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廠的車主手冊 (Owner's manual) 對於鏈條的章節描述如下。
P158 鏈條游隙在 25-35mm

P159 17mm 螺栓的緊固扭力是 74nm 或 7.5kgm

P169 定期潤滑鏈條

實在有點簡陋,所以小弟找了原廠的技師手冊 (Service Manual),稍微詳細些,至少告訴你量測的點

但是有個問題,不論怎麼量,25-35mm 的游隙,都會磨到搖臂
這張是卷尺直接頂著搖臂,小軸中心約在 34mm 處

這張是卷尺頂著裝在搖臂的橡膠片,小軸中心約在 29mm 處;換句話說,搖臂的橡膠片有 5mm 的厚度

如果我在鬆弛狀態將鏈條向上頂 35mm,一定撞搖臂的金屬部分
如果我在鬆弛狀態將鏈條向上頂 25mm,應該是勉強接觸橡膠部分

但是考慮人坐上去以後,鏈條會再拉緊些,所以實際應該不會碰到
小弟的扭力扳手只到 55nm,這裡要 74nm 或 7.5kgm。小弟的扳桿長度只有 0.45m (Koken 4768N-450),至少也要出 15 公斤的力。我怕拿捏不準,乾脆畫兩條線做標示,以技師前次換鏈條之後鎖固的扭力為準,也不會錯

檢查旋出來的螺栓,螺牙部分的潤滑脂有點乾,補回一些

接下來就是調整,用原廠工具包裡的鉤頭扳手拉動後花轂的齒槽,逆緊順鬆。做了一番試驗後,量測鬆弛度。
我把量測點向前推些,鏈條向上頂的小軸刻度是 20mm

鏈條向下壓的小軸刻度是 48mm (暫時忽視視角造成的讀數差異)

前齒中心到後齒中心約 70 吋,70/2=35,約莫就是原廠技師手冊的箭頭標示處。若把量測點推回原廠規定的地方,48-20=28mm 的讀數應該還會放大一些,理論上是符合 25-35mm 規定的。
幾件事值得註記:
1. 工具包裡的鉤頭扳手,容易與握柄分離,不是很好使用。
2. 用鉤頭扳手拉住後花轂,一手檢查鏈條之後,改拿工具鎖緊螺栓時,手勢要多研究,免得干涉。
3. 後花轂動一點點 (例如 2~3mm),前面的鏈條張力就會明顯改變,滿細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