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車070 wrote:
以目前HONDA世界第一大的機車龍頭來說.要做出比HP4馬力大.性能優的車並不困難.只是要不要的問題.HONDA要的是市占率.而不是鳳毛麟角的數量.HP4比RR SP多50萬價格.給HONDA多50萬預算來做RR.那HP4還有的比嗎?HP4這麼優的話.直接跑GP不就得了.哎呀!BMW連跑GP都沒有.B牌車怎麼好意思說H牌的車不夠優呢.真好笑.
..(恕刪)
車輛價格的差異與車廠製作的預算不一樣……
只是要本田多50萬預算,就要超越HP4……太難了吧!
我是說S1000RR HP4新車139萬,無尾熊SP無ABS版本新車88.8萬
兩者價差50萬左右
標準版S1000RR新車約90萬 ,力豹士版無尾熊新車69.8萬
兩者價差20萬左右
新車價格差不等於開發預算……差太遠了!
shinobi450 wrote:不好意思.您可能搞錯我的意思.我是說售價多50萬來說.不是花50萬來研發一台新車.並沒說售價多50萬就是車廠多出的研發費用.而是honda賣一台140萬仿賽的話.其中用料.引擎.技術一定比hp4來的好..且srr不過是b牌新研發出的仿賽.研發過程也以日系訪賽作為參考.難道您認為honda在機車的領域中贏不了bmw.honda研發不了比hp4好的車..如果是這樣.bmw為何不挑戰最高機車賽事motor gp.以證明b牌仿賽的實力.光發動引擎srr的雜音多到爆.rr卻安靜平順的令人佩服.hp4是台好車.但139萬的售價中有多少錢是在買bmw這牌子.日系車跟歐系車行銷方式跟售價是不一樣.s1000rr跟cbr1000rr我都騎過.都是好車.但要我多花50萬買hp4我還真的買不下手.一樣騎品牌.我倒是會多花50萬去買1199.
車輛價格的差異與車廠...(恕刪)
機車070 wrote:
不好意思.您可能搞錯...(恕刪)
體制越大的公司 就越有銷量的壓力 因為工廠大 員工多 要餵飽這些人 你東西就要賣得出去 國外是沒有22k這種東西的 追求利潤 就要縮減成本 那像義大利車那種反正我的東西就是頂級然後價格開高高 有錢再來買那種經營方針就絕對行不通
大家都知道 薄利多銷 才是穩健的路 所以國內廠商才會對大排量市場裹足不前
同時還要考量到東西只要量產 那就表示技術公開 1年之內就會普及化 所以不可能是關鍵技術 你只要看 RC213V 和 RC1000V 之間的差異就好了 除了滑動式離合器之外 車台 懸吊 引擎 電子 諸多設定 這些都是重大商業機密 連體制內公開都不可能 更不用說下放到 其他 MotoGP 私家車隊 (privateer teams) 大量產線更不用題
比賽 跑的好 量產車就會強? 個人持保留意見.
目前F1 由Mercedes 稱霸 所以 SLS blackseries 就比 LaFerrari, P1 強? 這個見仁見智
另外 Audi 已經稱霸 Le Mans 很多年了. 柴油引擎的跑車一台也沒見過影子
不論是 MotoGP 還是 WSBK 幾乎每一台車都有 160kg 220hp 這樣的數字 motogp 更強 這種數字 不管你拿
HP4, 1199 Superleggera, RSV4 Factory 還是 CBR1000RR SP 再砸個100萬下去改 也不可能達到
這是賽後退役的S1000RR WSBK 售價是70000歐元
http://www.alpharacing.com/index.php?id=227&L=1
個人認為已經很超值 光那兩根前叉 就不知道值幾台s1000rr
Honda 的MotoGP 賽車 拍賣 130萬美金 有點貴 但是冠軍沒辦法
http://www.gizmag.com/honda-million-dollar-motorcycle/27670/
MotoGP CRT 2013 Kawasaki Forward FTR 300萬台幣 個人認為很合理
http://www.ebay.com/itm/161313036347
這是Lotus 拿出來賣的F1 賽車 售價 65萬 歐元 包含技師後勤 很合理 因為有些東西是錢買不到的 技術和經驗
http://www.lotuscars.com/gb/racing/type-125
以上提到的都是在比賽中操爆的過季品
沒有專業的技師後勤做調校 (電子,車台,懸吊...) 這些競技的東西 不但沒辦法發揮一半的實力 而且很危險 更不用說要參加甚麼比賽
為什麼 BMW, KTM, Aprilia, MV Agusta, Triumph, Kawasaki, Bimota... 不參加MotoGP?
比賽是燒錢的東西 1960年代 Race on Sunday, Sell on Monday.的時代 已經過去 以上提到的諸子百家 皆不堪負荷 當然這也牽涉到投資報酬率
Suzuki 為何在 2011 年退出? 我只要花一半的錢 就可以待在前15名 那我為何要花兩倍的錢 去拿冠軍 但是你花一半的錢 曝光率卻不到1/10 沒有投資報酬率 所以退出 公司是開來賺錢的 人要吃飯才能活 那些高級技師 工程師 不可能願意拿22k幫你賣命 MotoGP 的平台是全世界 比賽是比來賺錢的 不是像國內一樣比精神 比夢想 比榮譽 比熱血 靠的是加油 國際比的是 曝光率 廣告收益 投資報酬率 靠的是企業贊助 沒成績就是血本無歸最後要被逼到退出 這是很殘忍很現實的問題 比賽是生意 是事業 是投資
不過要在比賽中看到原廠車也是有很多 世界各地都有STK (Super Stock, 超級原廠車) 的比賽 當然鬼島國內也不例外 不過電視沒有轉播
http://www.worldsbk.com/en/results%20statistics
個人認為在馬路上騎得帥 騎得爽 騎得舒服 騎得安全 最重要 其他都是浮雲 在馬路上越快越早被抓去做三寶飯
所以 CBR1000RR, RSV4 Facotry, HP4, 1199 R 哪一台比較強? 這沒有一定的答案 全看車手的習慣和賽道
那哪一檯比較好? 這是不一樣的問題 但也是見仁見智 但是個人認為騎1000cc 的仿賽在公路上跑這件事不論你在台灣還是在其他任何國家都是一種浪費 因為他們本來就是為了賽道設計的
另外 個人認為與其給你一個全部頂級配件的半廠車讓你去比賽 然後價格開高高 還不如給你一個耐操又夠力的引擎加上適合競技的車檯 和容易客製化的電子系統 給你合理的價格 你可以一自己或是賽道的需要去調整或改裝 沒有車能一開箱就直接拉去比賽的
賽車是以0.01秒為單位來做計算的 當你在 250km/h 的時候 (以motoGP or F1 的標準來看並不高) 每秒鐘移動的距離是 69.44m 0.01sec 的移動距離大概半個車身 這是一個令人絕望的一道高牆 不是拼命就可以超越的東西
"There is no magic bullet. You can't just change the settings and gain a second." -- Nicky Hayden
"沒有魔法子彈(指得勝祕方)這種東西. 你不可能更改設定然後就進步一秒." -- Nicky Hayden
以Laguna Seca 來說 全長3.6km 11個彎道 MotoGP 車手的時間大概在1:22:00左右 強如Marc Marquez 也不過 1:21 那已經是神乎其技 那表示 一個彎只要慢一秒 一圈你就慢11秒 23圈的比賽 你就慢253秒 比賽還沒到一半你就被套圈了 等你跑完頒獎典禮都結束觀眾都走光了 掃地阿婆都要出來趕人了 事實上呢 我覺得騎這麼慢可能會造成追撞危險
假設你真的很有心未來想要往賽車這方面發展 錢包一定要帶好... 並不一定要拘泥甚麼車 車手是技術本位
彬董仔 wrote:
有30CM的賢哥,果...(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