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會有人拿為什麼 1000 CC 的驗得過但是 400 CC 的驗不過這種話來唉唉叫。
更別說 CB400 可不是單缸車,一切的一切都造就了這台車在各國都是個難搞的車型,可不只台灣。
除非有一定的量和利潤,要不然子公司(或是代理商)不會引進是顯而易見的好嗎?
再來,台本是子公司(代理商等級),品格和水貨商是不同等級。老愛問怎麼台本不做些水貨商等級才肯做的事(接著又自以為的導論出一些圖利廠商的結論啦),你知道這種事台本要是做了叫自降格調嗎?
更別說那種「台本真有心要經營台灣市場的話,要母廠更改CB400車體設定來符合台灣法規,然後接單批次生產」的這種話?
拜託,你以為日本是台本的子公司,台本叫日本做日本就會乖乖照辦呀?再說依某些人習慣的價格算法,式樣變更了花錢再測試了最後弄出來個台灣專屬式樣給你了,把這些式樣變更多出來的成本加上去時的價格八成又要被拿來跟日本式樣比價兼被罵黑心了(Spec 上看不出來,搞不好馬力還更小),引進這台白做工兼討罵用的而已。
有些事,撇開成見就可以輕而易舉的理解,而不是一昧的就是從自以為的結論去回推出一個讓自己開心的導論過程。
再不然,人家都跟說了一些關鍵點(驗車項目有依排氣量劃分不同標準,所以不會說排氣量愈小愈好驗),也請將這些知識吸收了之後再來批評好不好?
內文搜尋

X