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KYMCO 台日保固差別

這是在友站看到光陽日本公司成立想到的問題:
光陽日本公司提五點免費保固方案:
1.提供三年保固+2016年購車在多送一年=4年保固
2.二年內免費道路救援
3.二年竊盜險
4.中古車估價回收
5.原地倒車保險

那光陽台灣公司所給自己人的條件又是如何?
1.記得10幾年前買頂客150,只有1年保固. 後來好像加為2年?
2.???
3.???
4.自己找車行談...
5.???

唉.....各位的看法呢?
2015-12-07 21:1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KYMCO 差別
光陽要去外面打拼當然要給當地人一些好處阿
在台灣躺著就賺不完了
何必跟進呢?
風~~
很簡單,如果有更多人願意接受提高車價去買那些服務,
趕快寫信告訴光陽,也許下一台車在台灣就有這樣子的條件了。

而如果有人要說日本的車價比台灣的便宜,
我只能說還是先去瞭解兩邊的價格包含了哪些東西再來講,不要只會拿公告售價 x 匯率得出一個數字就在該,
更不要什麼都不懂,也不做功課就只會在那裡酸人家無良,不求甚解的態度沒比人家高尚到哪裡去。
這些倒還好...

搶市佔的手段之一...


但我更好奇是機油會幾公里換

sanlan wrote:
這些倒還好...搶...(恕刪)


正常來說 出了台灣 保養換油里程都會*2倍 以上


估計是4-5000之間吧
DSNT wrote:
很簡單,如果有更多人...(恕刪)

那你倒是說說台灣的東西哪裡優惠了
台灣不就買車以外 保固1-2年 火險 竊盜險一年以外
了不起送便宜的安全帽 大鎖 看不出台灣有比日本更優惠的地方
光保固就輸一大截了 還免費道路救援兩年誒
台灣目前還沒有這種買機車有如此優惠的東西
除了gogoro 有相近的服務 但還是比不上啊
不要跟我說他們買機車有多困難 然後繳的稅重什麼的
願聞其詳 說的好給一百個讚也不是問題
說穿了還不是要強市佔而已
以日本人龜毛的程度
會忍受引擎滲油
吃機油 等等小毛病嗎?
我都無法忍受了 何況日本人
但可以想見的是 他們敢在日本賣 一定是用料可能會比台灣好
什麼關鍵的組件都用日本當地貨
就跟台灣HTC換心事件 被罵的半死
別到時候零件被拿來比較 然後就露出馬腳了
台灣市佔因此下降 得不償失
台灣賺的夠光陽補貼日本了
cbl220.tw wrote:
這是在友站看到光陽...(恕刪)
發這篇文是因為回想起從年輕到現在近半百買過的光陽機車,計買過豪邁125、A博士150、頂客150、VENOX250等新車,因通勤每天台中彰化跑約40公里,平均每台都是約兩年近兩萬公里就引擎缸壓衰退馬力而換車,也許有人會問為何不搪缸修復呢?在我因工作認識當時有名改裝的汽修廠,看到外籍技師改裝保時捷的工序後,認知到當時的大部份機車行不會照維修手冊拆裝引擎,只有選擇換車。
後來開放進口機車後,因緣際會下買了里程不到1000公里的2手04年CB400,這車在我手中近9年里程數約100000公里,正常保養下除了換過離合器外沒甚麼毛病,想說的是:光陽能到日本成立分公司是件好事,在台灣不敢要求價格、保固比照日本,但能不能所有零件、組裝工藝等...比照外銷日本或義大利的水準就好。
cbl220.tw wrote:
這是在友站看到光陽...(恕刪)

JJ Ch wrote:
那你倒是說說台灣的東西哪裡優惠了
台灣不就買車以外 保固1-2年 火險 竊盜險一年以外
了不起送便宜的安全帽 大鎖 看不出台灣有比日本更優惠的地方
光保固就輸一大截了 還免費道路救援兩年誒
台灣目前還沒有這種買機車有如此優惠的東西
除了gogoro 有相近的服務 但還是比不上啊

所以不是說了嗎?如果有更多人願意接受提高車價去買那些服務,
趕快寫信告訴光陽,也許下一台車在台灣就有這樣子的條件了。

問題是,要花更多的錢買更好的保固條件在國產車上,
是有多少人願意呢?

JJ Ch wrote:
不要跟我說他們買機車有多困難 然後繳的稅重什麼的
願聞其詳 說的好給一百個讚也不是問題
說穿了還不是要強市佔而已
以日本人龜毛的程度
會忍受引擎滲油
吃機油 等等小毛病嗎?
我都無法忍受了 何況日本人
但可以想見的是 他們敢在日本賣 一定是用料可能會比台灣好
什麼關鍵的組件都用日本當地貨
就跟台灣HTC換心事件 被罵的半死
別到時候零件被拿來比較 然後就露出馬腳了
台灣市佔因此下降 得不償失

可以想見的是?我倒好奇怎麼個可以想見的是?

人家光陽再怎麼不濟,也是個製造耐久財的工廠,而不是個人工作坊,
你以為會為了那種幾台的量就另外規劃一個式樣出來?
拿 HTC 或是其他手機平板廠的事情是張飛打岳飛,
手機面板那個一年銷個幾台?光陽這次目標又是幾台?

日本的道路使用條件,平均來說要比台灣的好,
日本的車店可以照表操課,然後收你貴鬆鬆的工錢,台灣的車店為了不被罵黑店,只能偷步驟省時間讓顧客要付的錢變少,自然而然在後勤的保養上就會有差。
要我說,品質一樣的東西我也敢跟光陽一樣玩在日本提高價格但是增加保固條件的手法,哪還需要來個「一定是用料可能會比台灣好?」

當然,如果你有興趣,可以透過管道在日本買一台來拿來比較,讓光陽露出馬腳,台灣市佔因此下降,得不償失囉。


懶得再跟你戰光陽車在台灣賣最貴的事情,現在連保固也把台灣當潘子,根本是欺負台灣人


DSNT wrote:
所以不是說了嗎?如果有更多人願意接受提高車價去買那些服務,
趕快寫信告訴光陽,也許下一台車在台灣就有這樣子的條件了。
問題是,要花更多的錢買更好的保固條件在國產車上,
是有多少人願意呢?
可以想見的是?我倒好奇怎麼個可以想見的是?
人家光陽再怎麼不濟,也是個製造耐久財的工廠,而不是個人工作坊,
你以為會為了那種幾台的量就另外規劃一個式樣出來?
拿 HTC 或是其他手機平板廠的事情是張飛打岳飛,
手機面板那個一年銷個幾台?光陽這次目標又是幾台?
日本的道路使用條件,平均來說要比台灣的好,
日本的車店可以照表操課,然後收你貴鬆鬆的工錢,台灣的車店為了不被罵黑店,只能偷步驟省時間讓顧客要付的錢變少,自然而然在後勤的保養上就會有差。
要我說,品質一樣的東西我也敢跟光陽一樣玩在日本提高價格但是增加保固條件的手法,哪還需要來個「一定是用料可能會比台灣好?」
當然,如果你有興趣,可以透過管道在日本買一台來拿來比較,讓光陽露出馬腳,台灣市占因此下降,得不償失囉。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