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心得] AN650心得與國產大羊比較

新竹永欣買的喔!

此車行真不錯 , 選這裡就對了 !

買車車本來就是這樣 , 一開始都會覺得國外的月亮比較圓(大羊來說) , 但個人所需不同 , 結果往往不盡相同 !
今天剛好去保養換機油時,幸運拍了幾張有騎AN650這台車新車照,樓主應該只是個案,跟購買店家保固換新品就可以

(消光灰)AN650真的很迷人,實車超優,車身配備超一流
6速CVT`加溫手把`坐墊`DOHC 8V水冷直列雙缸....

車頭也很吸睛

標配ABS

白色AN650也很好看,拍的不好請見諒

sid0dio wrote:
不好意思⋯之前我的國...(恕刪)


只能說你找錯方向...

換個離合器皮重貼,碗公開溝就解決了~

花點錢,問題就解決了~
這家該部會是益轟吧.........另一台車應該是我認識的阿成所有
AURORA_PART1 wrote:
今天剛好去保養換機油...(恕刪)
這幾天小弟的漢堡人要滿500km了,
所以我會趁保養請車行詢問一下台鈴保固的問題。
儀表板那個每次看每次不舒服,希望到時候可以順利保固。
tappy32 wrote:
這家該部會是益轟吧....(恕刪)

沒錯,該車店老板維修技術不錯,老板跟另一家北投重輪有去上日本SUZUKI對台灣區代理台鈴,AN650這款車維修認證
我個人是比較重休閒,所以比較需要舒適跟大的置物空間,所以我會建議漢堡650,不過這是個人需求問題,沒有絕對的.
另外借請教一下,想請問一下2013新漢堡的車主,有已經騎超過4000公里以上的嗎?請教除了300,1000公里的保養,原廠要求1000公里以後是多少才保養呢?爬文的結果是3000公里,但因為這批是原廠代理的,經銷商是跟我說是每2000公里就要保養,我想如果3000才回廠保養,原廠會不會不保固呢?有車友前輩對這方面了解的嗎?煩請解惑,謝謝
就常保養上車行上聽到,哪買車,哪裡保固
車主到簽約經銷保養記錄,全省資料連線給台鈴工業,公司跟經銷都會該車保養資料
大螃蟹 wrote:
我個人是比較重休閒,所以比較需要舒適跟大的置物空間,所以我會建議漢堡650,不過這是個人需求問題,沒有絕對的.
另外借請教一下,想請問一下2013新漢堡的車主,有已經騎超過4000公里以上的嗎?請教除了300,1000公里的保養,原廠要求1000公里以後是多少才保養呢?爬文的結果是3000公里,但因為這批是原廠代理的,經銷商是跟我說是每2000公里就要保養,我想如果3000才回廠保養,原廠會不會不保固呢?有車友前輩對這方面了解的嗎?煩請解惑,謝謝


http://www1.suzuki.co.jp/motor/inspect/parts.html

日本原廠指出:
水冷車,1000km換第一次機油,以後每6000km換一次... 12000, 18000, 24000...
機油濾芯,1000km換第一次,接著到了18,000km再換...

有篇美國的漢堡人介紹文章,也有提到一樣的數據!
(但連結沒有記錄下來!)

台灣代理商進口的漢堡人車主手冊寫到
1000km換第一次機油,6000km換第二次,接著每6000km換一次!
機油濾芯,1000km換第一次,接著,到了18,000km再換...


以往機車行都是建議重車3000公里或是3個月到了,就換機油與機油濾芯!
2000km就換,個人覺得是有點太誇張了!
(但車行最大的收益就是保養!)


看國外大羊論壇以及AN650論壇,有人6000km換,也有人3000km換!
還有在台灣可能會覺得超不可思議的,一年才換一次,但他說他一年就大概騎6000公里,冬天下雪不騎車,所以他每次冬季結束後才換一次機油! XD

到底多久要換,眾說紛紜!

我個人折衷,1000km換掉機油與機油濾芯,5000km換第二次機油,以後每5000km換機油,機油濾芯15,000km再換! (這樣比較好記)
但如果有在低溫的環境中停太久(引擎都冷掉了再發動)或像是過夜,就會提早換掉機油,機油最主要是怕低溫環境,會產生對引擎運轉有害的凝結物,里程數並不是最重要的參考數據。請參考下列資料:

http://www.carbibles.com/engineoil_bible_pg2.html
(可以把整個機油的章節看完!)

The point I'm trying to make is that the optimum time for changing oil ought to be related to a number of factors, of which distance travelled is probably one of the least important in most cases. Here is my selection in rough order of importance:

1. Number of cold starts (more condensation in a cold engine)
2. Ambient temperature (how long before warm enough to stop serious condensation)
3. Effectiveness of crank case scavenging (more of that anon)
4. State of wear of the engine (piston blow-by multiplies the problem)
5. Accuracy of carburation during warm-up period (extra gook produced)
6. Distance travelled (well, lets get that one out of the way)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
Ride for life...

Bikeman wrote:
http://www...(恕刪)

感謝Bikeman提供的資訊,我都是慢慢騎,偶爾給他快一下,所以基本上還是3000做更換好了,雖然我車子還沒交,不過還是相當期待這部車帶來的驚喜,也感謝各位提供好的資訊哦!謝謝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