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本田重機引進台灣也快三個月了,想當初聽到本田要引進台灣心中的興奮,到得知引進車種時的失望,以及價格公布時的錯愕,令人如今想想其實是自己太天真,本田對台灣一直是相當的不友善,從三陽時期一直不提供雙凸輪軸VTEC引擎給台灣市場,到台彎本田時期高價與陽春配備的汽車。這一波本田機車的售價與引進車種,不禁讓我猜測台本對引進重機心態,是否為(你們著些盤仔,還不感激我賣給你世界上這麼高級的車,至於售價那是我看得起你才賣你這個價格。)
前面我說過我對引進的車款失望,是因為這些車種明顯的其銷售目標為有錢的本田死忠粉絲,都是本田力行Cost reduction下的產物,雙缸前單碟的NC車系、取消倒置前叉CBR650F、只有雙缸的CBR500R、GOLDWING陽春版GOLDWING F6C,當然有人或許會說,雙缸省油,單碟影響煞車性能並不大,陽春車也不錯,實用就好,可是各位看倌,買重機從來就不是講什麼實用,否則買車子不是更好,更何況其售價又是令人髮指的高,對我來說CB400車系是我唯一想買的本田機車,因為它是本田瘋狂追求技術突破時期遺留至今的車,可惜沒引進,有人說是驗不過,笑話!貿易商是怎麼驗過的,CB1100又是怎麼驗過的。而VFR車系未引進也令我感到相當遺憾,。
我知道很多人說重機不是必需品,嫌貴可以不買,只不過本田這種把人當冤大頭的售價實在令人很生氣,當然有人會對其售價辯解說是關稅與ARTC驗車等費用,我必須指出本田引進機車並不像水貨商需要逐車檢驗,而本田成本與建議售價的差距非查大,難道你以為日本與歐洲店面與人事成本會比台灣高嗎?本田你定價愛定多高就定多高,但是你與其他廠家的差價請比照你日本國內!
這次標題其實是我引用[日經技術在線]的一篇文章標題,文章裡面談到本田近年衰敗因素與力圖振作,當然目前還是進行式,可是個人認為以目前台本的種種行為看來,這是一個日暮西山的企業。
loner2356 wrote:
轉眼間本田重機引進...(恕刪)
台本引進重機快三個月了,就那六款車,不斷的在mobile01,yahoo及小老婆那邊打打廣告,已經失望到不會失望了,討論到不想討論了,放下吧!就這樣。
價格不合理的高,是因為市場被壟斷。我認為這裡有兩件事是政府該做的:
1. 取消造成市場壟斷的原因
重機價格為何居高不下?因為就那幾家公司在賣。撇開原廠代理不談,連水貨商的價格也都是離譜的高。現今台灣有著少量進口需逐車檢驗與高關稅這樣的種種障礙,使進口重機銷售變成一個門檻相當高的行業,甚至連民眾自行進口一台都成了不可能的任務,只好任由少數的進口商漫天開價。要解決這個問題,政府應該降低進口重機檢驗上路的難度,並廣設檢驗機構,調降關稅。
2. 政府對於穩定物價做得太少,總丟給自由市場機制
台灣政府長期以來對於穩定物價,可說幾乎沒在管理。颱風還沒來,災情還沒發生,菜價就先飆漲,政府也視若無睹。其實政府可以修法,強制規範進口商品價格必須與其他國家的價格處在類似的水平,若有異常高價,必須要廠商提出解釋,解釋不通就必須降價。若不這樣做,就算今天關稅降到0,進口商還是把降低關稅的獲利全裝進口袋哩,也不會降價,反正他已經壟斷市場,你拿他沒轍。
政府一直把"舶來品"當成是有錢人才會去買的東西。這種幾乎是50年前的思維,到了今天仍未改變。既然是有錢人才會去買的東西,貴一點有甚麼關係?其實以台灣的環境,我們食衣住行育樂,哪一樣東西不會跟進口物資扯上關係?但除非破除這個觀念,否則何止重機,台灣價格不合理的舶來品多的是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