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台灣重機高價亂象


arno162000 wrote:
誰叫台灣人不喜歡買便...(恕刪)


講真的,我寧願多貼一點錢買日系二手也爽 = =
光是外型 就差很多了
用簡單的邏輯來看就好

有人提到ER6過去曾賣30萬

代表政府稅+驗車+車商利潤當時約30萬

現在要40萬, 多出來的10萬事怎回事?

比較不可能大幅調整的是府稅+驗車這兩項

所以多出來的都給車商拿走了

簡單, 就是無良車商


Howdy Mate wrote:
用簡單的邏輯來看就好

有人提到ER6過去曾賣30萬

代表政府稅+驗車+車商利潤當時約30萬

現在要40萬, 多出來的10萬事怎回事?

比較不可能大幅調整的是府稅+驗車這兩項

所以多出來的都給車商拿走了

簡單, 就是無良車商


講得太好
現在日圓跌成這樣
消費者應該只要看到日系產品沒有降價
都直接抵制不買才對
沒重車騎不會死
我就不相信這些無良車商沒成交不會死
少賺一點才不會死啦
看這些商人怎麼決定自己的命運
另外
說真的
就算不買日系車
也不想給兩陽機會
台灣人比較不團結吧?!大家講不買~還是有人買!
價格怎麼會降呢?
就像韓國這樣對待我們
請參考:http://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1390774
憤慨的時候說要抵制最後呢?

哀~

kawa忍 wrote:
現在日圓跌成這樣


其實....

重機大多不是從日本進口的, 現貨市場很少日規車的, 很多人一聽到日規車就打退堂鼓了

貿易商大多進歐規車或美規車

所以日幣是昇是貶, 跟重機其實關連不大, 或者應該說, 現在去國外買車, 會跑去用日幣計價的, 才是傻瓜吧

另外, 10年前的環保法規, 跟10年後的環保法規是不同的, 驗車的難度也增加很多, 10年前化油器都可以過了, 10年後的今天化油器想過關, 只能說非常難.

另外, 對商人來說, 匯率是漲價的藉口, 但不是降價的理由, 別說重機市場了, 更大的汽車市場就是如此

以T, H牌來說, 一兩年前, 日幣漲, 他們就說反映成本, 就漲價了, 現在日幣跌, 經濟部邀車商泡茶,

車商的回答 : 現在的國產車大部分都已經在台灣製造了, 能降的幅度有限, 我們回去研究看看...

那順應日幣升值漲價是哪招??

要大家抵制車商?? 我只有在夢裡成功過, 而且是好久以前的夢
dodore wrote:
10年前的環保法規, 跟10年後的環保法規是不同的, 驗車的難度也增加很多, 10年前化油器都可以過了, 10年後的今天化油器想過關, 只能說非常難.

另外, 對商人來說, 匯率是漲價的藉口, 但不是降價的理由, 別說重機市場了, 更大的汽車市場就是如此


K牌總代理說
消費者買到的是沒有送驗的全新車
所以用驗車難度來講成本
騙鬼
另外汽車市場的日系車牌價雖沒調(M牌除外)
但私下議讓空間都加大很多很多了
當然
不否認
重機價格可能會在消費者抵制下鬆動

早就已經覺得一定要買二手了 ...

不然新車=一台汽車

某論壇的二手車 都挺便宜的
有一天,我在我家頂樓看見了八雲紫,一時激動的說不出話來,直到稍微冷靜時,我喊了一聲:「紫媽!」於是,我眼前陷入一片黑暗......
arno162000 wrote:
誰叫台灣人不喜歡買便...(恕刪)


這台是日本+韓國技術(鈴木的V型雙缸)的在台灣零件組裝車.....,
不是不好只是因為是韓國....(歐洲風評是很不錯),

--------------------------------------------
回歸問題

在台灣買台重車原本只要當地的原價+而外稅金(55%)+驗車費用,(就是大約原價乘1.6)
現在不是以2倍價格賣,
要嘛2013年買2012年型式的舊車的亂象,(價格沒差多少)

當初我也只想買台T2玩玩,
只是品質......,(碟盤變型.待速熄火.轉速表反應速度)
所以我買當地原價高70%重車來玩,(原本想買的600CC的街跑是人都想要一台)

越來越高價當然是重車店一家一家開(沒人聽過服飾精品店越開越多東西便宜的道理),
還有原廠只接受大量訂單,(拿合格證的最便宜)
日系車都通通做小CC(鈴木.山葉.本田)或開發中國家(本田.川崎)生產,
都對台灣只要吃過鹹水+稅(關稅+貨物稅)的都市場不好賣....


kawa忍 wrote:
K牌總代理說消費者買...(恕刪)


所以這也是我買車的時候, 不考慮Kawasaki的原因呀

除了他三不五時大改款這問題, 就是他的價格令人非常想抵制他

Z1000的數量可能是全台單一車種最多的吧, 而且他也是領合格證的

結果Z1000從原本不到50萬, 漲到現在快60萬

反觀CB1000R, 從08年上市的64萬上下, 到2013年還是64萬上下, 別人努力漲, 他價格沒變

單搖臂, ABS, 油壓式離合器, 這些加一加, 感覺起來就是比Z1000划算, 所以最後選CB1000R


至於10年前的驗車成本跟10年後的驗車成本是一定有差的, 合格證也要你的車驗的過才能用合格證

環保法規加一級, 驗車的Know how就要在抓一次, 誰也沒有把握一次就能過, 試了太多次成本自然就增加

比方說, 我記得我在挑選車種的半年前 KTM RC8-R這台車, 德國乒團就PO開箱文了, 半年後我去榮秋下訂, 剛好看到這台車, 隨口問了一下這台車驗過了沒, 那時候業務說還沒有, 等我交完車, 去做第一次保養, 又看到這台車正好從貨車上面推下來, 我又問了一次過了沒, 業務說, 快了, 應該下次去驗就會過了, 不知道榮秋花了多少錢去驗這台車, 相對的, 驗車的費用想必不低吧.

台崎的數量去分攤第一批驗車的費用, 以他的數量那應該是非常非常少.
畢竟重機開放才12年,車子多了(包含中古車)自然便宜...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