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們都知道,國產的車子別要求太多,只要功能正常能用就好,再買車之前我也做了心理準備,反正就是會有些雜音,馬力比較差,引擎的浪聲不夠棒,但是零件取得容易,價格便宜是我主要的要求(因為之前騎了6年SKYWAVE 250的經驗,同樣的零件,進口車就是國產車的3到4倍的價錢,而且都要等料,還好都沒出大問題,但最後因為掛曲軸所以把它賣了),就因為這樣國產車是我最好的選擇,而且停路邊被刮也不會心疼,反正殼爛了在換一組就好。
因為以上的因素,終於在一年多以前,買了鍋鏟車裡面的車王,MYROAD 700(以下簡稱MR700),為啥叫車王呢?,因為上面我想要做的心理準備,真的都發生了耶。
1.雜音一堆,車子不時會發出”機機機””達達達”的聲音,對了還有”烈烈烈”
A.機機聲:分成兩個部分,第一是車頭裡面右邊有一個黑色的黑盒子有2個固定螺絲一個鬆的,另一個不知到去哪裡了當時里程才5000。
第二是車尾部固定後把手的內鐵支架,左右兩邊14號螺絲是鬆的,這是我改頂置式車廂燈時,無意中發現的,鎖好後把手就不會搖很穩,騎乘時就不會有異音了。
B.達達聲:我發現是車殼密合度不好,或是接縫處沒有海棉條,導致遇不平路時或是車體震動大時,有時候是來自引擎的震動,都會發處異音,懶得處理因為全車太多接縫了直接無視他,反正國產車就是這樣。
C.烈烈聲:這個也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冷車,另一個是熱車,先說冷車的,每次我從停車場騎出來時就會發生,因為要爬坡所以會多加油門,聲音就會在這時後發出,而且很大聲,連管理員都會對我行注目禮,可悲的是他不是因為聽到重機的浪聲行禮,而是我排氣管的異音引起他的好奇,但是只要騎乘約1分鐘,聲音就會自動痊癒,我就把他當成因為引擎還未暖車就行駛的,警報裝置,所以直接無視。
至於熱車的那一個部分就是,再冷車異音結束後的幾分鐘就會出現,引擎轉速只要在3000到4000轉時,左邊只要有牆壁或是車輛就會聽見,如果沒有牆壁或車輛就會比較小聲,大概是沒有東西反射聲音,所以變的比較小聲,但是一但騎乘時間30分鐘以後,會漸漸變小聲,我曾經試過,在聲音出來時把傳動都拆光,車輛架起來空加油,只要轉速吻合,聲音就會跑出來,所以不是排氣管就是引擎內部發出來的,我比較不擔心排氣管,反正就是有異音而已,如果是引擎就比較麻煩,有可能是剪式齒輪(帶動雙反向平衡軸),或是正時鏈條機構,後來想一想算了,這聲音新車就有了,現在都已經騎16000,會掛早就掛了,引擎還是別送保固好了,免得到時候修了這個壞別的。
2.至於馬力,據說光陽的這個引擎,跟BMW的大羊是同樣的引擎,我查過這兩種車款的引擎結構圖,真的是差不多,但是人家掛藍白廠徽的才650CC但是馬力比我的還大,這是……哀,別在嫌了一分錢一分貨
3.再來說引擎的浪聲,看人家T媽媽,多純淨的機械運轉聲,在聽聽自己的車,引擎的啦啦聲,都快蓋過排氣管的聲音了,光陽副總小斌斌你有聽見我的啦啦聲了嗎?
4.再來是胎壓燈,這個大家都知道通病,反正以前的車也沒有胎壓偵測,我就當成我的車沒有這項配備,而也他只有下雨天過後才會,在那邊閃呀閃的,只要確定胎壓正常就好,別人沒胎壓偵測還不是這樣騎。
5.再來還好我的車是磁石鎖,沒有第一批智慧鑰匙那個,我認得我的車但是我的車不認得我這個問題,所以我的車只有拋錨過一次,那一次還是手賤,想要試汽油燈亮後還能騎多久,結果還真的給我騎(騎了16公里)沒多久就沒油了,最後真的用推的進加油站,我心裡還邊推邊幹的,這時候我突然悟出一個道理,重機之所以叫重機,是因為他真的重到靠北邊走,那個加油站還有一點點小坡度,等我推到加油島時,我的屎跟尿都差點噴出來,加油工讀生還問我?
騎到沒油???
當我回答”對”的時候,我發現我真是作孽阿,害那個加油員想要笑但是又硬憋在心裡是會得內傷的,我想我著輩子大概都不會忘記那個加油員的表情了,但是算是只有一次豬頭的拋錨紀錄,那個磁石鎖,還是給我出包,別人是想開打不開,我的是磁石蓋想蓋不起來,還要我點一點機油進去,才不甘願的慢慢蓋起來,想一想算了,總比打不開好。
經過以上的坎坷之後,我以為再也沒有任何事能打擊我了,就在最近一次想載我們家女王出門時,幹……..
後座踏桿放不下來,於是我用出我全身的力氣,加上晚上要跟女王在床上打滾的能量都拿出來時,聽到樹枝斷裂聲音,同時看到後踏桿放下來了,但是那個拉柄從此就歪掉不舉了,我只好擇日再研究,到底副總是說的”挑戰在我就在”還是我說的”挑戰在我不在”。
先來拆下錢風鏡

拆下一堆板子後發現他的拉線竟然開口朝上,這不是自動附加接雨水功能,舊線內部都積水生鏽了

再拆拉柄這邊也一樣朝上


檢查拉柄這邊的蓋子只有一個螺絲固定,豬頭設計難怪會裂掉,背後也不弄一個金屬的加強板

固定座裂掉


線也走的不順難怪阻力大

要拆成這樣才有辦法換線,因為懶得拆手煞車,只有把前內箱彎到旁邊去

新的拉線果然沒有注油,只好自己注油希望能撐久一點

今天要換的新舊部品,左邊是前內箱氣窗因為拉柄固定座裂要換,右邊是左踏板邊軌因為撞裂掉今天有拆到順便,有沒有發現新舊不一樣,新的多了進氣孔據說是替油箱散熱用的

弄好洗完車天都黑了,我看全台灣只有我的車,邊軌進氣孔只有一邊


最後來一下感言,雖然自己動手樂趣多,但是可以的話我可不想常常,動不動就要拆東拆西的,但是保養就另當別論了,我發現要騎鍋鏟車的車王,要很有耐性而也要18般武藝精通,但並不是每個使用者,都願意花那麼多時間再修理自己的車,況且這也不是多舊的車,能做出大排量雙缸的車,光陽你的確是不容易,但是做出耐用的車輛又是另外一回事,小斌斌妳們家的車價格是很親民,但是脾氣很不好你知道嗎,還是副總只是負責領薪水拿年終偶爾出來拍拍廣告,任由下面的人在亂搞,也或著是副總你有心想搞好,而只是下面員工無能,但是消費耐性是有極限的,您打算挑戰他的極限?如果這台車別這樣問題一堆,他是不錯的代步車,我們只要求他功能正常,以36萬的車子來說不過分吧。
今天另一邊的邊軌來了,把他換上去11年升級12年式

後踏桿拉柄,再做強化裝自製的金屬背板,免得以後再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