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ea2007 wrote:也還好TMAX530也是在歐洲發表在歐洲賣了一段時間後才在日本上市甚至台灣都比日本早而且台灣車廠很多250cc以上的車都這樣.............(恕刪) TMAX是在日本生產嗎?如果是的話,那也是很奇怪…這台k50是台灣製造的,但本國卻無法跟東京同步上市,我想其中一定有什麼特別的用意,否則應該不會刻意冷落台灣市場才是~
xboy200 wrote:這台k50是台灣製造的,但本國卻無法跟東京同步上市,我想其中一定有什麼特別的用意,否則應該不會刻意冷落台灣市場才是~...(恕刪) 這...K50不是概念車而已嗎?何時量產了?既然還沒量產,哪來本國卻無法跟東京同步上市之說?再說,台灣大羊的市場才多大?訴求是外國的市場,所以在國外先發表也就不足為奇啦!
9543 wrote:再說,台灣大羊的市場才多大?訴求是外國的市場,所以在國外先發表也就不足為奇啦!...(恕刪) tmax的日本市場也不大嗎?台灣本地製造卻無法與國外市場同步上市,這應該很奇怪吧!不知道有什麼學問在裡頭…?
翻了Y牌維修手冊,感覺越看越眼熟大端跟曲軸頸也都是用軸瓦,只不過少了平衡缸、平衡缸連桿跟平衡缸活塞,用平衡軸代替汽缸頭排氣偏向一邊的設計,凸輪軸蓋、凸輪內鍊(編號4元件)及內鍊張力器(編號2元件)位置都很類似CVT總成(編號4綠框)與濕式離合器位置(編號5紅框)的配置也很類似,編號3是機油室節溫器(標示2元件)都在缸頭上,只有水幫浦(標示4元件)往前移動到接近機油濾心位置啟動馬達位置及後方固定腳座設計傳動蓋(編號8元件)設計,內部盤子與風葉設計往皮帶終傳的傳動齒輪箱大小齒輪設計,右下框說明編號3跟5的大小齒輪相疊方式,編號3齒輪與離合器輸出齒嚙合,編號5齒輪與皮帶終傳輸出軸編號7齒輪嚙合另外是否跟C600/C650GT引擎有淵源?引擎部分長度外觀都差很多,內鍊所在位置也不同C600/C650GT引擎內部,曲軸帶動發電機,然後使用鍊條與CVT普利盤軸相接,而不是曲軸同時帶動發電機與普利盤乾式離合器設置在開閉盤內側,然後是終傳鍊條的齒輪箱K50後搖臂避震器設計就屬於C600/C650GT的設計,而非TMAX的下置避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