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 Honda Asia and Oceania Motorcycle Technician Skill Contest 亞洲與大洋洲技師技藝競賽(後簡稱為亞大技藝競賽),今年 12 月中旬於菲律賓的八打雁省(Batangas)熱烈展開,而我們也有幸受到 Honda Motorcycle Taiwan 台本的邀請,一同隨行前往,完整參與並記錄下這難得的盛會。

亞大技藝競賽作為全球賽的前哨戰,每兩年舉辦一次,各國菁英摩拳擦掌,都希望能從各組脫穎而出,爭取那張通往四年一度世界賽的珍貴門票。今年共有 13 個國家,共計 44 位頂尖好手參與本次賽事,規模之大是亞大技藝競賽自 2001 年舉辦至今,參賽國家最多、戰況最為激烈的一屆。
- COM-1組指定車型
- COM-2組指定車型
- FUN組指定車型

而今年的比賽項目也與過去有些不同,除了固有的學科紙筆測驗,術科基礎保養、故障排除與計時賽外,今年還加入了類似台灣 S-CON 服務技能競賽的 OFF-vehicle 單體環節,但詳細的關卡內容都要到比賽當天才會揭曉,不熟悉的車款與初次登場的比賽環節,大量的不確定性讓選手賽前備賽的難度大幅提升。
本次亞大技藝競賽的賽程同樣為期三天,第一天會先進行選手報到,隨後展開考驗理論知識的學科紙筆測驗,測驗結束後會簡單進行開幕儀式的彩排,最後則是讓選手熟悉環境的考場確認。第二天一早為正式開幕式,隆重的開幕儀式結束後,隨即進行速克達 COM-1 組的比賽,下午則是速克達 COM-2 組的比賽。第三天早上為大型重機 FUN 組的競技時間,各國好手將在這個舞台上大展身手,下午則是進行全體選手 OFF-vehicle 的單體環節,考驗選手們的基本功。賽程安排的相當緊湊,加上選手下榻的飯店與比賽場地有著約莫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導致參賽選手早上四點就必須起床梳洗,六點半準時發車,出發前往會場。這堪比戰鬥營的精實行程,不說這是技藝競賽,還以為是抽中教召了呢...
- 台灣代表隊成員
- 吳圳昇技師
- 李翊慆技師
- 參賽隊伍眾多
- 教練迅速翻閱賽事簡報
- 教練與選手同步資訊
- 賽前簡報
- 翻譯協助提問與溝通

早上八點半左右,賽前簡報準時開始,除了介紹本次亞大技藝競賽的組織架構外,也再次提及亞大是世界賽的前哨戰,希望各國選手都能拿出最好的狀態,全力以赴,爭取 2027 年世界賽的參賽門票,為國爭光。此外,注重工安的本田,不免俗的還是幫大家上了一趟工安課,仔細介紹了疏散動線、集合點等災防資訊,確保賽事安全無虞。不過其中最令人感到意外的一點是,本次技藝競賽無論是比賽工位還是考官都是預先指定,而非現場抽籤,這點與過去的參賽經驗有些出入。

簡報結束後,官方人員隨即開始清場,因為半小時後同一場地,將成為學科紙筆測驗的戰場。學科測驗採用不分組,全組別技師同場較量的方式進行,考試時間為 60 分鐘,共有 50 道考題,題目內容涵蓋基本觀念、維修手冊內容以及部分的計算題,考驗著技師們的知識儲備。試題本分為兩份,一份為英文版,另一份則是受試者使用語言的譯本,讓選手能更專注在題目本身。
- 考試側拍_1
- 考試側拍_2
- 工位佈局_1
- 工位佈局_2
- 工位佈局_3
- 工位佈局_4
- 工位佈局_5
- 熟悉車輛
- 確認車況_1
- 確認車況_2
- 確認工具
- 時間緊迫
- 苦中作樂
- 競爭對手圍觀_1
- 競爭對手圍觀_2
- 三道關卡
- 限時十分鐘

賽程進入第二天,因為台灣代表隊並沒有參加 COM-1 與 COM-2 的組別,因此第二天的賽程台灣隊其實只需要出席開幕式的部分,但畢竟就算只是觀賽也是難得的經驗,此外也能從不同組別的出題方式,推敲出本次裁判出題的邏輯與脈絡,以預估出正賽可能的考點。
- 開幕式
- 台灣代表隊
- 參賽選手

開幕式結束後,緊接著登場的是 COM-1 組別的術科測試,戰火一觸即發。本次術科分為基礎保養與故障排除,以及計時賽兩大部分,基礎保養中將會暗藏六個異常點,,技師們需要依照標準工作流程,按部就班地完成全部的例行保養點檢,同時也必須找出並且修正這六個異常點;故障排除環節則會有兩個問題點,技師必須運用自身的專業知識與經驗,找出這兩個問題點並予以排除。技師可以自由選擇要先進行基礎保養還是故障排除,而整體的操作時間則需要在 85 分鐘以內完成,分秒必爭,考驗著技師們的策略與效率。

基礎保養與故障排除結束後,裁判將會迅速地回復場地,準備進行緊張刺激的計時賽,計時賽將會有明確的任務項目,技師必須要在短短 15 分鐘內理解該項任務並且完成施工跑。術科項目的評分依據除了看幾項關鍵課題完成與否,也會視技師操作的確實程度,以及有無符合本田的 3S 原則: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 而斟酌給分,所以並不是單純的比拼手腳快慢,而是考驗技師整體的專業素養與工作態度。
- 比賽花絮_1
- 比賽花絮_2
- 比賽花絮_3
- 比賽花絮_4
- 比賽花絮_5
- 比賽花絮_6
- 比賽花絮_7
- 比賽花絮_8

比賽進入第三天,眾所矚目的 FUN 組比賽於早上 8 點 50 分準時展開,讓人有些意外的是,車輛的狀態與第一天看考場時並不相同,油箱並沒有如同預期般抬起,原本以為能夠使用的頂車機也被告知不能操作,在錯愕與不確定中,考官舉起了代表一切就緒的綠旗,並將計時器歸零,限時 85 分鐘的激鬥正式展開!

比賽開始的槍聲響起,台灣代表隊的兩位技師皆不約而同地選擇由保養項目著手,展現了沉著應戰的態度,而主要的競爭對手韓國隊與泰國隊,則是由故障排除項目開始,試圖搶佔先機。台灣代表隊在保養項目展現了行雲流水般的技術,迅速且有條不紊的推進進度,而韓國隊的選手則是在比賽進行不到 15 分鐘時,如銳利地找到了第一個故障,故障項目應該為啟動繼電器故障,更換繼電器後車輛便能順利發動,看似拔得頭籌,但發動後隨即發現第二個故障點:大燈不亮,比賽頓時陷入膠著。

比賽進行約 20 分鐘,台灣代表隊的 吳圳昇 技師俐落地完成了全數的保養項目,開始著手進行車輛故障排除,穩定的節奏展現出精湛技藝。幾分鐘後,台灣代表隊的另一名技師 李翊慆 也完成了保養項目,開始進行故障排查,沒多久便率先查出大燈不亮的故障點為大燈保險絲斷開,更換保險絲即可排除。而與此同時,原本領先的韓國隊技師則是繞了遠路,卸下了整組燈具卻沒能找到故障點,陷入了苦戰之中。

在韓國隊選手看著大燈發愁,找不著頭緒時,吳圳昇 技師,按部就班的成功查出啟動繼電器故障,並迅速排除,成為全場第三位成功發動車輛的選手。而與其他對手不同的是,吳圳昇 技師只花了不到五分鐘時間便迅速排查出大燈的故障點,加上比賽開始時是以保養起手,因此在兩項故障成功攻克後,基本已經宣告完工,最終考官揮旗宣告通關,全程僅用時 35 分鐘,超乎想像的俐落手腳與精準判斷,讓各國觀賽嘉賓爆出如雷般的掌聲與讚嘆!

而另一邊就比較可惜了,李翊慆 技師雖然率先找出了大燈的故障點,但卻在啟動繼電器關卡中箭落馬,雖然有針對啟動繼電器進行排查與交叉測試,但因為一時疏忽,在該處卡關,最終沒能完成此項故障排除,功虧一簣,令人扼腕。整體而言,從通關人數來看,FUN 組的術科測試難度介於 COM-1 與 COM-2 之間,略難於 COM-1,但不如 COM-2 那般刁鑽,考驗的是選手的細心與穩定性。
- 單體關卡_緊固
- 單體關卡_組裝與拆卸
- 單體關卡_電路
- 單體緊固關卡測驗_1
- 單體緊固關卡測驗_2
- 單體組裝與拆卸關卡測驗_1
- 單體組裝與拆卸關卡測驗_2
- 單體電路關卡測驗_1
- 單體電路關卡測驗_2

必須說,單體這個環節是真的不簡單,難度超乎想像,雖然都是些看似基本的常規項目,但複雜的施工指示與緊迫的時間壓力,如同無形的枷鎖,讓技師們倍感壓力。部分技師無法在時間內完成關卡,手忙腳亂,更多的是雖然在時間內完成了施作,卻做錯了順序或是漏掉了某些題本上的重要指示,導致功虧一簣。最終全場 44 位頂尖技師,能見到考官手中那隻代表達陣的綠旗飄揚的卻不足 10 位,能成功連闖三關的更是一個也沒有,單體環節的難度之高可見一斑,也為這場技藝競賽增添了更多的不確定性與戲劇性。
- COM-1組別前三名
- COM-2組別前三名
- FUN組別前三名

很遺憾台灣代表隊在這次亞大技藝競賽中,雖然在術科的基礎保養與故障排除環節中表現亮眼,展現了高超的技巧與速度,但最終仍無緣前三,鎩羽而歸。賽後我們也訪問到了當天的裁判 Mai-Wisit,想了解台灣代表隊主要的失分原因,裁判表示,台灣代表隊的成績其實非常接近前三,技師的速度確實相當迅速,令人印象深刻,但由於過於快速地發現問題,也讓技師跳過了部分該排查的環節,因此少拿了一些分數,成為了致勝的關鍵。老實說,當下聽到這樣的說法,真的是讓人很難接受,難道做得快也有錯嗎?但事後在整理本次比賽的完整成績時,才意外發現,本次三個組別奪冠的技師,確實都不是各組中完成速度最快,甚至像是部分韓國隊的技師,壓根就沒成功排除大燈的故障,但發現故障後,他展現了鉅細靡遺、按部就班的完整排查流程,反而讓他拿到了組別第三的名次,這個結果也讓人重新思考比賽的評分標準與致勝關鍵。

雖然台灣代表隊今年沒能得名,但也別急著灰心喪志,2026 年還有機會,捲土重來未可知!下一屆亞大技藝競賽已經公告將於印尼登場,屆時台灣的選手必然會帶著更豐富的比賽經驗,與更周全的準備,記取本次賽事的經驗與教訓,再次力拼組別冠軍的榮耀,爭奪 2027 年世界賽的入場資格,讓台灣的技藝之光在國際舞台上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