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200 wrote:
恭喜,你答對了
我每天跑台崎經銷,一層一層的撥削已經麻痺
真當代理商經銷商這麼好賺喔
錢都跑到政府口袋不知道嗎?
老實說我知道台灣的高稅率是造成目前車價逐年攀升的幫兇"之一",
剛好大大您是業內人士,還希望你不吝解答疑惑。
為何國外售價約台幣165000的車到台灣會變345000?
而165000是美國的店頭零售價哦,我就當它是總代理的成本價好了。
之前有人分享過了,稅金是到港稅前價格約4x%,拉高算45%好了。
ARTC的驗車規費+(喝茶費),一臺抓20000的規費吧?!
165000 * 1.45 + 20000 無條件進位約等於 260000元
其實抓得滿鬆的。如果說數字落差很大,或有隱性成本是我們外行人不知道的?
請大大曉以大義,不然小弟外行人只能判斷總代理一台車是抓到約30%的利潤?
還是說台崎福利薪水超好,所以人事成本很高?
lee0313 wrote:
為何國外售價約台幣165000的車到台灣會變345000?
而165000是美國的店頭零售價哦,我就當它是總代理的成本價好了。
之前有人分享過了,稅金是到港稅前價格約4x%,拉高算45%好了。
ARTC的驗車規費+(喝茶費),一臺抓20000的規費吧?!
165000 * 1.45 + 20000 無條件進位約等於 260000元
其實抓得滿鬆的。如果說數字落差很大,或有隱性成本是我們外行人不知道的?
請大大曉以大義,不然小弟外行人只能判斷總代理一台車是抓到約30%的利潤?
還是說台崎福利薪水超好,所以人事成本很高?
以台崎的售價 345,000 來換算你的估算值 260,000,利潤大概是 32.69%。
這個時候就有以下的問題了:
1. 你覺得 32.69% 的利潤是很高到可以讓人覺得台崎福利薪水超好嗎?
老實說,對於這種有技工的店,我覺得車價從取得成本 +20%~30% 尚屬合理,
(抱歉我是屬於技術無價觀念,藍領可是很重要的)
32.69% 對我來說只能算得上高標一點而已,但是這個數字看起來我猜你不能接受。
2. 你是直接跟台崎買車嗎?貌似不是,那麼這個 32.69% 又怎麼會是都算在台崎頭上?
我想至少要分成兩塊應該你可以同意,甚至是不是有可能要分成三塊我就不知道了。
台崎以進口代理商的身份,很偷懶一個技工都不請的話,我假設固定費用是 10%,
如果台崎一毛都不賺,可算出下一手利潤是 20.6% (可不是 22.69%喲)
如果台崎賺個 5%,下一手利潤是 13.2%,這才是下一層的經銷商賺的,甚至再分給下下一層。
很好賺嗎?我不認為,你覺得呢?
Visitante wrote:
好賺,超好賺,不是嗎?
30趴利潤還好,超商也差不多這個利潤。
可是台崎不只商品要賺30趴,連維修保養也賺個30趴,兩頭賺!
技術無價?藝術品啊?
人家公道價是八萬一,你無價?
你台崎維修工資免費,再來談30趴利潤是否合理!
真搞不懂,竟會有消費者站在廠商的立場講話,不知是否會擔心商人賺得不夠多?
拿超商抓的利潤和機車店甚至是重車店抓的利潤%來比,你認真的?不是吧..
不只台崎,你去哪一家賣耐久財的公司或行業給人保養不用給人賺維修保養費的?
版上相信有很多人維修保養都自己來,1% 也不給經銷商賺,
你有本事的話就請你照著辦,做不到的話就付錢讓人家賺這種事天經地義。
要人家維修工資免費的條件下賺你取得成本的 30% 才叫合理?
我倒是敢說給讓店家賺取得成本的 50% 但是以後的維修工資都免費還沒有店家敢做你信不信?
耗材都照一般行情賣還不用照成本賣你問問看幾家店家敢這樣開條件,
光是人家三不五時車子到你店家晃晃要你檢查東檢查西你就飽了,
最尷尬的是你檢查完工資免費還得笑笑送人家出門,人家自己回家換耗材的生意你做得下去?
我說,我是不知道你是太急著回文章還是刻意忽略啦,
明明最後一段還有提到這個 % 數不只是台崎賺的部份你倒是提都沒提,是為什麼呢?
今天如果你只是要有人幫你無視常理只要廠商有賺都要出聲幹樵的話,說一聲沒關係。
但是今天如果你是要討論事情的,總不能對自己無益的地方都略過不提,
這樣子的文只是發來自爽的,對瞭解事情的原因一點幫助都沒有。
我的文不是發給只知道站在對立面去看事情,而是讓想通盤瞭解一下事情原因的人看的,謝謝喔。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