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KYMCO 台日保固差別

不知道DSNT大能不能回復一下小弟的疑問

我這次很認真地查了歐洲的關稅喔,250-500cc的關稅是6%,可是我發現刺激400ABS在英國只賣台幣18萬耶,還是掛牌上路價喔


這是KYMCO歐洲的網址
http://www.kymco.co.uk/pages/news/kymco-news/kymco-xciting-400i---the-review.htm#.Vmg_ksuheW8

然後我又發現Nikita 300i ABS在英國賣台幣15萬耶....怎麼會這樣呢?

還有我又有驚人的發現哦
http://www.kymcojp.com/products.html
Nikita300i 在日本賣16.9萬耶,而且還有好帥的DOWN TOWN350i,日本賣20萬台幣耶...

怎麼會這樣呢? DSNT大可以幫光陽說明一下嗎?
還有剛剛很驚人的發現,外銷美國居然要收10%的稅金阿....哇~
我還在想美國的光陽價格要不要貼上來聞香...沉思中

先等DSNT大打臉小弟以後,我再PO上美國車價吧

魯拉拉拉 wrote:
還有剛剛很驚人的發...(恕刪)


這棟樓不是在談台日間的保固和售價差異嗎.如果對美國售價有興趣的

可不可以另外蓋樓呢
讓我想起N年前刺激500上市被罵翻的事件,那時候大家爆全世界就台灣賣最貴...後來有人貼香港的刺激500只賣台幣18萬,就立刻有人護航說那還要加多少稅金啦,領牌超貴啦..那時候的我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打電話去香港光陽問了,哈哈哈哈,領牌費用大概就台幣五千多搞定,而且,嘿嘿,18萬是訂價喔,它們還會給些優惠的,我想也是,哪有白癡會照定價買單的阿....

有的,我已經導正,日本的刺激350i和Nikita300似乎比台灣便宜耶,保固居然又比台灣好,
這到底怎麼回事呢? 這就有關連性了吧


狼0226 wrote:
這棟樓不是在談台日間的保固和售價差異嗎.如果對美國售價有興趣的
可不可以另外蓋樓呢
xboy200 wrote:
我不知道台廠外銷實際上有哪些成本,我才不關心這個呢!
但你說日本政府其實也在保護自家廠商,我要請問對日本非常熟悉的你,該國也有像台灣ARTC這種審驗單位嗎?五期還是六期環規之類的,你能不能提供點該國對日廠保護政策的資訊給大家參考一下?

我說日本政府其實也在保護自家廠商?嗯?
我可是只有說日本政府(或加再上英國)都有獎勵出口,所以外銷免稅的措施,可不是台灣獨有,所以就少拿這點來批評了吧?

至於你有興趣的該國有沒有像 ARTC 的審查單位,
日本 JAIA 協會
的這份資料提供給你自己找找囉

再來,日本政府其他產業我不知道,但是汽機車這行,未來要設立關稅還是嚴格執行什麼排放標準,
我看至少要等到勝利和印地安沒有在市場賣,或是哈雷在日本不是進口車賣最好的品牌之後才有機會了吧。
所以之前也說過,要讓檢驗難度降低,只會在這裡用一些虛假的數字騙騙不懂的人是沒有用的,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鼓吹大家快點去買哈雷,買到哈雷來台灣直接設子公司,然後美國政府就會幫你跟台灣政府說了啦。


xboy200 wrote:
我上一篇回文的前兩段就已經說明「國內價比國外價高」的成因了,我沒說台灣是世界唯一如此幹的國家啊!你是不是把我跟誰搞錯了?
而極簡單的公式就代表它一定是錯的?毫無參考性?複雜的論述才會是真理仰躺之所?你真這麼認為?

是啦,你是沒說台灣是唯一如此幹的國家,只是最後一句很直接的把這種情況拿台灣廠商出來酸而已嘛,是不是?
如果別的國家的廠商也有這種情況,特別要拿這種情況出來酸的意義在哪裡?

簡單的事情是不需要複雜化,但是複雜的事情用過於簡化的東西去得出一個莫名其妙的結論,
就是錯的,就是毫無參考性,這點有什麼需要懷疑的嗎?
你要說都是「車價」,管他國內外的車價各包含什麼,拿來乘匯率就對了,
那我可不可以說同樣是「匯率」,管他是十分鐘前的還是十年前的,拿來乘車價就對了?


xboy200 wrote:
關稅的重大目的不在保護?那你認為是什麼?說來聽聽嘛~
不要提到「保護」就這麼敏感!別忘了國內車商可都是受惠者啊!稅金可都是老百姓在繳的不是嗎?
我其實不反對保護!因為那涉及國家整體經濟策略、甚至攸關國力!但你認為兩陽一葉還直得保護嗎?我國的路權制度公平嗎?現有的驗車制度有起到環境保護的功能嗎?只準廠商自由貿易?但個別消費者卻要受到絕對的限制?你認同?我尊重!但我不認同!

關稅除了保護之外,還有增加我國稅收和劫富濟貧的功用在。
你僅以個人之私去思考關稅的意義,當然只會得到保護車商的這個結論。
關稅不收了,稅收的缺口總要找地方來補,
我可不樂見於有收關稅時我不買進口車還沒我的事,關稅取消了反而徵我其他的稅來補。

另外,車商轉嫁關稅成本給老百姓可不 = 稅金是老百姓在繳,不要替代得這麼高興。
你可以不買進口車,就不會被轉嫁到關稅成本,OK?
當然如果你嫌兩陽的車貴,你也是可以不買兩陽的車,最新哈特佛不是有一款 7 萬多的 223 cc 檔車,也可以支持一下囉。

我想我前面也說了,要取消我不買就不會被轉嫁到的關稅其實也不是什麼問題,
但是最好是把我不買還是會被直接拿我繳的稅去做的津貼啦補助啦全部一起取消,然後大家一起看看國內企業是誰沒有穿褲子。

還是那句話,只怕先死的不是國內的兩陽就是了。


xboy200 wrote:
低賤的外國價是相對於高貴的本土價的說法,例如日本T2八萬八,台灣T2要十五萬~
你的意思是日本T2還要加上一些額外的費用是吧?能否大致舉例?若是兩國都同時有課到的稅金規費,為求簡化,你可以省略不提~

買日本 T2 還要加上什麼額外費用,#27 裡就有人提出來了,在這個討論串我都不知道提幾次了好嗎?


xboy200 wrote:
某人嗎?呵呵~
看來隱射不是本大俠的專利啊~
T3的配備當然有提升,但你覺得值不值四萬的價差?我覺得不值!
SB呢?她跟T2相比,除了工讀生次愛提到的「復古風」,你真覺得差六萬也是理所當然?我尊重!只是我不以為然~

我對 T3 和 SB300 沒興趣,你或是其他人覺得值不值不關我的事,
我單純就是看不慣有人誇大其詞,把兩台車的價差完全歸在路權的差異上,卻刻意忽略配備上也有差異,
然後再用這個莫名其妙的結論出來做自我延伸,所以才提這點而已。



xboy200 wrote:
其實你整篇就這個點值得回應:匯率是否會反映在價格上?
這點我也一直搞不懂!
我們的政府不是常常把「貶值救出口經濟」掛在嘴上嗎?事實上,貶值也不是我國獨有的匯率操作工具,別的國家也可以這樣幹!但是匯率每天上上下下,我國的進口品價格可層跌過?這就叫「價格的疆固性」!這點在日本也是一樣的(吧?)
日幣貶值影響的是三陽T2在日本定價?還是三陽公司的換匯損失呢?我想聽聽你的看法~

日本貶值會影響的是三陽日本代理商對 T2 的代價,還是三陽總公司的換匯損失,這個取決於兩家公司用什麼幣值交易。
我不知道他們用什麼幣值交易,所以到底是影響到哪家公司,就恕我不能回答。

當然,如果你連為什麼這兩家公司用什麼幣值交易會影響公司決策的這個問題都不懂的話,
你可以問一下那個自詡是外貿人員的魯拉拉,或是問我也可以。


xboy200 wrote:
貶值救的是廠商的經濟吧!
而且八萬八到十五萬,差距近七成!想補足這七成的差額,我知道工讀生會很辛苦的!我無意刁難!事實上對於詳細的成因,我也不感興趣!因為只要廢掉ARTC!我管你什麼原因?我可以直接從日本花八萬八把T2買回!這才叫爽!你認同嗎?

套句 #31 所說的第一句話:東西去日本(來台灣)都自己會去的嗎??

相必你沒有日本長期在留許可,而到目前為止好像觀光簽買不了車的樣子。
找代辦?那可能就不是八萬八可以解決得了囉,更別說目前關稅好像還沒有取消的樣子。

當然,錢是你的,你愛怎麼花你爽就好,不用我認同啦。


xboy200 wrote:
現實就是本大俠花了不知多少的銀子供養兩陽,如今才得到醒悟…
不只是本大俠,小老婆那邊最近才有一篇CB400的開箱文呢!人家可是用日本的新車價但卻只能買到台灣超過十年車齡的二手車…這不是沒真正進來玩車的人可以感受的!我不懂你所謂的「矇著眼」是什麼意思?

我所謂的「矇著眼」,就是被你在引言中刪掉的那一段

=================================================================================
但是就這次日本光陽的訂價,我個人覺得還要在那裡嫌就過份了,有人舉例子出來,也在 #27 算過給大家看了,
當然日本的保固條件比較好,可是那也是用較高價格換來的。
要我用同樣的價差去買日本多出來的保固服務,抱歉,我實在是做不到。
(還是誰告訴我願意多花 2 萬 4 去買那些保固的,舉手一下?)
=================================================================================

就請回憶一下囉。


xboy200 wrote:
最簡單的匯率X車價,這是論者最根本的質疑!如果反論者不能針對這點提出有力的反駁,只會聚焦其它權重更低的影響因子,這種心態就是護航!

聚焦權重更低的影響因子?

#27 裡面匯率也乘了,甚至台灣車價裡所含的其他部份,就當台灣人工不值錢,牌險大方送,所以也都略過不計了,
就當做是日本空車價 v.s 日本空車價了,卻還是顯示出同一台車,日本光陽是比台灣光陽賣得還要貴。

在你們嚷嚷著賣國內廠商賣國外價格都比賣國內價格低時,
說明在日本光陽的訂價來說是賣日本人比較貴的這個事實就是護航?你的護航指控也太廉價了一些。


xboy200 wrote:這就好像我質疑T3不值19萬,但你立刻就能回「配備沒升級嗎」?但對於升級的價值是否真能填滿這個價差卻在所不提!這就是典型的模糊策略!好似一句「升級」,所有的漲價都有正當性了!

你僅僅是質疑 T3 不值 19 萬嗎?你的原文如下:
==============================================
T2、T3的差價,咱們居然多花五萬跟車商買路權?政府從中抽到幾根毛?
==============================================
質疑 T3 值不值 19 萬和指說 T2&T3 的價差是在跟車商買路權,好像不是同一件事,我回應的也是後者。
能不能不要自己說過的話都不認,然後轉個話當這件事沒發生過呢?


xboy200 wrote:
而一般消費者根本沒有護航車商的必要的!所以除了工讀生,我想不到第二個可能性!
而且我不是隱射,是明說!有自知之明的人,自然對我的文章有感受!你說是吧~

我從 SYM 到 Ducati,再從本田到山葉,現在繞回光陽,中間還有個水貨商,
都被沒辦法針對內容回應的人明指暗示是工讀生過,工作是有沒有這麼好找?


一般消費者是沒有護航車商的必要,但是一般消費者也沒有故意用假數字抹黑車商的必要,
所以我可不可以說你也是別的廠商派來的工讀生,而不是一般消費者?

拜託,少在那裡玩政治魔人最喜歡的,把跟自己意見相左的人就說成是藍蛆綠吱黨工的無聊遊戲,
針對內容來討論有那麼難嗎?
魯拉拉拉 wrote:
不知道DSNT大能不能回復一下小弟的疑問
我這次很認真地查了歐洲的關稅喔,250-500cc的關稅是6%,可是我發現刺激400ABS在英國只賣台幣18萬耶,還是掛牌上路價喔
這是KYMCO歐洲的網址
http://www.kymco.co.uk/pages/news/kymco-news/kymco-xciting-400i---the-review.htm#.Vmg_ksuheW8
然後我又發現Nikita 300i ABS在英國賣台幣15萬耶....怎麼會這樣呢?

歐洲的部份就另請高明囉....


魯拉拉拉 wrote:
還有我又有驚人的發現哦
http://www.kymcojp.com/products.html
Nikita300i 在日本賣16.9萬耶,而且還有好帥的DOWN TOWN350i,日本賣20萬台幣耶...
怎麼會這樣呢? DSNT大可以幫光陽說明一下嗎?

所以?你又要說單就匯率換算來看,日本賣 20 萬是比台灣賣 23.8 萬再加零利率還要貴?
能不能幫幫忙,該怎麼算的都已經算了那麼多次了,
能不能不要再用那個蠢到爆的單用匯率 x 末端價格來做單細胞比較法行不行?

=====================================================================
話說,都這麼認真查關稅了,
能不能順便告訴我一下在那裡可以找到輸入日本要 17% 關稅的這個資訊呀?
這可是你說要破解我說法的重大關鍵耶
=====================================================================
DSNT wrote:
我說日本政府其實也在保護自家廠商?嗯?
我可是只有說日本政府(或加再上英國)都有獎勵出口,所以外銷免稅的措施,可不是台灣獨有,所以就少拿這點來批評了吧?

至於你有興趣的該國有沒有像 ARTC 的審查單位,
日本 JAIA 協會
的這份資料提供給你自己找找囉
...(恕刪)

免稅之類的獎勵措施跟ATRC式的近乎絕對封鎖的保護,在意義上是不一樣的吧!八萬八的T2,以50%稅金來估的話,買回來稅後為132000,還要算運費或雜費,可能還是有機會低於15萬!但ARTC擋關,就算這些錢繳了,可能還是掛不了牌,或是要付出不成比例的驗車成本!日本車市有沒有這些顯而易見的非關稅障礙?看來你也不知道,就不必給我什麼聯結了,你知道就說,不知道我也不會怪你,但我要批評我國的ARTC,你又不知日本有沒有類似的障礙,是要用什麼立場來說嘴呢?

你說虛假的數字又是指什麼呢?匯率X車價嗎?

DSNT wrote:
是啦,你是沒說台灣是唯一如此幹的國家,只是最後一句很直接的把這種情況拿台灣廠商出來酸而已嘛,是不是?
如果別的國家的廠商也有這種情況,特別要拿這種情況出來酸的意義在哪裡?...(恕刪)

因為我是台灣人啊!台灣的ARTC是直接讓我無法買到KAWASAKI Z 250的主因啊!我能不幹一下嗎?
其實Z300也行啦!日本售價約莫台幣13萬,50%稅金後為19.5萬,雜費加一加也不會是台崎的29.5萬!但ARTC護關,想要這台,只能跟台崎拿了,這樣你也沒感覺的話,大可跳過這題!因為你是無法體會我們的憤怒的!

DSNT wrote:
簡單的事情是不需要複雜化,但是複雜的事情用過於簡化的東西去得出一個莫名其妙的結論,
就是錯的,就是毫無參考性,這點有什麼需要懷疑的嗎?...(恕刪)

什麼地方莫名其妙了?還是你覺得複雜的事情簡化後必定得到莫名其妙的錯誤結論?有「錯誤」你可以直接指出!匯率X車價,即更忽略了其它的因素,你可以把它們加回來然後補充說明,例如T2的八萬八到15萬的過程是怎麼來的?如果你講得有道理,我難道會硬拗?但至少在我倆的討論串裡沒看到你的推導過程,只看到你一昧地強調「簡化」、「錯誤」、「虛假」,你會被質礙是工讀生,恐怕不是空穴來風的哦~

DSNT wrote:
關稅除了保護之外,還有增加我國稅收和劫富濟貧的功用在。
你僅以個人之私去思考關稅的意義,當然只會得到保護車商的這個結論。
關稅不收了,稅收的缺口總要找地方來補,

另外,車商轉嫁關稅成本給老百姓可不 = 稅金是老百姓在繳,不要替代得這麼高興。
你可以不買進口車,就不會被轉嫁到關稅成本,OK?
當然如果你嫌兩陽的車貴,你也是可以不買兩陽的車,最新哈特佛不是有一款 7 萬多的 223 cc 檔車,也可以支持一下囉。

我想我前面也說了,要取消我不買就不會被轉嫁到的關稅其實也不是什麼問題,
但是最好是把我不買還是會被直接拿我繳的稅去做的津貼啦補助啦全部一起取消,然後大家一起看看國內企業是誰沒有穿褲子。
還是那句話,只怕先死的不是國內的兩陽就是了。...(恕刪)

我政府的稅金被拿來劫富濟貧嗎?哈哈~老話一句,我尊重你!

不買車就不會被課一毛稅了!咱們在論車、論政策、論經營,你這項建議不僅離題,而且是浪費你我的時間~

你企圖把稅金和ARTC保護傘跟全國企業綁一起,如果前題是全國大大小小的產業,都有一個類似ARTC的護關機制在撐腰的話,或許還說得通啦!但事實是像國產車商這樣被政府二重、三重保護的產業,在台灣恐怕不是多數!你可以舉例反駁~

DSNT wrote:
買日本 T2 還要加上什麼額外費用,#27 裡就有人提出來了,在這個討論串我都不知道提幾次了好嗎?...(恕刪)

我應該沒有義務要勉強自己拜讀你跟其他網友的討論串吧!是你先找我聊的,難道不能重點式的直接回應我嗎?

DSNT wrote:
我單純就是看不慣有人誇大其詞,把兩台車的價差完全歸在路權的差異上,卻刻意忽略配備上也有差異,
然後再用這個莫名其妙的結論出來做自我延伸,所以才提這點而已。...(恕刪)

就我的理解,大家的意思並不是把價差全數歸在路權差異,而是要你反思,如果拿掉路權差異,例如白黃牌合併為白牌之類的,SB跟T2價差五萬以上或是T3跟T2價差四萬的關鍵是什麼?
R3跟忍3也有六、七萬的價差,但在日本,這兩台車差不到兩萬台幣,你能提出一針見血的解釋嗎?


DSNT wrote:
當然,如果你連為什麼這兩家公司用什麼幣值交易會影響公司決策的這個問題都不懂的話,
你可以問一下那個自詡是外貿人員的魯拉拉,或是問我也可以。...(恕刪)

幹嘛牽拖其他網友呢?這裡是你我的主場,你願意分享,我當然樂於傾聽!
貶值救經濟?但明明有價格僵固性,消費行為自然不會有什麼改變,那又要如何救經濟呢?純粹只是反應在廠商的匯兌損益嗎?

DSNT wrote:
相必你沒有日本長期在留許可,而到目前為止好像觀光簽買不了車的樣子。
找代辦?那可能就不是八萬八可以解決得了囉,更別說目前關稅好像還沒有取消的樣子。...(恕刪)

這你就真的有點天真了!
只要ARTC廢掉,還需要我自己去引進嗎?自然會有代辦人替我服務,同時賺取合理的代辦費用的!
廢ARTC的真諦在於:直接告訴廠商,錢固然要賺,但若是太過份,消費者可以直接越過代理商的而自己拿貨的!而且除了新車,別忘了還有二手車市呢!車價可以低到什麼樣的程度,恐怕不是不瞭解這議題的台灣人可以想像的!其次就是國產車價勢必連動下跌!這才是車友之福!


DSNT wrote:
但是就這次日本光陽的訂價,我個人覺得還要在那裡嫌就過份了,有人舉例子出來,也在 #27 算過給大家看了,
當然日本的保固條件比較好,可是那也是用較高價格換來的。
要我用同樣的價差去買日本多出來的保固服務,抱歉,我實在是做不到。
(還是誰告訴我願意多花 2 萬 4 去買那些保固的,舉手一下?)...(恕刪)

光陽在日本怎麼定價,說實在的干台灣人什麼關係?大家在講的是「相對剝奪感」有很難理解嗎?
明明吃台灣奶水長大的廠商,居然開給小日本更好的條件?是要怎麼說服台灣人不要去介意這事兒?
廢了ARTC,光陽要怎麼讓利小日本,不會有人多說一句不重聽的!因為大家可以自由地直接用消費行動來表達自己的意志!

DSNT wrote:
就當做是日本空車價 v.s 日本空車價了,卻還是顯示出同一台車,日本光陽是比台灣光陽賣得還要貴。

在你們嚷嚷著賣國內廠商賣國外價格都比賣國內價格低時,
說明在日本光陽的訂價來說是賣日本人比較貴的這個事實就是護航?你的護航指控也太廉價了一些。...(恕刪)

日本光陽賣得比台灣光陽還貴,這有什麼好值得說嘴的?我國的進口車,有哪台不是賣得比輸出國貴?我國的出口商品,又有幾項是比內銷價便宜的?看看我們的車商到底被寵到什麼程度了!
你如果記憶尤新的話,我上上篇文章的前二段就說明了外銷價是有可能低於內銷價的!但會被說是護航,理由是因為上篇文章的最後一段,忘記的話請爬文!別亂扣廉價指控的帽子呀!

DSNT wrote:
你僅僅是質疑 T3 不值 19 萬嗎?你的原文如下:
==============================================
T2、T3的差價,咱們居然多花五萬跟車商買路權?政府從中抽到幾根毛?
==============================================
質疑 T3 值不值 19 萬和指說 T2&T3 的價差是在跟車商買路權,好像不是同一件事,我回應的也是後者。
能不能不要自己說過的話都不認,然後轉個話當這件事沒發生過呢?
...(恕刪)

你放心,如果連說過的話都不敢認,我也沒那個臉皮在01發這麼多文章!
T3不值19萬!夠清楚了吧!你不認同,我尊重你!T2T3的價差是來「買」路權?就算三陽總公司也不會接受這種說法的!但兩台車的配備差距除了ABS跟27CC的排氣量,還有嗎?如果白黃牌合併白牌,三陽T3還「敢」開價19萬?你別問我憑什麼說三陽不敢啦!因為我壓根認為三陽就是看準有些消費者心甘情願為路權而補上這筆價差,所以才這樣定價啦!我沒証據,你不認同,我尊重!你能提出實証,我靜待指教~

DSNT wrote:
所以我可不可以說你也是別的廠商派來的工讀生,而不是一般消費者?

少在那裡玩政治魔人最喜歡的,把跟自己意見相左的人就說成是藍蛆綠吱黨工的無聊遊戲,
針對內容來討論有那麼難嗎?
...(恕刪)

空口說白話是每個人的自由!但若會在意旁人譏笑的言光,就要輔以合乎邏輯、常理的論述加以佐証,如此便能暢所欲言,無所拘泥!
我比較好奇的是你覺得我是那間廠商派來的呢?我是真好奇,你大可放心直說,我不會生氣的!只是國產商、代理商,差不多都被我點過名了,應該都得罪光了…

回文時間:01:33,不曉得打了多少字了,你覺得我是無聊?還是調皮搗蛋鬧網友?這樣「浪費生命」有薪水可以拿嗎?
理論上大家都是文明人,如果你說的有道理,我會虛心接受指教!就算你沒有道理,跟我立場相反,我也還是會保持一定的風度跟禮儀!但如果你的發文是會讓其他網友感受不舒服的,那你就要有接受別人用相同的方式對待你的心理準備!
一言一中,千言無用!你好自為之!


xboy200 wrote:
T2的八萬八到15萬的過程是怎麼來的?如果你講得有道理,我難道會硬拗?但至少在我倆的討論串裡沒看到你的推導過程,
只看到你一昧地強調「簡化」、「錯誤」、「虛假」,你會被質礙...(恕刪)


X大何必認真

您都知道那是蛇麼咖小了

一開始嗆網友沒資料 沒數據

有了數字後又只會挑好看的算

在日本賣東西原來成本只有消費稅

不用營業稅跟貨物稅喔

還一副自以為神人救世見

還不是躲在魔王後面搖旗 炒風向



exceedmark wrote:
各位這麼認真蓋樓?
為一家沒有夢想(只求賺錢)的工廠?
我是覺得浪費資源啦!

其實看一些車(網)小朋友的程度指標是非常容易分辨的!
就拿車測這事來說吧!你把它廢了?那福斯集團生產的柴油引擎,
以後都歸給你們了;換你們來替台灣的空氣把關囉!

這種程度?就省省吧!...(恕刪)


e大所說有理

不管是保皇派 工讀生 或是網酸

無論誰戰勝了

兩陽還是爽爽賺

已哭 bj4



其實國產車就是把台灣人當盤子
然後政府是幫兇
事情就醬簡單orz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