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AK550 VS TMAX直線加速

痾痾,討論熱烈到有點傻眼,答案不是很明顯了嗎,哈哈哈哈哈哈哈
米格魯 wrote:
從外表到骨子抄襲?你研究這麼透策?那就趕快提告啊!...(恕刪)


外表有沒有抄襲
明眼人心裡有數
https://imgur.com/ljLGR59
米格魯 wrote: 怪了!用看的!看...(恕刪)



你沒聽過"專利過期"這名詞嗎?AK大約是2012年開始研發,那個時間點剛好離老媽發表11年!不會很巧嗎?(專利時間通常是10~15年)....如果當初yamaha有申請專利的話!
        更巧的是,皮帶,骨架角度,齒盤,主車架形狀,濕離...等都幾乎一個樣!(速克達做濕離是T媽首創的),我是不曉得這算不算抄襲啦?甚至軸距都和12~16T媽同為1580mm!是光陽自己算出來的?還是T媽託夢的?這就不得而知啦!聽說AK的普利盤能直上T媽馬路喜的改裝盤,皮帶和齒盤也能直上!我也不確定,只是聽說而已!
         不過還蠻期待光陽挑戰R1M啦!贏個T媽沒什麼好光榮的,人家都賣了17年了!能挑戰R1M才是光榮,才值得高潮啦!

        

york_chiayi wrote:
外表有沒有抄襲明眼...(恕刪)

前陣子拿ak550的車身側面圖片給我老婆看問她是什麼車,她回答我tmax啊...
自己常常在坐的車都還會認錯,有沒有抄襲,我們心中已有了答案

車頭是不像,ak車頭那線條.....搞的很複雜銳利,實在不敢恭維
JamesWK wrote:
沒有政府保護傘,這家三流廠商要拿什麼與人家競爭....?
模仿,抄襲,低價,這樣叫做競爭??真是厲害,大開眼界了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

事實就擺在眼前,世界一流的大廠是創造新的商機,這才是品牌真正的價值,而不是跟在後頭複製商機,更不是在公路上比試~~!

世界知名大廠之間的"競爭",都是建構在新技術的開發,只有三流的廠牌才會"沿用"別人多年前的KnowHow,再以低價進行所謂的"競爭"然後再加上護航來掩蓋

沒有品牌價值的公司,只能在受保護的環境下活著,無論再怎麼努力打字護航也改變不了的事實!!...(恕刪)

2012年早已獲BMW肯定代工BMW大羊技術為國產之最
BMW為何不找國產其他廠商代工,因為其他廠商沒這能力
或者你也要說BMW機車為三流廠商然後大笑
還有看看BMW機車歷史應該比YAMAHA機車早數十年以上你也要稱為三流廠商嗎?



CHEN888999 wrote:

2012年早已獲BMW肯定代工BMW大羊技術為國產之最
BMW為何不找國產其他廠商代工,因為其他廠商沒這能力
或者你也要說BMW機車為三流廠商然後大笑
還有看看BMW機車歷史應該比YAMAHA機車早數十年以上你也要稱為三流廠商嗎?



為何不找其他廠商代工?

我覺得是日本大廠:本田、山葉、鈴木,有他們自己堅持

而且他們設計出來的廠車,在GP賽事,又不輸歡洲車

幹嘛!淪落幫人代工,頂多是來技術交流

找光陽代工......;應該是技術尚可,重點價錢比較........

難道你會覺得,光陽的核心技術比 本田、山葉、鈴木 強?!?!

難道幫一流廠商代工就成為一流廠商?!?!

Enadle wrote:
為何不找其他廠商代工?

我覺得是日本大廠:本田、山葉、鈴木,有他們自己堅持

而且他們設計出來的廠車,在GP賽事,又不輸歡洲車

幹嘛!淪落幫人代工,頂多是來技術交流

找光陽代工......;應該是技術尚可,重點價錢比較........

難道你會覺得,光陽的核心技術比 本田、山葉、鈴木 強?!?!

難道幫一流廠商代工就成為一流廠商?!?!


在台灣大羊製造台葉,台鈴就是技術不夠
GP賽事的競技引擎是檔車
專為競技用,且引擎壽命能夠撐完比賽奪冠就夠了
與市售車來講用料差十萬八千里,是不是MOTOGP看太多
在台灣大羊製造領域上光陽就是比台葉,台鈴強太多了技術領先
一流廠商的BMW難道會去找比光陽技術差的四流或五流廠商代工嗎?
CHEN888999 wrote:
在台灣大羊製造台葉...(恕刪)

曾經代工過
又怎樣

代工只是要降低母公司成本

又不是曾代工過
就等於或者超越

拿光陽跟BMW比
會不會笑死德國人

拿滑坡謬誤來說服別人
會不會勉強

週末還要加班
真是太辛苦了


CHEN888999 wrote:

在台灣大羊製造台葉,台鈴就是技術不夠
GP賽事的競技引擎是檔車
專為競技用,且引擎壽命能夠撐完比賽奪冠就夠了
與市售車來講用料差十萬八千里,是不是MOTOGP看太多
在台灣大羊製造領域上光陽就是比台葉,台鈴強太多了技術領先
一流廠商的BMW難道會去找比光陽技術差的四流或五流廠商代工嗎?



比光陽技術差的四流或五流廠商代工?!?!

台葉、台鈴,有日本的山葉、鈴木持股

BMW要代工,也要跟日本談,怎麼可能繞過日本,跟台灣談



即然你覺得光陽技術一流

引擎壽命能夠撐完比賽奪冠就夠了

那是不是我可以期待GP賽事,有KYCOM廠車參加比賽






JamesWK wrote:
性能好...?依然...(恕刪)


不討論國內國外售價差異。

性能好就應該定價比其他廠牌高這點其實很有爭議。
簡單用四輪舉個例子:
Ford Mondeo 240和Benz C180
性能配備Mondeo 甩 C180, 但定價卻比C180低很多。
再用同集團的來對比:
Lexus NX和Toyota RAV4
也是相同道理。

這就是品牌溢價的影響力。

Kymco作為後來者, 品牌沒有其他廠牌的影響力, 只能以低價的方式切入市場, 爭取市佔率和曝光度。
同以前的哈特佛一樣。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