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鍋 wrote:真是....到頭來...(恕刪) 如果是在台本買的750系列都是MIJ的水貨就不一定了AK賣38萬感覺是貴了一點至於這台車能不能成功還是持一樣的看法就看妥善率.後勤保固做得夠不夠好個人認為光陽敢開這個價後續的服務保固就應該要好一點才是嘛....等個1~2年就知道答案了
壓力鍋 wrote:真是....到頭來...(恕刪)但光陽讓人不能接受的是,保護了幾十年還是只能這樣,那之前的政策保護都在玩假的? 雖然說政府保護了幾十年,但是二陽的重機製造經驗可能才一二十年若不是2002年因為WTO開放重機上路領牌,二陽現在可能還在玩125、150cc個人是覺得二陽雖然不符國人期望,但還能外銷到歐洲也算不太差了
tengai225 wrote:這篇說到重點了,扶植...(恕刪) 保護幾十年是保護什麼? 重機是什麼時候開放的2002年耶, 2002年國內廠家就有在國內市場做重機嗎? 還是2002年之前就有生產銷售重機??資訊是真的發達透明, 但成見卻是長在你心.
台灣遊艇也沒很普遍但台灣為什麼卻是世界遊艇王國?其實有沒有心開發與創新機車業和遊艇業心態上就差很多了有特別保護遊艇業嗎?好像也沒有重機2002年才開放,不代表你就不可做外銷不是嗎?保護了幾十年,現在才急起直追...怪誰題外話裕隆汽車成立於1953年現代汽車成立於1967年保護了幾十年現在呢?一個還在母國喝保護的奶水一個已經銷售全世界超過數百萬台....呵呵這就是保護下的怠惰
vtec2 wrote:台灣遊艇也沒很普遍...(恕刪) 台灣是遊艇王國? 但是台灣做哪些部分?? 外殼內裝然後勒?? 一個小眾市場,最初是低價搶義大利的單, 現在進步點走中高價100尺以上. 100尺以下讓給大陸. 台灣有很多王國, 螺絲, 手工具, 工具機,但你叫這些老闆來做車, 看他們願不願意燒錢?保護當然是國內市場, 保護幾十年是保護什麼啊?? 是保護重機市場嗎?? 搞笑勒. 你提外銷市場是???現代汽車就是韓國傾國家之力保護的汽車產業, 你知到甚麼是現代集團嗎? 看看別人的分析吧 -" 對于韓國人來說,買國貨、用國產車沒什么好奇怪的。但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這種現象值得我們研究。韓國既然早已是GATT(關貿協定)的成員,1995年又加入WTO,其中的規則韓國不可能不熟悉,為何還能在GATT與WTO的眼皮底下,把自己的汽車工業保護得如此完好?韓國通過關稅和非關稅保護措施盡力保護民族汽車工業。上個世紀60年代,韓國汽車工業才真正起步。經過30多年的發展,終于成為世界汽車大國。韓國現代汽車公司現在的目標是到2010年成為世界汽車5強。韓國1967年正式加入GATT。加入GATT為韓國產業結構的替代和升級帶來巨大活力。韓國充分利用加入GATT的這種特定歷史機遇發展了自己。GATT所具有的自由貿易精神,大幅度削減和取消關稅及其他貿易壁壘的規則極大地刺激了韓國產品出口。廣闊的國際活動舞台和相當寬松的金融、投資、貿易和技朮市場為韓國的出口導向提供了諸多方便條件。韓國“入關”后,根據GATT的要求對關稅進行了調整,減少了非關稅壁壘,對關稅實行了大幅度減免。同時,也根據GATT關于發展中國家的有關例外條款,采取了一定的保護措施。韓國入關之前即降低了在國際市場有競爭力的產品的關稅。但是對于政府扶持的行業,則保留了高關稅政策和各種非關稅保護措施。例如,為了扶持本國汽車工業,用了20多年時間才把進口汽車關稅降到了較低的水平。韓國政府直到1987年對進口轎車還加收60%的關稅。后來,韓國汽車逐步成長起來之后,也是為了加入WTO,韓國政府才大幅降低關稅,到1994年減低為10%,到1995年正式加入WTO時,關稅已經降低為8%。這個過程中,韓國同時采取了多種非關稅保護措施,主要包括:鼓勵使用國產車,對進入汽車行業的外資予以限制,通過立法限制外國汽車進口,通過制定嚴格的技朮標准限制進口車車型,通過課征高額消費稅限制進口轎車的使用。1995年,韓國作為創始成員國加入WTO。此前,韓國與有關國家進行了長達8年的談判,才在關稅、反傾銷、緊急進口限制等方面爭取到了較有利于韓國的條款。避免不了的是,韓國為了保護自己的汽車工業與其他國家也出現過汽車貿易爭端。1997年韓美間的汽車大戰,美國曾試圖動用"超級301"條款逼迫韓國向美國開放汽車市場。2001年初,美國指出,汽車交易是影響韓美正常貿易關系的最大障礙,美將視情況決定是否對韓國汽車采取進口限制措施。韓國汽車行業的龍頭企業──現代汽車公司為了緩解兩國之間的摩擦,避免美國發動汽車進口限制措施,保障本公司汽車的對美出口,提出進口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的汽車,并通過本公司的銷售渠道在國內銷售,把一部分進口汽車出租給國內出租車公司和個體出租車業主。韓國人強烈的國貨觀念是韓國汽車業發展和保護的巨大動力。同時,韓國汽車企業自強不息的努力也贏得了人們的支持。盡管民族精神始終是韓國汽車業發展和保護的巨大動力,但民族精神并不是虛無的。假如韓國汽車沒有良好的性價比,民族精神是不可能持久的。透過表面,某種程度上,民族精神與市場經濟原則是緊密相關的。韓國上至總統,下到平民百姓,大家都以乘坐國產車為榮,顯然這與韓國人強烈的民族自尊感是分不開的。
ccicjason wrote:....同時,韓國汽車企業自強不息的努力也贏得了人們的支持。盡管民族精神始終是韓國汽車業發展和保護的巨大動力,但民族精神并不是虛無的。假如韓國汽車沒有良好的性價比,民族精神是不可能持久的。...(恕刪) 你說到重點了....我非常贊同這段話另外,保護機車產業是提高進口的門檻但不代表不行同時研發重機外銷,如果有心的話啦(開放之前禁止銷售重機,但沒限制重機外銷吧!)這樣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