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FR800 調鏈條張力

根據 Haynes 維修手冊,原廠用的是 110 目的 DID50VA8,小弟換成 DID530VX 騎了 1300km,做第一次調節
VFR800 調鏈條張力

原廠的車主手冊 (Owner's manual) 對於鏈條的章節描述如下。
P158 鏈條游隙在 25-35mm
VFR800 調鏈條張力

P159 17mm 螺栓的緊固扭力是 74nm 或 7.5kgm
VFR800 調鏈條張力

P169 定期潤滑鏈條
VFR800 調鏈條張力

實在有點簡陋,所以小弟找了原廠的技師手冊 (Service Manual),稍微詳細些,至少告訴你量測的點
VFR800 調鏈條張力

但是有個問題,不論怎麼量,25-35mm 的游隙,都會磨到搖臂

這張是卷尺直接頂著搖臂,小軸中心約在 34mm 處
VFR800 調鏈條張力

這張是卷尺頂著裝在搖臂的橡膠片,小軸中心約在 29mm 處;換句話說,搖臂的橡膠片有 5mm 的厚度
VFR800 調鏈條張力

如果我在鬆弛狀態將鏈條向上頂 35mm,一定撞搖臂的金屬部分
如果我在鬆弛狀態將鏈條向上頂 25mm,應該是勉強接觸橡膠部分
VFR800 調鏈條張力

但是考慮人坐上去以後,鏈條會再拉緊些,所以實際應該不會碰到

小弟的扭力扳手只到 55nm,這裡要 74nm 或 7.5kgm。小弟的扳桿長度只有 0.45m (Koken 4768N-450),至少也要出 15 公斤的力。我怕拿捏不準,乾脆畫兩條線做標示,以技師前次換鏈條之後鎖固的扭力為準,也不會錯
VFR800 調鏈條張力

檢查旋出來的螺栓,螺牙部分的潤滑脂有點乾,補回一些
VFR800 調鏈條張力

接下來就是調整,用原廠工具包裡的鉤頭扳手拉動後花轂的齒槽,逆緊順鬆。做了一番試驗後,量測鬆弛度。

我把量測點向前推些,鏈條向上頂的小軸刻度是 20mm
VFR800 調鏈條張力

鏈條向下壓的小軸刻度是 48mm (暫時忽視視角造成的讀數差異)
VFR800 調鏈條張力

前齒中心到後齒中心約 70 吋,70/2=35,約莫就是原廠技師手冊的箭頭標示處。若把量測點推回原廠規定的地方,48-20=28mm 的讀數應該還會放大一些,理論上是符合 25-35mm 規定的。

幾件事值得註記:
1. 工具包裡的鉤頭扳手,容易與握柄分離,不是很好使用。
2. 用鉤頭扳手拉住後花轂,一手檢查鏈條之後,改拿工具鎖緊螺栓時,手勢要多研究,免得干涉。
3. 後花轂動一點點 (例如 2~3mm),前面的鏈條張力就會明顯改變,滿細緻的。
2014-10-23 11:13 發佈
文章關鍵字 VFR800
調節鏈張力可以順便檢查後齒盤的壽命,看來還很長


另外一個可以順便做的是後避震器的阻尼回彈速度


位於鏈條前段旁邊的連桿上方


看來先要洗過才不會弄髒手


原廠預設在慢,也就是 Hard


本地的道路,鋪得還算平,應該是沒必要調快。
補充1:查了外國論壇,據說測量單搖臂的鏈條張力時,讓側架落地,抓 25-35mm。用主腳架只是方便尋找鏈條最緊的點。但我還是覺得立中柱,在單搖臂能給鏈條最大間隙的地方,上下拉扯一英吋比較直觀。

補充2:騎乘 16km 感想是換檔扎實加速飽滿,並無拉扯感或異音,看來小弟立中柱抓最自由處 2.8cm 是可行的方法。

照著維修手冊施作是很有樂趣跟成就感的,大大在香港還能堅守這點真的是很讚。
開版大哥這麼有心自己保養維護, 又這麼熱心分享, 現在真的不多了.

我也來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

1. 扭力板手我也有買, 很便宜, 台幣1300就很夠用了.
通常我自己會用到的只有:
鍊條調整螺絲扭力: 47 ft.lb
機油濾心扭力: 13 ft.lb
卸油螺絲扭力: 21 ft.lb
以上是我的Z1000SX的原廠規格, 話說也奇怪,
對照您的VFR800 似乎機油濾心和卸油螺絲的鎖緊扭力不同!? 怪怪...

2. 我自己保養鍊條, 大約每次騎 200KM 以上回來都會重新上油, 認真一點的話應該是騎一次上油一次.
若不是常常大力急催重油門, 鍊條還不至於太早就鬆弛(基本上都超過 1000KM 以上才需要調整)
可以用一張 A4 白紙, 畫好 2-3cm 的刻度標記, 當作調整鍊條的檢查工具, 就不用每次都用捲尺了.
不過我後來也很少用量的, 都是在上油保養鍊條的時候, 用手指頭壓壓鍊條, 大約大約檢查而已,
會輕微觸摸到搖臂(中間還有間隔的塑膠的導鍊器)為準; 否則調太緊的話鍊條會提早掛點
(我新車的鏈條就因為每次習慣調整太緊, 兩萬一千公里就下課了).

至於鍊條油...我用過很多很多種, 包含福士乾性的, RK, 美式馬, 85W140 小綿羊用的齒輪油...
還有耐高溫鋰基噴射黃油, 最後我自己覺得最好用的是 BECHEM CU250 德國倍可鏈條油.
我買小瓶裝的用擠滴的, 自己覺得比大罐的瓦斯噴灌的好用 (價格較低, 用量較省).
其實假如每次騎兩百公里左右都每次上油的話, 85W140 的齒輪油, 耐高溫噴射黃油, 以及 BECHEM CU250 其實都差不多...
要注意的是: 上油以後我都還再擦鍊條擦乾淨, 不要讓鍊條濕漉漉的以免黏上了灰塵沙子...同時也將黑黑的鏈條擦拭乾淨.
另外若是買瓦斯噴霧罐的鏈條油, 要注意不要噴到後煞車碟盤, 否則會毀掉來令片(最好是用酒精清潔劑擦拭後碟盤才收工...)

3. 換檔若沒有乾淨俐落, 通常第一個原因是調整離合器線的行程, 第二個原因是鍊條鬆緊度需要調整, 第三個才是機油老化了必須更換.

以上, 都是慢慢學慢慢累積的自己的經驗...提供參考.






Calmradio wrote:
根據 Haynes ...(恕刪)
Maxima 好像不錯,但是本地沒賣。鏈條油我只用過 PJ1 藍罐和 Belray Super Clean。

培力滿好用的,罐內氣體充足,一次按一小點,噴出來的量剛好可以潤滑一個鏈目,而那白色的液體滲透力很強,你可以見到它沿著金屬蔓延進去,然後白色是很好的指標,只要白色還在就是潤滑還在,只要放一夜等乾,就不會亂飛濺。

但是蹲著噴完 110 目以後,膝蓋很疼

DID 原廠也有出噴霧式鏈條油,不過比較會亂飛,要洗車很煩。

Calmradio wrote:
Maxima 好像不...(恕刪)


哈哈...我買的 85W140 的小綿羊齒輪油就是BELRAY的; 但是台灣露天拍賣我是沒看過這個牌子的鍊條油.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212033207115

我自己用來用去感覺潤滑效果都一樣, 有差異的就是一是耐用里程, 二是飛濺的程度. 最後挑的是便宜, 施工容易好上油, 不會飛濺的, BECHEM CU250 德國倍可鏈條油 可以推薦您試試看.

一位本田技師教的


This is what I have always done. 2 fingers under the footpeg. My 2 fingers are right at 30mm. Quick, easy. When I need to tighten I put 2 fingers here and adjust until 2 fingers fit snug. I have measured and this always work perfectly. I've done it this way since 1988.

I don't measure. I measured one time with every bike I have owned. This has worked perfectly with every bike. Takes 2 seconds to check. I always get 20k mikes from my chains. Of course each persons fingers are different. All of my riding buddies have adopted my method. If the chain is slack there will be a gap. If adjustment is needed I turn the eccentric adjuster until the chain is snug against my fingers. It works.




Hard to get a get a good pic, but right now my chain is just a little loose. Loose is always better than tight. When a chain is new it will take maybe 2 adjustment's and then it doesn't require much adjustment. Its a myth that chains stretch. The pins wear and that is what creates slack. If you have to adjust constantly the chain is worn. I am a Honda auto tech and was a professional race mechanic for several years. I am ocd about my chain. I clean and lube my chain after every ride. I don't commute. Every ride I go on is a minimum of 100 miles. Usually 2-500 miles.

Calmradio wrote:
補充1:查了外國論壇...(恕刪)


那個間隙好像是總共25mm-35mm 而且主要是為了要讓車尾下壓鏈條時不要扯到後輪 所以不能調太緊 車子直立人坐上去後不要緊繃大概就可以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