小忍售15萬,t2售12萬?kawasaki製造的250cc輕檔,真的有這麼神?這麼耐用?三陽的t2就真的這麼不堪嗎?這個價差,難道是日本消費者要求廠商如此定價?t2如果跟小忍一樣開15萬,真的會遭屠殺?
是的!死定了!所以三陽t2才會開價12萬!!
日本車真的好嗎?我沒騎過不知道,但諷刺的是連三陽自己都承認這點了~
許多人也等著看這台sb300在日本的定價,沒什麼意外的話,我想到時候三陽恐怕又要被笑一次了~
由這點看,真正「媚外」的,好像是國產商本身哦~
但市場就是這麼回事,高價從來不能代表高品質、高性能!不過聰明的消費者會去發覺價格到底高在什麼地方?這個價格究竟憑什麼?有說服力嗎?
品牌當然也不代表品質,但如果驗車制度限縮消費者「自由選擇」的權利在先;國產商又仗著保護機制自抬身價於後,這種行為,消費者當然要鄙視!這跟進口車實質上是不是真的有那麼好、那麼耐用無關,大家不爽的是國產商消費國內天然、人力、經濟資源,但製造成果卻相對低價地讓外國人享受…?這種吃裡扒外的行為,鄉民又怎會對兩陽國貨有好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